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广安寺瞻礼六韵》
全文:
蒙古尊黄教,其来已久时。
以神道而设,因俗习为治。
用接宗乘右,俾修摩竭仪。
金容辉法相,玉律示毗尼。
是日虔瞻礼,万年兼祝釐。
广安宁讵此,土扈列藩维。
参考注释
金容
(1).指金光明亮的佛像面容。 南朝 齐 王融 《法乐辞》之三:“金容涵夕景,翠鬢佩晨光。” 隋 江总 《优填像铭》:“毫光此遇,法相今逢,眸云齿雪,月貌金容。”《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甲)》:“金容现而日月藏暉,神力呈而乾坤振动。”
(2).对神的尊称。《封神演义》第五八回:“弟子奉师命,特恳金容大发慈悲,救援无辜生灵。”
法相
(1).古代皇宫选择妃嫔、宫女所规定的标准相貌。《后汉书·皇后纪序》:“ 汉 法常因八月筭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於 洛阳 乡中閲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已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隋书·列女传·襄城王恪妃》:“妃姿仪端丽,年十餘,以良家子合法相,娉以为妃。”《北史·王世充传》:“帝愈喜,因密令 世充 閲观诸女,资质端丽合法相者,取正库及应入京物以聘纳之。”
(2).旧时指骨法、相貌。 汉 王充 《论衡·骨相》:“类同气钧,性体法相固自相似。” 汉 王充 《论衡·骨相》:“故 范蠡 、 尉繚 见性行之证,而以定处来事之实,实有其效,如其法相。”
(3).指佛像。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铜为内肌,金为外肤,取法 西天 ,铸成 东越 ,巍巍落落,毫光法相。” 清 周茂兰 《王五痴积制钱为佛像五躯送供虎丘禅院》诗:“法相满月真微妙,光莹洁浄如琉璃。”
(4).佛教语。谓诸法真实之相。《法华经·化城喻品》:“大圣转*法*轮,显示诸法相。”《百喻经·山羌偷官库衣喻》:“愚痴羌者犹如外道,窃听佛法,著己法中,以为自有,然不解故,佈置佛法,迷乱上下,不知法相。” 南朝 梁 沉约 《枳园寺刹下石记》:“深达法相,洞了宗极,勤诚外著,仁隐内弘。”
(5).“ 法相宗 ”的省称。 章炳麟 《菌说》:“夫六经之説,诚亦有权,与人天、小乘、法相、破相等教同意。”详“ 法相宗 ”。
玉律
(1).玉制的标准定音器。相传 黄帝 时 伶伦 截竹为筒,以筒之长短分别声音的清浊高下。乐器之音,则依以为准。分阴、阳各六,共十二律。古人又以配十二月,用吹灰法,以候气。《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晋书·律历志上》:“ 武帝 太康 元年, 汲群 盗发六国时 魏襄王 冢,亦得玉律。则古者又以玉为管矣。”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初秋寓怀》诗:“玉律初移候,清风乍远襟。”
(2).指管乐器。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袁淑<从驾>》:“甿謡响玉律,邑颂被丹絃。”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引 清 王士禛 《秦淮杂诗》:“ 秦淮 丝肉中宵发,玉律抛残作笛鈿。”
(3).庄严而不可变更的法令。 前蜀 杜光庭 《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玉律金科,虑爽重轻之信;五申三令,慙乖训抚之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愚人不能看深奥的书,见了一部小説,就是金科玉律。”
(4).引申为楷模、榜样。 宋 司马光 《枢密太傅文恭胡公挽辞》:“黄裳藴厚德,玉律儼清规。”
毗尼
佛教语。梵语vinaya的译音。又译作“毗奈耶”。意为律。《楞严经》卷一:“严浄毗尼,弘范三界。” 唐 颜真卿 《抚州戒坛记》:“学徒虽增,毗尼未立。” 宋 王禹偁 《<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大师多毗尼著述,谓之‘律虎’。” 明 屠隆 《昙花记·夫人内修》:“莲臺宝刹新构起,云冠严浄毗尼。”
乾隆名句,广安寺瞻礼六韵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