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遣兴》
全文:
数日忽成月,数月忽成年。
年月何曾异,秋枯复春妍。
而人于其中,胡为感变迁。
浩浩东海水,旧时为桑田。
清风拂我面,明月照我前。
馥郁芰荷香,澹荡杨柳烟。
即境自怡悦,饥餐困便眠。
薰风送兰香,清芬透纱牖。
烈烈夏日炎,谁能户外走。
霜簟含清润,北窗高卧久。
心如止水澄,物来随所受。
漫云苦烦歊,静观暑何有。
日昨策轻驷,适从街市过。
见彼逐利者,流汗肩相摩。
岂不畏炎嚣,辛苦出无那。
归来竹窗下,月影含松萝。
回念市廛人,尘境甘消磨。
九夏尚如此,三冬当若何。
轻舟泛晚湖,一棹烟波绿。
荷芰袭衣香,鵁鶄傍人浴。
天地一画图,俯仰供清瞩。
何必蓬莱洲,云霞觅仙躅。
黄昏蛙鼓鸣,还似云山曲。
我闻古人语,诗以道性情。
题韵随手拈,易如翻手成。
乃有追琢者,格律严为程。
搥字苦幽涩,结响务鍧铿。
情性转拘迫,未得天趣并。
广厦避烦暑,心閒尘境清。
即事摅别裁,得句还独赓。
譬彼苍松枝,风来自在鸣。
参考注释
九夏
(1).古乐名。《周礼·春官·钟师》:“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裓夏》、《驁夏》。” 郑玄 注:“九夏皆诗篇名,颂之族类也。此歌之大者,载在乐章,乐崩亦从而亡。”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九夏乐章》:“九夏皆门庭之乐也。《周礼·大司乐》:‘王出入则令奏《王夏》;尸出入则令奏《肆夏》;牲出入则令奏《昭夏》。’出入,谓出门入门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祀九宫贵神乐章》:“金奏九夏,圭陈八薌。”
(2).夏季,夏天。 晋 陶潜 《荣木》诗序:“日月推迁,已復九夏。” 唐 太宗 《赋得夏首启节》:“北闕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九夏则神耗气索,力难支体。”
(3).九州华夏。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回:“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三冬
冬季。三个冬天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杜荀鹤《溪居叟》
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汉书·东方朔传》
当若
倘若。《墨子·尚同中》:“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穀不孰,六畜不遂……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乾隆名句,遣兴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