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德洪的《听道人谙公琴》
全文:
道人貌癯骨藏年,漆瞳照人方而渊。
家住湘山湘水边,气清日应嚼芳鲜。
罗浮饭石性所在,定林饮涧老更坚。
子其徒欤宁果然,抱琴过我亦自贤。
玉徽按抑朱丝弦,借弦为舌传语言。
谁家恩怨馀妒怜,绮窗莺燕春风颠。
颠风盘空搅苍烟,萧萧吹鬓人未眠。
清都绛阙断世缘,骨飞不到梦所传。
秦筝心知是响泉,置之髯须一笑掀。
蕊珠三叠舞胎仙,坐令遗世如蜕蝉。
何年醉骑紫云去,此琴枵然成弃捐。
参考注释
秦筝
古 秦 地(今 陕西 一带)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 秦 蒙恬 所造,故名。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 齐 侣发东舞, 秦 筝奏西音。” 晋 潘岳 《笙赋》:“ 晋野 悚而投琴,况 齐 瑟与 秦 筝。” 唐 岑参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诗:“汝不闻 秦 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宋 晏几道 《蝶恋花》词:“细看 秦 筝,正似人情短。” 清 陈维崧 《鹧鸪天·苦雨和蘧庵先生》词:“雪登麦积 秦 筝苦,雨歇丛臺 赵 女娇。”
心知
心智。知,同“ 智 ”。《礼记·乐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 陆德明 释文:“知,音智。”《旧唐书·柳公绰传》:“寒暑满天地之间,浹肌肤於外;好爱溢耳目之前,诱心知於内。”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性》:“人之血气心知,原於天地之化者也。”
犹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 严维 《丹阳送韦参军》诗:“ 丹阳 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唐 李咸用 《送进士刘松》诗:“滔滔皆 鲁 客,难得是心知。” 明 冯梦龙 《山歌·素帕》:“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响泉
古琴名。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李汧公 取桐孙之精者,杂缀为之,谓之百纳琴,用蜗壳为徽,其间三面尤絶异。通谓之响泉、韵磬,絃一上可十年不断。”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李汧公 镇 宣武 ,好琴、书。自造琴,取新旧桐材扣之,合律者裁而胶缀。所蓄二琴殊絶,其名‘响泉’、‘韵磬’者也。” 宋 苏轼 《破琴》诗叙:“度数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絃。此生若遇 邢和璞 ,方信 秦 筝是响泉。”
髯须
见“ 髯鬚 ”。
亦作“ 髯须 ”。亦作“髥鬚”。1.胡子。 宋 苏轼 《游灵隐寺得来诗》诗:“乔松百丈苍髥鬚,扰扰下笑柳与蒲。” 宋 刘斧 《青琐高议别集·卢载》:“有友人 王生 谓公曰:‘其应主吉。’公詰其故,曰:‘去髮,其头衔已异矣;不去髯鬚,亦不落之义也。’” 清 王士禛 《故明景帝陵怀古》诗:“残碑灭没牛礪角,石玃横卧苍髥鬚。”
(2).指主簿之职。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外史《檮杌》: 王建 借 蜀 以上封事, 李景 为 眉山 主簿,其制略曰:‘旌其忠藎之心,委以髯须之职。’注云:‘《古今注》:羊,一名髯须主簿。’”
释德洪名句,听道人谙公琴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