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题高端礼竹屋》
全文:
植物惟竹尤清刚,高君占断作屋场。
首阳二子艴然怒,柰何千载侵了强。
七贤六逸接踵起,纷纭聚讼如诸墙。
士师狐疑不能决,后村老子来平章。
世间物以少为贵阳市,姚花禹柏蜀海棠,箨龙子孙异于是,布满天地并四方。
幽栖自是渠高兴,胜践不与君相妨。
立谈虞芮各冰释,高君奄有千筼筜。
设榻中央墉四旁,莫遣俗客升吾堂。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士师
(1).亦作“ 士史 ”。古代执掌禁令刑狱的官名。《周礼·秋官·士师》:“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之灋,以左右刑罚:一曰宫禁,二曰官禁,三曰国禁,四曰野禁,五曰军禁。”《孟子·公孙丑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鹖冠子·王鈇》:“不待士史, 苍頡 作书,故后世莫能云其咎。” 陆佃 注:“士,李官也。太古无法而治,不立士史,不造书契,而至德玄同,使由之者不能知,知之者不能名,尚何议其咎也哉。”《孔子家语·致思》:“ 季羔 为 卫 之士师,刖人之足。” 王肃 注:“狱官。” 章炳麟 《官制索隐》:“盖太古治民之官,独有士师而已……邦国有狱,士师遣其属官就地听之。”
(2).兵众,军队。《礼记·曲礼上》:“前有车骑,则载飞鸿;前有士师,则载虎皮。” 郑玄 注:“士师,谓兵众。” 孔颖达 疏:“士师,兵众也。虎是威猛,亦兵众之象。若见前有兵众,则举虎皮於竿首,使兵众见以为防也。” 孙希旦 集解:“愚谓既言车骑,又言士师,则士师谓徒兵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士师奔扰,弃军争免,而 瓚 誓命沉城,佻身飞鏃,兵尽器竭,毙于旗下。”
狐疑
(1) 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后用以称遇事犹豫不决
尚怀狐疑。——《资治通鉴》
(2) 又
狐疑之众。
满腹狐疑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村老子
(1).乡村老叟。 宋 陆游 《秋日郊居》诗之二:“今年斟酌是丰年,社近儿童喜欲颠。半醉半醒村老子,家家门口掠神钱。”
(2).詈词。粗俗的老头子。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婆婆也,怕没的贞心儿自守,到今日招着箇村老子,领着箇半死囚。”
平章
(1).评处;商酌。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宜追定八使,纠举非法,更选忠清,平章赏罚。”《隋书·何稠传》:“上因揽太子颈谓曰:‘ 何稠 用心,我付以后事,动静当共平章。’”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詔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諫官随入,预闻政事。”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
(2).品评。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五:“追逐同游伴,平章贵价车。”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人韵》词:“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春赏》:“凭栏争赏,细与平章。”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将军归来犹善饭,平章古玉图鼎鐘。”
(3).古代官名。 唐 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 唐睿宗 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 宋 因之,专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担任,位在宰相之上。 金 元 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 元 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 明 初仍沿袭,不久废。
辨别彰明。《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北周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伏见勑旨,刊正音律,平章历象。”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上》:“斯足以扬搉诚伪,平章黑白矣。”
刘克庄名句,题高端礼竹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