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命于新建石塘尾柴塘内接筑石塘越范公塘直抵乌龙庙即以范公塘为外护之土塘诗以志事》
全文:
江南范公堤,久传仲淹义。
浙省范公塘,乃自承谟置。
一家两大工,先后勤民事。
在浙斯言浙,石坚土易溃。
迩年沙北坍,回澜噭齧恣。
范塘东北尾,内奰已有事。
沉舟下石篓,幸保目前计。
盐仓石塘建,继此诚当议。
柴塘补范公,率以允大吏。
兹来细斟酌,建石难再迟。
发帑五百万,分年物料备。
一如章庵东,外柴内石暨。
柴即代坦水,柴接土塘比。
土内石相倚,乌龙庙齐至。
永矣保杭城,千年安晏遂。
六巡塘事毕,五字始终志。
参考注释
乌龙
(1).黑龙。 清 袁枚 《新齐谐·风水客》:“公面纯黑,颈以下白如雪,相传乌龙转世。官至大学士。”
(2).犬名。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九:“ 会稽 句章 民 张然 ,滞役在都……养一狗,甚快,名曰乌龙。”
(3).泛指犬。 唐 李商隐 《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诗:“遥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 宋 柳永 《玉楼春》词之五:“乌龙未睡定惊猜,鸚鵡能言防漏泄。”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一·狗》:“或云为物苟且,故谓之狗……俗又讳之,以龙呼狗,有乌龙、白龙之号。”
(4).指马。 元 杨维桢 《昭君曲》:“将军 汉 家高筑坛,身骑乌龙虎豹颜。”
(5).指 浙江省 建德县 的 乌龙山 。 宋 陆游 《乌龙雪》诗:“ 乌龙 如真龙,妥尾卧江磧。”
乾隆名句,命于新建石塘尾柴塘内接筑石塘越范公塘直抵乌龙庙即以范公塘为外护之土塘诗以志事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