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刘挚的《送客渚宫归至学舍览君佩独登城楼诗次韵奉和》
全文:
渊明田芜犹未归,胡为簿领甘沈迷。
乐时选胜岂无意,政值一春风雨凄。
但宜夜几守黄卷,酸寒拥鼻灯火低。
盛阳充发破阴沴,几日天气回惨悽。
朝来送客过楚渚,平湖绿净凝玻瓈。
乍惊物象豁尘眼,亦有亭榭堪攀跻。
草光浮浮古岸北,花气霭霭层台西。
杯盘共坐荫清樾,歌笑起行循大堤。
凫雏鹭子漾浅曲,绝胜乳燕巢深闺。
幽寻踽踽不自觉,城阴步滑犹春泥。
心闲漫随流水远,境静却憎幽鸟啼。
何时短艇弄明月,安得巨笔凌长霓。
归来学舍坐搔首,外物何足干天倪。
阔疏但愧事业浅,刚褊分与时俗暌。
如君年少喜学问,青云万里端可梯。
城头新篇真自得,岂假朋友相招携。
我亦林泉偶寻胜,因君成咏初无题。
登高能赋子之职,敢以城阙讥挑兮。
参考注释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学舍
(1).学校的房舍。《后汉书·儒林传序》:“学舍頽敝,鞠为园蔬,牧童蕘竖,至於薪刈其下。”《新唐书·刘禹锡传》:“ 贞观 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餘。” 清 恽敬 《重建东湖书院记》:“ 黎君 归帑于官为银若干,诸乡先生任讲堂学舍筑削之貲为银若干。”
(2).犹学校。《太平广记》卷四八六引 唐 薛调 《无双传》:“ 仙客 既覲,置於学舍,弟子为伍。” 宋 张淏 《云谷杂记·梦阅榜》:“ 櫄 在学舍,素负雋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六丁》:“独学舍稟给皆久废。”
搔首
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唐 高适 《九日酬颜少府》诗:“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清 纳兰性德 《霜天晓角》词:“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欧阳予倩 《关王庙》:“看起来绝了望生机已断,对苍天我这里搔首无言!”
外物
(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庄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 龙逄 诛, 比干 戮, 箕子 狂, 恶来 死, 桀 紂 亡。” 南朝 梁 沉约 《述僧中食论》:“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扰之。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浓。” 唐 高适 《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诗:“谈空忘外物,持诫破诸邪。” 宋 曾巩 《救灾议》:“先王之於救灾,髮肤尚无所爱,况外物乎!” 明 方孝孺 《赠林公辅序》:“彼或不知自身重而为外物所移夺者,自轻者也。”
(2).谓超脱于物欲之外。《庄子·大宗师》:“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外物弃志,涤荡机变,忘富逸贵,杜遏劝沮,不恤乎穷,不荣乎达,不戚乎毁,不悦乎誉,道家之业也。”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诗:“劳生愧 严 郑 ,外物慕 张 邴 。”
(3).指外界的人或事物。《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讯访东宫玄圃,乃有栢屋,制甚古拙,臣乃欲坏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于前,且补接既多,不可见移,亦恐外物或为异论,不审可有垂许送东府斋理不?”《梁书·陶弘景传》:“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为务。” 唐 元稹 《赠乐天》诗:“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宋 陆游 《感怀》诗:“一窗修灯下,超然傲 羲 轩 。外物自变迁,内景常默存。”
何足
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干天
犹参天。谓高出空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崖峻险阻,巖岭干天,交柯云蔚,霾天晦景,谓之 瀧中 。”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搜寻仞之陇,求干天之木,望牛跡之水,求吞舟之鱼,未可得也。”
刘挚名句,送客渚宫归至学舍览君佩独登城楼诗次韵奉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