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言更觉诸缘尽,只有桃花点翠苔
张伯昌 《静轩》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张伯昌的《静轩》
全文:
灵鹫峰寒碧玉堆,红尘断处小轩开。
忘言更觉诸缘尽,只有桃花点翠苔。
参考注释
忘言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诸缘
佛教语。指色香等百般世相。此种种世相,皆为我心识攀缘之所,故称诸缘。《楞严经》卷一:“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诸缘,缘所遗者。” 宋 苏轼 《和陶杂诗》之九:“思我无所思生,安能观诸缘。” 清 顾炎武 《应州》诗之一:“顿觉诸缘减,临风独洒然。”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仅有
只有他知道内情
桃花
亦作“ 桃华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死兰枯后,刚道桃花好面皮。”
(3).指桃花马。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桃花叱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诗:“画橈渌水沙棠轻,朱鞅追风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称。指春汛。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5).病名。癣的一种。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为美玉之玷。”
点翠
(1).点染翠色。 南朝 梁简文帝 《东飞博劳歌》:“谁家总角岐路阴,裁红点翠愁人心。” 前蜀 牛峤 《女冠子》词:“緑云高髻,点翠匀红时世。”
(2).首饰类贴以翡翠羽者。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十一:“今世妇人喜以翠羽涂於金银首饰上,谓之点翠。”《红楼梦》第二九回:“ 贾母 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起来。”《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説着,把自己头上带的一隻累丝点翠嵌宝衔珠的雁釵摘下来给 张姑娘 插在鬢儿上。”
张伯昌名句,静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