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离故国三致意,其奈孱王弗听何

乾隆题絜斋毛诗经筵讲义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题絜斋毛诗经筵讲义》

全文:
讲义要当重切磋,絜斋不事颂辞阿。
解经依注无为异,取古诫今有足多。
雅颂诸篇惜已失,风南数首出重罗。
黍离故国三致意,其奈孱王弗听何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黍离

本为《诗·王风》中的篇名。《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周 室之颠覆,徬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遂用作感慨亡国之词。 三国 魏 曹植 《情诗》:“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麦秀之感,非独 殷 墟;黍离之悲,信哉 周 室。” 宋 柴望 《多景楼》诗:“昔日最多风景处,今人偏动黍离愁。” 明 张煌言 《舟次琅琦谒钱希声相公殡宫》诗之一:“赤手曾扶板荡运,黄肠犹带黍离愁。”

故国

(1)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国,本国

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3) 故乡,家乡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

(4) 旧都。南宋时指汴京

(5) 指旧地;古战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致意

亦作“ 三致志 ”。再三表达其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復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宋 曾季貍 《艇斋诗话》:“ 平甫 於此盖三致意焉。”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九:“ 孔 虽当据乱之世,而黜古学,改今制,託词寄义於昇平、太平,未尝不三致意焉。”

其奈

亦作“ 其那 ”。怎奈;无奈。 唐 刘禹锡 《遥和韩睦州元相公二君子》诗:“其奈无成空老去,每临明镜若为情?” 唐 元稹 《春六十韵》:“虚逢好阳艳,其那苦昏懜。” 宋 杨万里 《乙酉社日偶题》诗:“也思散策郊行去,其奈缘溪路未乾。” 明 刘基 《移梅亭》诗:“月凉夜色清如水,其那楼头玉笛哀。”

孱王

懦弱的君王。《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赵 相 贯高 、 赵午 等年六十餘,故 张耳 客也。生平为气,乃怒曰:‘吾王孱王也!’”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音如‘潺湲’之‘潺’。 冀州 人谓懦弱为孱。” 司马贞 索隐:“弱小貌也。”《新唐书·姚思廉传赞》:“ 思廉 以诸生侍孱王,奋然陈大义,挫虓虎而夺之气,勇夫悍心,褫骇自却,不敢加无礼於其君。”

乾隆名句,题絜斋毛诗经筵讲义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