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姚勉的《贺族兄宠妾生子》
全文:
艳红书香紫春正书中,扶舆书磅礴清气书融。
玉麟夜掣香案锁,五云裹送光玲珑。
吾家自是诗书裔,秀杰相承擢丹桂。
太丘合有二方儿,省华须着三尧继。
近闻络秀生伯仁,喜君掌上明珠新。
愿言种德相扶植,此子定是高车人。
参考注释
艳红
亦作“艷红”。1.指红花。 唐 温庭筠 《河渎神》词之一:“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
(2).犹鲜红。 魏钢焰 《六公里》诗:“在艳红的晚霞里,寻找着连队。”
书香
指有读书先辈的人家
书香人家
世代书香
正书
(1).书体名。也叫楷书、真书。相传正书始于 东汉 王次仲 ,完备于 三国 魏 锺繇 。《法书要录》卷二引 南朝 梁 庾元威 《论书》:“所学正书,宜以 殷钧 , 范怀约 为主,方正循纪,修短合度。” 唐 岑文本 《伊阙佛龛碑》:“高一丈六寸,广六尺六寸五分,三十二行,行五十一字,正书。”《宣和书谱·正书叙论》:“在 汉 建初 有 王次仲 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 宋 高宗 《翰墨志》:“ 晋 汝阴 太守 李矩 妻,善 钟 法,能正书入妙。” 朱自清 《说文解字》:“隶书方整,去了挑笔,又变为‘正书’,这起于 魏 代。 晋 唐 之间却称为‘隶书’,而称 汉 隶为‘八分书’。 晋 代也称为‘楷书’。 宋 代又称为‘真书’。正书本也是扁方的,到 陈 隋 的时候,渐渐变方了。到了 唐 代,又渐渐长了。”
(2).旧时指“经”、“史”一类的书。别于小说、戏曲一类的“闲书”。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夫惟 益 与 伊尹 受戮,并於正书,犹无其证。”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至若职方之言,与《周官》无异;时训之説,比《月令》多同。斯百王之正书,五经之别録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从来正书上面説, 孔子 貌似 阳虎 ,以致 匡 人之围,是恶人像了圣人。”
扶舆
(1).亦作“ 扶於 ”、“ 扶与 ”。犹扶摇。盘旋升腾貌。 汉 王褒 《九怀·昭世》:“登羊角兮扶舆,浮云漠兮自娱。” 唐 韩愈 《送廖道士序》:“气之所穷,盛而不过,必蜿蟺扶舆,磅礴而鬱积。” 明 刘基 《满庭芳·寿石末公》词:“收拾尽,乾坤清淑,为瑞在扶舆。” 孙中山 《祭伍秩庸博士文》:“南纪奥区,扶舆磅礴,篤生哲人,树立岳岳。”
(2).亦作“ 扶於 ”、“ 扶与 ”。旋转貌。《淮南子·修务训》:“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於猗那,动容转曲。” 高诱 注:“扶转,周旋,更曲意更为之。” 刘文典 集解引 王念孙 曰:“ 高 注传写脱误,当作‘扶於,周旋也;转,更也;曲竟,更为之’……扶舆即扶於。”《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扶舆猗靡,噏呷萃蔡。”舆,一本作“ 与 ”。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曰:“《淮南》所谓‘曾折摩地,扶与猗委’也。”
(3).谓勉强扶持。《韩诗外传》卷十:“ 茅父 之为医也……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復如故。”《后汉书·宋均传》:“以疾上书乞免,詔除子 条 为太子舍人, 均 自扶舆诣闕谢恩。” 王先谦 集解引 沉钦韩 曰:“扶舆盖 汉 晋 人常言。《晋·山涛传》‘遂扶舆还 洛 ’,《刘寔传》‘遂自扶舆冒险而至’,《皇甫謚传》‘扶舆就道’,盖勉强扶持之意。”《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又年疾日侵,有加无损,不任扶舆进路以塞元责。” 王闿运 《三祭酒鲍太夫人诔》:“观养扶舆,既涕且谈。”
磅礴
(1) 广大无边的
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长征》
(2) 充满于…的
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庄子》
清气
(1).天空中清明之气。《楚辞·九歌·大司命》:“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王逸 注:“言司命常乘天清明之气御持万民死生之命也。” 宋 董弅 《闲燕常谈》:“天下清气,无南北之异。”《负曝闲谈》第十四回:“看那林木青翠,清气扑人,轮声歷碌,鸟语繁碎,别有一番光景。”
(2).引申为光明正大之气。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可惜你腹中大才,胸中清气,都做了江山之秀。”
(3).犹冷静,冷清。 明 李贽 《答周友山书》:“ 无念 已往 南京 ,庵中甚清气。”
(4).犹清秀。《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便问:‘此女是那里来的?’酒保説:‘这是 一秤金 家丫头 翠香 翠红 。’三官道:‘生得清气。’”
(5).犹闲气。《西游记》第十八回:“那人挣不脱手,气得乱跳道:‘蹭蹬!蹭蹬!家长的屈气受不了,又撞着这个光头,受他的清气!’”
姚勉名句,贺族兄宠妾生子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