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庑取凉》
全文:
畏暑中夜起,出门月露清。
晶荧卧银汉,错落低玉绳。
网户闭妙香,石楼栖古灯。
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
桂旗俨不动,藻井生上征。
榱楣共突兀,鬼物相枝撑。
彭觥铁拄杖,磔磔栖燕惊。
俗人岂解事,鼻息春雷鸣。
大星送晓来,四窗炯微明。
颢气澡肌骨,栩栩两腋轻。
乘风欲归去,骖鸾羾青冥。
郤恐方平知,浪得狡狯名。
参考注释
彭觥
象声词。 唐 韩愈 《记梦》诗:“侧身上视溪谷盲,杖撞玉版声彭觥。” 宋 范成大 《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庑取凉》诗:“彭觥铁拄杖,磔磔栖燕惊。”
拄杖
(1).执持。 三国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韩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摇。” 宋 苏轼 《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
(3).手杖,拐杖。 唐 钱起 《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 宋 陆游 《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憨皮袋》:“乃 贯休 所画 弥勒佛 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禹 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鲧 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磔磔
(1).象声词。鸟鸣声。 宋 苏轼 《石锺山记》:“而山上栖鶻,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宋 陆游 《露坐》诗:“磔磔禽移树,芒芒月堕空。” 清 黄景仁 《鹊踏枝·鹧鸪》词:“只许隔花啼磔磔,啼时又惹天如墨。”
(2).象声词。琴声。 宋 苏轼 《游桓山会者十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得泽字》:“弹琴石室中,幽响清磔磔。”
(3).象声词。棋子声。 宋 黄机 《传言玉女·次岳总干韵》词:“纹楸玉子,磔磔敲春昼。”
(4).象声词。爆竹声。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元旦上·燃爆竹》:“ 潁滨 《除日》诗云:‘ 楚 人重岁时,爆竹鸣磔磔。’”
(5).象声词。骨节声。《剪灯新话·太虚司法传》:“ 大异 方若其长,不能自立,即愿身矮一尺。众鬼又驱至石牀上,如按麪之状,极力一捺,骨节磔磔有声,乃拥之起,果一尺矣。”
(6).象声词。笑声。 茅盾 《虹》八:“刚一进门,就听得 谢老先生 的磔磔的笑声从那个作为客厅用的楼下厢房里出来。” 茅盾 《三人行》七:“ 惠 简直狂笑了。笑声是那样磔磔地令人毛骨悚然。”
范成大名句,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庑取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