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葛书思的《宿广福寺》
全文:
我非山中人,暂借山中宿。
灵风散微阴,片月出乔木。
蕙帐栖夕香,古井汲寒渌。
名缁多夙契,延坐同茗粥。
况与静者俱,缮性久已熟。
清词丽陶谢,玄谈干身毒。
所愧形迹拘,无由寄高躅。
钟声殷江岛,露气霭林麓。
良遇惬素怀,徘徊至天旭。
参考注释
夙契
(1).往昔的交情。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至于亲邻之道,夙契逾深,无改曩怀,增感弥篤。” 宋 苏轼 《求婚启》:“ 中郎 坟典之付,岂在他人; 太真 姑舅之婚,復见今日。仰缘夙契,祇听俞音。” 明 高启 《喜吕山人见过江馆》诗:“非君怜夙契,谁肯过柴门?”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玉磬山房文误》:“ 恭城 与编修同官翰林,有夙契。”
(2).前世的因缘。 宋 罗烨 《醉翁谈录·红绡密约张生负李氏娘》:“今夕相会,岂非夙契?愿见去岁相约之媒。”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侍郎喜谈因果,尤重师生之义,尝以为文字渊源,三生夙契,虽父子不能相假云。”
延坐
(1).请坐。《晏子春秋·谏下五》:“ 晏子 至,已復事,公延坐。”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盖众客旅进退,必特留问其家世,知非丞相昆弟,则不復延坐,遂趋而出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其族兄自 歙 往 扬州 ,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
(2).受牵连而获罪。《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七年》:“中书右丞 乌古 逊良楨 论罢陷贼延坐之令。”
茗粥
即茶粥。 晁载之 《续谈助》卷五引 唐 杨华 《膳夫经手录》:“茶,古不闻食之,近 晋 宋 以降, 吴 人採其叶煑,是为茗粥。” 宋 苏轼 《绝句》之二:“偶与老僧煎茗粥,自携脩綆汲清泉。” 清 唐孙华 《夏日斋中读书》诗之三:“忘忧代萱苏,破睡调茗粥。”参见“ 茶粥 ”。
葛书思名句,宿广福寺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