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偈颂三十首》
全文:
自从达解本心光,陈见解者希相许。
今蒙大士坠名香,妙明寂照挥伦楮。
清风匝地意何穷,自这贤儒谁伴侣。
自伤嗟,凭谁语,若问吾男归何处。
普庵达本不曾生,水月空花无实据。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取。
此灵都是祖宗因,因果历然随谁聚。
如今依旧复来生,何必自迷求解注。
今古谁曾得久长,唯有法身镇常住。
不消追拔与看经,三界唯心须了义。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不消
(1).抵不上;不当。《太平广记》卷一八八引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王毛仲》:“出其儿以示臣,熟眄褓中曰:此儿岂不消三品官?”
(2).不需要;不用。 宋 苏轼 《赠包安静先生》诗之三:“便须起来和热喫,不消洗面裹头巾。”《儒林外史》第二一回:“若情愿时,一个钱也不消费得。”《花城》1981.6:“她接过篮子,抽出一张崭新的五元钞票,塞进孩子手里:‘给你--不消找了。’”
(3).不消失。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天下之闕政则莫大乎此,而和气安得不消乎?” 郭沫若 《访埃杂吟·宿开罗市旅馆》:“煒煒堡桥,霓虹夜不消。”
三界
(1).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见《俱舍论·世分别品》。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三界流动,以罪苦为场。化尽则因缘永息,流动则受苦无穷。” 唐 寒山 《诗》之二一三:“可畏三界轮,念念未曾息。” 宋 王安石 《望江南·归依三宝赞》词:“三界里,有取总灾危。” 清 龚自珍 《最录<列子>》:“ 庄子 见道十三四, 列子 见道十七八,丁大*法之未东,皆未脱离三界。”道教沿用其说而稍异。 唐 吕岩 《敲爻歌》:“似此逍遥多快乐,遨游三界最清奇。”
(2).犹三届,三期。《元史·选举志二》:“都监歷三界,陞务使,一周岁为满,月日不及者通理。务使歷三界,陞提领。”
唯心
(1).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语本《华严经·十地品》:“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楞伽经》:“由自心执著,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説唯心。”参见“ 唯识 ”。
(2).即唯心主义。 鲁迅 《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倘以为文艺可以改变环境,那是‘唯心’之谈,事实的出现,并不如文学家所豫想。”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必须洗刷唯心精神,防止一切机会主义盲动主义错误出现,才能完成争取群众战胜敌人的任务。”参见“ 唯心主义 ”。
了义
佛教语。真实之义,最圆满的义谛。对“不了义”而言。 南朝 梁 王屮 《头陁寺碑文》:“金资寳相,永藉闲安;息心了义,终焉游集。” 唐 宗密 《圆觉经略疏》卷七:“《大寳积经》云……若诸经中宣説世俗,名不了义;宣説胜义,名为了义;宣説烦恼业尽,名为了义。宣説厌离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义;宣説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名为了义。宣説种种文句差别,名不了义;宣説甚深难见难觉,名为了义。” 唐 高适 《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诗:“了义同建瓴,梵法若吹籟。”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华严》是了义的,一乘的,可谓最究竟了。”
释印肃名句,偈颂三十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