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缺名一的《五言白话诗·其十七》
全文:
世间日月明,皎皎照众生。
贵者乘车马,贱者膊担行。
富者前身种,贫者悭贪生。
贫富有殊别,业报自相迎。
闻强造功德,吃著自身荣。
智者天上去,愚者入深坑。
参考注释
富有
拥有大量财产
富有的银行家
殊别
(1).差异;不同。 汉 王充 《论衡·道虚》:“驰走不能飞升,飞升不能驰走,稟性受气,形体殊别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古语与今殊别。”《景德传灯录·七佛》:“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2).区分。 清 刘大櫆 《内阁学士前工部侍郎张公墓志铭》:“其视学 江苏 ,务殫竭精力,以殊别高下。”
业报
佛教语。业因与果报。谓一切行为都有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王若杀我,我之与王俱堕恶道,王有断命之罪,我怀怨讎之心,业报皎然,善恶明矣。”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代宗 惑释氏业报轻重之説,政事多託於宰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是宜阳有明刑,阴有业报耳。”
自相
相互。《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承差自相商议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
(1).亲自察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 珠崖 除州县嫁聚,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
(2).佛教语。指事物各自外现的形象特征。与“共相”相对。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物﹞无毕同,故有自相;无毕异,故有共相。”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浮屠之言曰:从一青计之,以是青为自相,以凡青为共相,青同也。以凡青为自相,以赤、白、黄、紫为共相,显色同也。以显色为自相,以声、香、味、触为共相,色聚同也。”参见“ 共相 ”。
缺名一名句,五言白话诗·其十七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