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游金山寺再叠苏轼韵》
全文:
册府常披舆地图,西极江源东竟海。
中流银发能许长,氐父乃如黍米在。
获金名易裴头陀,祗园高下临澄波。
自兹胜迹擅吴下,骚人禅客游恒多。
南国重来命巡楫,风恬浪静韶春日。
佳境毕景不能穷,琳宫梵宇层楼赤。
石𥱼万劫埋仙魄,髯翁吟际髯应黑。
今来古往炽然明,不迁者存底用惊。
福地只宜泯六识,山色江声定何物。
印公留带可镇山,当时公案足警顽。
苏公不言言未已,试看衮衮东流水。
参考注释
中流
(1)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间
大石当中流。——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船保持在中流驶行
(2) 江河的中段
长江中流
(3) 中等
银发
白发的美称。 周立波 《李大贵观礼》:“这位银发老人在扩音器前接着说道:‘第一项,升旗。’” 郭小川 《赠友人》诗:“你添了几根银发,我多了几许白髯。”
许长
犹言这么长。《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但是想了想,今日初謁师门,怎得有许长工夫合他把《儿女英雄传》前三十五回的评话从头讲起。”
黍米
(1).黍子碾成的米。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粟米酒﹞贫薄之家,所宜用之。黍米贵而难得故也。”《新唐书·五行志一》:“细如丝髮,大如黍米。”《东周列国志》第六回:“﹝ 周桓王 ﹞使人以黍米十车遗之曰:‘聊以为备荒之资。’”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一:“煮黍米为粥和生大麦芽搅漉取汁煎之,濡者为餹稀,乾者为餹条。”
(2).指糯米。《太平御览》卷八五一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角黍。”
乾隆名句,游金山寺再叠苏轼韵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