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霜》
全文:
塞垣先识冷,白露早为霜。
度草无留绿,霏林不约黄。
萧森馀夜气,熠耀晃晨光。
鸿雁偏知信,南飞叫数行。
参考注释
萧森
(1).草木茂密貌。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萧森。” 宋 司马光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密叶萧森翠幕紆,蹔来犹恨不长居。” 明 何景明 《怀化驿芭蕉》诗:“孟夏日初赫,萧森蔽炎光。”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2).草木凋零衰败貌。 唐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江城何寂歷,秋树亦萧森。” 宋 陆游 《秋思绝句》:“一片云深更作阴,东轩草树共萧森。”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国后园》诗之二:“天空远水明秋岸,梧叶萧森枫树残。” 鲁迅 《无题》诗:“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3).阴森。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 巫峡 气萧森。” 宁调元 《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夜气萧森十里堤,出门可有上天梯。” 徐迟 《入峡记》:“ 巫山 突然挺立两侧,何止十二峰。阳光被夺,气象萧森。”
夜气
(1).儒家谓晚上静思所产生的良知善念。《孟子·告子上》:“牿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元 杨载 《中秋》诗:“神清存夜气,天阔数秋毫。”《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老爷是位仁厚不过的,便觉这人尚有三分夜气,早动了一片不忍人之心。”
(2).夜间的清凉之气。 南朝 梁 刘孝仪 《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夜气清簫管,晓阵烁郊原。”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一:“东风来吹不解颜,苍茫夜气生相遮。” 元 柳贯 《送叶道士归天台》诗:“石井剑花飞夜气,玉田芝草艳春暉。”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杉树林的每一片叶尖,都挂着露珠,其中隐藏着夜气。”
(3).黑暗、阴森的气氛。 宋 王安石 《离鄞至菁江东望》诗:“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 清 梅曾亮 《刘忠义传》:“因微服行村落中,时久雨,夜气惨悽。” 鲁迅 《集外集·悼丁君》:“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
熠耀
(1).光彩;鲜明。《诗·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 郑玄 笺:“熠燿其羽,羽鲜明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戴金摇之熠燿,扬翠羽之双翘。” 唐 张鷟 《游仙窟》:“罗衣熠燿,似彩凤之翔云。”亦指闪烁。 朱自清 《灯光》诗:“那泱泱的黑暗中熠耀着一颗黄黄的灯光。”
(2).燐火,鬼火。《诗·豳风·东山》:“町畽鹿场,熠燿宵行。” 毛 传:“熠燿,燐也。燐,萤火也。” 段玉裁 订:“﹝荧火﹞谓鬼火荧荧然者也。”
(3).借指萤火虫。 唐 元稹 《江边四十韵》:“断帘飞熠燿,当户网蠨蛸。” 宋 苏轼 《秋怀》诗之一:“熠燿亦求偶,高屋飞相追。” 明 何景明 《中秋十七夜留康德涵饮》诗之二:“屏营独抚膺,仰观熠燿流。”
(4).显耀。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故虽荣华熠燿,无结秀之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 成化 时有方士 李孜 、释 继晓 , 正德 时有色目人 于永 ,皆以方伎杂流拜官,荣华熠燿,世所企羡。”
(5).犹飘扬。《老残游记》第十回:“耳中但听得风声,水声,人马蹙踏声,旌旗熠燿声,干戈击轧声,金鼓薄伐声。”
晨光
早晨的阳光
恨晨光之熹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乾隆名句,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