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黄滔的《成名后呈同年》
全文:
业诗攻赋荐乡书,二纪如鸿历九衢。
待得至公搜草泽,如从平陆到蓬壶。
虽惭锦鲤成穿额,忝获骊龙不寐珠。
蒙楚数疑休下泣,师刘大喝已为卢。
人间灰管供红杏,天上烟花应白榆。
一字连镳巡甲族,千般唱罚赏皇都。
名推颜柳题金塔,饮自燕秦索玉姝。
退愧单寒终预此,敢将恩岳怠斯须。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一字
(1).一个字。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2).谓同一个字。《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记》:“ 惠士奇 云:《上林赋》‘江河为阹’注云:‘遮禽兽为阹。’‘阹’即‘去’,实一字。”
(3).指一种字体。 汉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部经书,系 蔡邕 以隶书书写。后因取别于 魏 正始 之三体石经,称“一字石经”,或“鸿都石经”、“今字石经”。见《隋书·经籍志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馀录·一字三字石经》:“ 蔡中郎 所书,祇有隶体。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隶三体。 汉 刻本无一字之名, 魏 晋 而下,称 汉 刻为一字,取别于 魏 之三字耳。”
(4).另一个别名。 明 黄宗羲 《宋元学案·紫薇学案》:“﹝ 紫薇 门人﹞ 林之奇 ,字 少颖 ,一字 拙斋 。”
(5).指简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陈师道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诗之三:“因声问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贽 《感事二绝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传君一字到 黄州 。”
(6).谓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诗:“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 吴融 《新雁》诗:“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暉。”
(7).京剧髯口之一种。 苏少卿 《平剧手册·髯口》:“一字,满口之须而短只寸许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鲁智深 等用;红一字, 典韦 等用。”
(8).中药量名。《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撮口》:“撮风散:亦脚蜈蚣(炙)半条……麝香一字,上为末,每服一字,竹沥调下。”
连镳
(1).谓骑马同行。镳,马勒。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东亭 作 宣武 主簿,尝春月与 石头 兄弟乘马出郊,时彦同游者连鑣俱进。”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盗侠》:“ 建中 初,士人 韦生 ,移家 汝州 ,中路逢一僧,因与连鑣,言论颇洽。” 清 高士奇 《缫丝行》:“巨舶贩海洋,连鑣卖城府。”
(2).指接续。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重世刺举,连鑣袞服。”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 陇 右贵臣, 河 西鼎族,公侯踵武,岳牧连鑣。”
甲族
(1).指世家大族。《三国志·魏志·裴潜传》“ 秀 , 咸熙 中为尚书僕射”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冯翊 甲族 桓 、 田 、 吉 、 郭 及故侍中 郑文信 等,颇以其各有器实,共纪识之。”《南齐书·王僧虔传》:“甲族向来多不居宪臺, 王氏 以分枝居 乌衣 者,位官微减。”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伊慎 每求甲族以嫁子, 李长荣 则求时名以嫁子。” 金 元好问 《赞皇郡太君墓铭》:“故 梁氏 世为 閭山 甲族。” 清 王晫 《今世说·雅量》:“ 邹程邨 为 晋陵 甲族,会有蜚语中之者,一日散万金立尽。”
(2).指甲壳动物。参见“ 甲殻动物 ”。
千般
多种多样。 唐 王维 《听百舌鸟》诗:“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刘大杰 《哀悼周总理》诗:“几度光荣接天颜,循循善诱话千般。”
皇都
(1).京城;国都。 汉 班固 《东都赋》:“获白雉兮效素乌,嘉祥阜兮集皇都。”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宫调曲>之三》:“祺祥钟赤县,灵瑞炳皇都。” 唐 韩愈 《早春呈张水部》诗:“最是一年春好处,絶胜花柳满皇都。” 许地山 《换巢鸾凤》:“ 北京 是皇都,谁敢去打?”
(2). 辽 都名。 辽 神册 三年建, 会同 元年改称 上京 。故址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巴林左旗 南 波罗城 。
黄滔名句,成名后呈同年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