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侯善渊的《沁园春》
全文:
太一先天,昊境虚皇,无上至尊。
镇玉霄宫殿,群仙聚会,香云罗列,光射殷红。
玉兽金麟,白鹤引驾,宝盖琼花散满空。
仙娥奏,放真妃窈窕,歌舞仪容。
仙音妙唱无穷。
尽朝现三清御座中。
听洞虚灵宝,升玄至道,开明三要,显现灵能。
倦坐披章,回鸾驾凤,五老扶真入绛宫。
群仙退,向蓬莱阆苑。
合抱纯风。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洞虚
(1).深幽。 唐 羊士谔 《九月十日郡楼独酌》诗:“櫺轩一尊泛,天景洞虚碧。”
(2).指道教所说的洞天。 宋 赵与虤 《娱书堂诗话》卷上引《真诰》:“ 金陵 者,洞虚之膏腴, 句曲 之地肺。”
灵宝
(1).指宝精养神的道教修真之法。《汉武帝内传》:“行益易者,谓常思灵宝也。灵者,神也;宝者,精也。”
(2).经坛。《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记》:“于 虎丘 静处建坛,请道士 鹤林 周玄初 设灵宝鍊度三昼夜。”
(3).香炷名。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三折:“妙洞真香,灵宝惠香,朝三界香。”
(4).宝刀名。《太平御览》卷三四六引《典论》:“ 魏 太子 丕 造百辟宝刀三,其一长四尺三寸六分,重三斤六两,文似灵龟,名曰灵宝。”
(5).宝剑名。 晋 张协 《七命》:“若其灵宝,则舒辟无方,为奇锋异模。”
(6).珍宝。 明 吴承恩 《寿熙台潘公八袠序》:“絶巘之松,霜霰凌之,不为栋梁,必孕灵宝。”
(7).道教经名。即《灵宝经》。《云笈七籤》卷三:“ 燧人氏 得斯经造火,变生为熟,乃《灵宝》之功也。” 清 顾之珽 《以罗浮竹叶符赠厉樊榭》诗:“ 稚川 载《登涉》,引据按《灵宝》。”
升玄
道教谓得道升天。 唐 黄滔 《白日上昇赋》:“天上神仙,人间得焉;青囊有术,白日昇玄。”
至道
(1).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表记》:“道有至,义有考。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以为无失。” 郑玄 注:“此读当言‘道有至,有义,有考’,字脱一有耳。” 陈澔 集说引 应氏 曰:“至道,即仁也。至道浑而无迹,故得其浑全精粹以为王。”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六:“是以至道之行,万类取足於世;大化既洽,百姓无匱於心。”
(2).最高的原则、准则。《荀子·儒效》:“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寳,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民德也。”
(3).佛、道谓极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术。《庄子·在宥》:“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汉 牟融 《理惑论》:“﹝ 老子 ﹞曰:‘用其光,復其明,无遗身殃。’此道生死之所趣,吉凶之所住。至道之要,实贵寂寞,佛家岂好言乎!”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读释氏经,亦能了其深义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司命府丞》:“及见 海蟾 曰:‘汝以夙契得遇我。’命长跪传至道。”
开明
原义是从野蛮进化到文明,后来指通达事理,思想不守旧
开明人士
三要
(1).三个重要方面。 明 薛瑄 《从政录》:“养民生、復民性、禁民非,治天下之三要。” 明 薛瑄 《从政录》:“不欺君、不卖法、不害民,此作官持己之三要也。”
(2).道家谓耳、目、口为三要。《阴符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注:“ 太公 曰:三要者,耳、目、口也。” 唐 齐己 《读阴符经》诗:“三要洞开何用闭?高臺时去凭栏干。”
显现
显露,露面
灵能
(1).天然的本能。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箇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
(2).指聪明智慧。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销沉其志气,桎梏其灵能,示以株守之途,絶其迈进之路,而吾之群遂以陵替。”
侯善渊名句,沁园春名句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次韵和慎登对雪见怀之作
方守敦〔清代〕渺渺风波满洞庭,知君相乡苦烟尘。客中樽酒寻常醉,雪上梅花又一春。儒术分为天下笑,诗篇惟与故人亲。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