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贮云檐》
全文:
底事滃然翰墨筵,檐间常是贮云烟。
秋来荞菜方需泽,何不为霖润坂田。
参考注释
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滃然
(1).云气腾涌、烟雾弥漫貌。《新唐书·裴寂传赞》:“应龙之翔,云雾滃然而从。”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戴世荣》:“妻 赵氏 在寝,觉牀侧如人击破瓦缶数枚者,一室振动,尘雾滃然。”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五:“滃然云气生,势挟全山动。” 清 郭嵩焘 《<古微堂诗集>序》:“游山诗,山水草木之奇丽,云烟之变幻,滃然喷起於纸上。”
(2).水沸涌貌。 宋 欧阳修 《丰乐亭记》:“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翰墨筵
犹文席。谓诗文书画的聚会。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并秉韜鈐术,兼该翰墨筵。”
云烟
烟气和云雾,形容虚无飘远的东西或事物
云烟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传》
出没于云烟。——明· 顾炎武《复庵记》
乾隆名句,贮云檐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