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精神孰知远,万方基构况承前

乾隆恭谒孝陵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恭谒孝陵》

全文:
风云环卫是先天,松柏阴森近百年。
一脉精神孰知远,万方基构况承前
玉衣石马惊霜露,瑞岭祥峰切颢烟。
耆定遐荒藉鸿佑,持盈思永益乾乾。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一脉

亦作“一脉”。1.河流或山脉的一支。 宋 惠洪 《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栢字》:“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 太行 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许地山 《换巢鸾凤》:“ 和鸾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边,屋后一脉流水,四围都是竹林。”

(2).犹言一线,一缕。多用于连贯相承的事物。 元 张养浩 《秋日梨花》诗:“只知秋色千林老,争信阳和一脉存。”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不知 孔子 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万万世之同守斯文一脉者。” 清 万玉卿 《潇湘怨·撰诔》:“到今日呵,知他一脉情肠,两下各千迴百折。”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一》:“去年 北京 戒严时亦尝恢复杀头,虽延国粹于一脉乎,而亦不可谓非天下奇事之三也。”

(3).亲族、师弟、诗文等前后相承的一系。《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娃娘 ﹞亦且认是自家中表兄妹一脉,甜言软语,更不羞涩。”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南门六家, 竹横港 十八家, 下佃 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 清 阮元 《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是《四书》排偶之文,真乃上接 唐 、 宋 四六为一脉,为文之正统也。”

(4).中医指一种脉象。《素问·阴阳别论》“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唐 王冰 注:“五阳谓五臟之阳气也。五臟应时,各形一脉,一脉之内,包总五臟之阳,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阳也。”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孰知

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荀子·礼论》:“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 唐 杜甫 《垂老别》诗:“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復伤其寒。” 唐 韩愈 《复志赋》:“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

万方

(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态多种多样

仪态万方

(3) 种种方法;各个方面

基构

(1).建筑物的基础和结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 明 李东阳 《岳州华容县学重修记》:“基构宏丽。”

(2).犹基业。《晋书·桓彝传论》:“基构迭污隆,龙蛇俱山泽。” 宋 苏舜钦 《火疏》:“愿陛下悔过而追革之,罢再造之劳役,行古先之典法,非惟大光基构,亦天下之幸甚也。”

承前

(1).遵循前者。《文选·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初至承前,未知深浅。” 李善 注:“言每事承前,无所改易也。”

(2).从前。《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承前诸州饥饉,皆待奏报。” 胡三省 注:“承前,犹今言从前也。”

乾隆名句,恭谒孝陵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