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汪莘的《放歌行》
全文:
口中吐佛子,腰间出神仙。
眉心红日大如钱,脑宫诵经声泠然。
瞿昙黄老去我久,可使举世终无传。
天亦若忌我,我自梦裹知其天。
团团清光中,本来面目常现前。
分明是真不是想,水中月影镜中像。
自从别后见君稀,一朝邂逅成欢赏。
见亦不可拟,得亦不可强。
知音相逢只弹指,甃命遮寒且涵养。
芙蓉芰荷颠倒披,九天风露流肝脾。
俯观人世不忍弃,世人弃我良非痴。
有时愤闷须痛饮,长安市上相追随。
左挟田先生,右拍樊於期。
狗屠在前舞阳后,击筑叱起高渐离。
扬雄但能识奇字,未识以道御之无不宜。
一舞神鬼哭,再舞雷电飞。
三舞乾坤悉清净,却视万物生光辉。
我衰不能作伊川,手把犁锄垦蚯蚓。
亦复不能作吕望,垂丝磻溪上。
但愿汉家宗社牢,化权何必吾人操。
但愿紫微宫南太微北,中间七个能甄陶。
君不见张三裹青衫,李四著紫袍,黄金转多官转高。
孔丘盗跖那复辨,长蛇封豕争雄豪。
我欲告天天肯否,旁人窃笑妇摇手。
不如开眼明月前,莫教失清风后。
杜子美,李太折,清风为魂月为魄。
至今来往天地间,几回独把栏干拍。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佛子
(1).菩萨的通称。《十住毗婆沙论·入初地品》:“诸佛子者,诸佛真实子诸菩萨是,是故菩萨名为佛子。”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石长和》:“道之两边棘刺,森然如鹰爪。见人甚众,羣足棘中,身体伤裂,地皆流血。见 长和 独行平道,俱叹息曰:‘佛子独行大道中。’”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此山非比别山阿,青黛染成千块玉,云霞粧就万堆螺。只除佛子神仙纔可到,怎许游人容易得攀摩?”
(2).受佛戒者,佛门弟子。 唐 钱起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仍闻七祖后,佛子继调御。” 宋 王安石 《灵山寺》诗:“ 灵山 名谁自?波涛截孤峰。何年佛子住?四面凭危空。”《西游记》第四四回:“众僧滴泪道:‘我们这一国君王,偏心无道,只喜得是老爷等辈,恼的是我们佛子。’”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但有如大乘佛教一般,待到居士也算佛子的时候,往往戒律荡然。”
(3).佛教泛指一切众生,以其悉具佛性,故称。《法华文句》卷九下:“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德佛性,即是佛子。”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忽中夜 宣律 捫虱,将投于地,三藏半醉,连声呼曰:‘律师扑死佛子!’” 宋 苏轼 《东坡志林》(《稗海》本)卷六:“凡能动者,皆佛子也,竹蝨初如涂粉竹叶上尔,然久乃能动者,百千为曹,无非佛子者。”
(4).称慈善的人。如 唐 末 徐守温 以宽恕为治,人称佛子。见 唐 张鷟 《耳目记》。又 宋 洪皓 为 秀州 司录,以所掌发运司钱赈济饥民,州人称之为“洪佛子”。见 宋 赵善璙 《自警篇·救荒》。
神仙
(1) 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汪莘名句,放歌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