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度正的《寿寺丞唐丈》
全文:
维时皇舆驻吴门,三光五岳之气元未分。
钟而为木为杞梓,结而为玉为瑶琨。
先生独得之,表里何粹温。
渊然之学妙今古,浩然之气充乾坤。
探月窟,蹑天根,朝蟠木,夕崑崙。
超轶绝尘有如此,馀子瞠若谁追奔。
纷纷何所知,骇叹空云云。
君不见蔡家太师倡绍述,当时流毒并鸡豚。
鲁国抱其学,屹如中岳尊。
又不见秦家太师握和议,群邪暡暡迷天伦。
紫微于是时,横身扶正论。
天公下监世忠义,畀以斯道昌其孙。
胡不游东观,胡不游西崑。
胡为尚婆娑,万里乘朱轓。
依然不磷缁,炯炯超尘昏。
昔尧登彭叟,历佐周与殷。
后来磻溪翁,辛勤晚策勋。
况兹才之难,典刑谅谁存。
玉律回孟陬,瑞气如云屯。
请赋嵩高篇,万口同一言。
愿公上玉堂,愿公登金门。
功成名遂归乡枌,贱子年年开金樽。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紫微
(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晋书·天文志上》:“紫宫垣十五星,其西蕃七,东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唐 杜甫 《秋日荆南送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之作三十韵》:“紫微临六角,皇极正乘舆。”《云笈七籤》卷三:“紫微金闕,七寳騫树。”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象天河而凿池,拟紫微而建阁。”参见“ 紫微垣 ”。
(2).指帝王宫殿。《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乃立 灵光 之秘殿,配 紫微 而为辅。” 张载 注:“ 紫微 ,至尊宫,斥京师也。”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一:“小小生金屋,盈盈在 紫微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和鸣双凤喜来仪,三殿花香入 紫微 。”
(3).亦作“ 紫薇 ”。 唐 开元 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舍人为紫微舍人。 唐 李嘉祐 《和张舍人中书宿直》:“ 汉 主留才子,春城直紫微。” 宋 黄庭坚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紫微乐暇日,披襟咏风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紫微原为帝星,以其政事之所从出,故中书省亦谓之紫微,而舍人为紫微郎。”《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当时有中书舍人 钱易 ,字 希白 ……久住紫薇,意欲一歷外任。”
于是
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横身
挺身,置身。 宋 苏舜钦 《闻京尹范希文谪鄱阳因成此诗以寄》:“横身罹祸难,当路积仇讎。”《水浒传》第十四回:“两个又要廝拚。 吴用 横身在里面劝,那里劝得住。”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诸内奄牌校横索百端,挟威凌侮,声势汹甚……诸同事者,皆惧逃去,君独横身当之。”
正论
(1).谓正直地议论事情。《汉书·夏侯胜传》:“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进则切辞正论,攻过箴闕。”《秦併六国平话》卷中:“御史纠是察非,臺諫中书忠言正论。”
(2).正确合理的言论。 宋 叶适 《祭黄尚书文》:“公存匪石,终始根柢;常扶正论,独引大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你这个自是正论。然而我看他们化的钱,实在寃枉得可笑!” 茅盾 《杂感二题》:“这是客观的看法,也是适时的正论。”
度正名句,寿寺丞唐丈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