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吴芾的《予与王瞻叔韩通一林梅卿余知默徐彦才六人皆》
全文:
同庚非不多,达者能有几。
七十二年间,六人而已矣。
其四迹已陈,止予二人尔。
今朝闻讣音,其一又不起。
嗟予独何人,偶尔未见鬼。
自度如许衰,宁久红尘里。
念此梦幻身,谁能保终始。
失者虽或非,得亦未为是。
死者固可悲,生亦不足喜。
幸然已挂冠,万事不到耳。
何妨日凭栏,乐此佳山水。
仍更日开尊,赏此新桃李。
时时命歌童,唱个陶真理。
倘或未溘然,亦足娱暮齿。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时时
常常。《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虽家居,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 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杨朔 《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歌童
亦作“ 歌僮 ”。以歌唱为生的儿童。《后汉书·宦者传序》:“嬙媛、侍儿、歌童、舞女之玩,充备綺室。”《晋书·贾充传》:“歌僮舞女,选极一时。” 北周 庾信 《汉高祖置酒沛宫赞》:“还迎故老,更召歌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选剧》:“词曲佳而搬演不得其人,歌童好而教率不得其法,皆是暴殄天物。”
陶真
(1).流行于 宋 代的一种说唱伎艺,用鼓伴奏。从 元 明 以至 清 代,民间还在演唱,但已改用琵琶伴奏。它以演唱小说、历史故事为主。一般认为是弹词的前身。本作“淘真”。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 杭州 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説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大抵説 宋 时事,盖 汴京 遗俗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说稗·文武解元》:“直省并礼部,皆许文武互试,中式者虽寥寥,然 孙少司马 外,尚有其人。 徐本仙 , 胡瑨 是也。 胡 乡试当在壬戌以前,自停止迄今,已百四十年,人遂不知有此旧例。氍毹弄弦索陶真,多以不经目之矣。”参见“ 淘真 ”。
(2).指民间说唱的莲花落。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单单只有第三个孩儿本分,常常抢去了老夫的头巾,激得我老夫性发,只得唱个陶真。[丑]呀,陶真怎的唱。[浄]呀,到被你听见了。也罢,我唱你打和。[丑]使得。[浄]孝顺还先孝顺子。[丑]打打咍莲花落。”
吴芾名句,予与王瞻叔韩通一林梅卿余知默徐彦才六人皆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