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海子行》
全文:
元明以来南海子,周环一百六十里。
七十二泉非信徵,五海至今诚有此。
诸水实为凤河源,藉以荡浑防运穿。
岁久淤阏事疏治,无非本计廑黎元。
蒲苇戟戟水漠漠,凫雁光辉鱼蟹乐。
亦弗来施矰缴,徒说前朝飞放泊。
迤南有台高丈馀,晾鹰犹踵前明呼。
其颠方广不十丈,元院何以容仁虞。
二十四园泯遗迹,耕地牧场较若画。
是何有于国用资,裕陵诏谕量斯窄。
所存新旧两衙门,中官尔日体制尊。
一总督更四提督,有如是夫势燄薰。
内虚外怨祸来乍,大军曾此经南下。
阉逃不知何所之,纵横路便黄羊射。
胜朝庑殿但存名,颓垣落桷埋榛荆。
葺为驷厩飞龙牧,时得良骑出骏英。
沿其成例海户守,刍荛往焉雉兔否。
设概听之将无禽,如杀*人罪则何有。
少时习猎岁岁来,猎馀亦复摅吟裁。
五十年忽若一瞥,电光石火诚迅哉。
即看平原双柳树,叠为宾主凡几度。
世间万事付不知,风摆长条祗如故。
参考注释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忽若
(1).恍若,好像。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於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於是逍遥暇豫,忽若忘归。”
(2).倘或,假使。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冥迹》:“其子听之感慟,因自誓:忽若作人,当再为 顾 家子。”《敦煌变文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可中修善到诸天,居处生涯一切全……忽若共君生那里,寻常自在免忧煎。” 蒋礼鸿 通释:“这段文章,‘可中’和‘忽若’并用,都是‘倘或’的意思。”《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伏愿世尊慈悲,少借威光,忽若得见慈亲,生死不辜恩德。”
一瞥
(1) 匆匆一看
(2) 一眼看到的概况(多用做文章题目)
东欧一瞥
电光石火
(1).佛教语。语本《五灯会元·雪峰存禅师法嗣·保福从展禅师》:“师曰:‘瞌睡汉出去!’上堂:‘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搆得搆不得,未免丧身失命。’”后以“电光石火”比喻稍纵即逝或稍纵即逝的事物。 元 姬翼 《恣逍遥》词之三:“昨日婴孩,今朝老大。百年间、电光石火。”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王翱 ﹞为人悲歌倜儻,博学自豪,视富贵若电光石火焉。” 清 洪昇 《长生殿·冥追》:“只他在翠红乡欢娱事过,粉香丛寃孽债多,一霎做电光石火。”
(2).喻极迅速地。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王胡 惊得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的赶快缩了头。”
乾隆名句,海子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