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李义壮的《洞庭冬夜闻笛》
全文:
湖水茫茫冬月白,三年夜半孤舟客。
一回见月一沾巾,湖上何人复吹笛。
横笛能令孤客悲,况复天空岁晏时。
羽音剽疾商音切,湖波潋滟湖云迟。
凄断湘娥擘斑竹,严霜沥沥飞寒玉。
巴童折柳更竛竮,无数飘花满洞庭。
鱼龙寂寞鸿雁杳,惟馀一点君山青。
明日别离向何许,渡口一声泪如雨。
参考注释
凄断
谓极其凄凉或伤心。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风流响和韵,哀怨声悽断。”《南史·王神念传》:“﹝ 杨白花 ﹞改名 华 ,来降。 胡太后 追思不已,为作《杨白花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蹄歌之,声甚悽断。” 宋 刘过 《念奴娇·七夕》词:“老怀悽断,夜凉知共谁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琐》:“夜闻白杨萧萧,声如涛涌。夜阑秉烛,方復悽断。”
犹凄绝。 宋 苏舜钦 《尹子渐哀辞》序:“与之剧饮,则必作《薤露》长歌,举音凄断,坐中不忍闻。” 金 元好问 《洛阳古城晞阳门早出》诗:“微吟诉行役,凄断不成章。”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字字凄断,却浑雅不激烈。”
犹凄绝。 宋 晏几道 《浣溪沙》词:“午醉西桥夕未醒,雨花凄断不堪听,归时应减鬢边青。” 宋 毛滂 《烛影摇红·送会宗》词:“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 西湖 畔。”
湘娥
指 湘妃 。《文选·张衡<西京赋>》:“感 河冯 ,怀 湘娥 。”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言 尧 二女, 娥皇 、 女英 随 舜 不及,堕 湘水 中,因为 湘夫人 。” 晋 郭璞 《江赋》:“ 奇相 得道而宅神,乃协灵爽於 湘娥 。”《全唐诗》卷七八五载《斑竹》诗:“殷痕苦雨洗不落,犹带 湘娥 泪血腥。” 明 莫止 《奉送大司马刘公归东山草堂歌》:“ 湘娥 含笑倚竹立,山鬼窈窕堂之侧。”参见“ 湘妃 ”。
斑竹
也叫“湘妃竹”。一种茎部有紫褐斑点的竹子,用于制作笔杆、拐杖及饰物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毛泽*东《七律·答友人》
严霜
(1) 寒冷的霜
严霜过后,叶子逐渐落下来
(2) 一种温度低到足以冻杀大部分露天园田草木和果实蓓蕾的霜
严霜结庭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冬与严霜争。——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沥沥
(1) 象声词,多形容风声或水声
泉声沥沥
风吹沥沥有声
(2) 液体不断滴落貌
寒玉
(1).玉石。玉质清凉,故称。 唐 白居易 《苦热中寄舒员外》诗:“藤牀铺晚雪,角枕截寒玉。”
(2).比喻清冷雅洁的东西,如水、月、竹等。 唐 李群玉 《引水行》:“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唐 李贺 《江南弄》诗:“ 吴 歈 越 吟未终曲,江上团团帖寒玉。” 宋 吕渭老 《念奴娇·赠希文宠姬》词:“暮云收尽,霽霞明高拥一轮寒玉。” 唐 雍陶 《韦处士郊居》诗:“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3).比喻容貌清俊。 前蜀 贯休 《题淮南惠照寺律师院》诗:“仪冠凝寒玉,端居似沃洲。”
李义壮名句,洞庭冬夜闻笛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