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王士祯的《同李湘北陈子端二学士叶子吉侍读登慈仁寺阁再用清虚堂韵》
全文:
化人阅世恒河沙,老松攫地龙衙衙。
盘空阁道下无地,妙香似有陀罗花。
吾衰作客不称意,每逢望远疑还家。
三关寥落数行雁,双阙霏微千点鸦。
翰林三君负公望,高文大册流滂葩。
惜我旅病色枯稿,头纲屡许分宫茶。
兵车辚辚指荆楚,门外萧萧多马挝。
从来决胜在廊庙,讵有群盗烦梳爬。
书生手无五尺箠,中宵倚柱徒咨嗟。
罪言欲吐更指口,遥山雨脚低残霞。
参考注释
翰林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翰林天台陶先生。——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三君
(1).指 春秋 时 鲁国 宣公 、 成公 、 襄公 三国君。《左传·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 明 杨慎 《季文子三思》:“ 季文子 相三君,其卒也无衣帛之妾、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左氏 侈然称之。”
(2).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窦武 、 刘淑 、 陈蕃 。《后汉书·党锢传序》:“ 竇武 、 刘淑 、 陈蕃 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蔡伯喈 评之曰: 陈仲举 彊於犯上, 李元礼 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 仲举 遂在三君之下, 元礼 居八俊之上。”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时论其( 严顥亭 )名,在三君八俊之间。”
(3).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陈寔 及其子 陈纪 、 陈谌 。《后汉书·陈纪传》:“弟 諶 ,字 季方 ,与 纪 齐德同行,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 唐 张说 《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公( 韦嗣立 )考侍中,为国元辅,兄 承庆 ,当代齐名。咸以令德,继和金鼎; 扶阳 二相, 陈氏 三君,復追美矣。”
(4).指 明 末东林党的 赵南星 、 邹元标 和 顾宪成 。见《明史·赵南星传》。
(5).指三茅君。 唐 陆龟蒙 《闲居杂题·饮岩泉》诗:“已甘 茅洞 三君食,欠买 桐江 一朵山。”详“ 三茅君 ”。
公望
(1).可与三公的重要职位相称的名望。《南史·谢举传》:“上曰:‘ 举 非止歷官已多,亦人伦仪表,久著公望,悵恨未授之。’” 唐 白居易 《除许孟容河南尹兼常侍制》:“某官 许孟容 才志甚大,言论甚高,在臺阁间蔼然公望。”
(2).公众的希望;公众中的声望。 唐 韩愈 《举张正甫自代状》:“﹝ 张正甫 ﹞久处散地,实非所宜,乞以代臣,以副公望。” 金 王若虚 《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节度﹞治声甚美,公望甚重。”
高文大册
同“高文典册”。 宋 汪藻 《<苏魏公集>序》:“一时高文大册,悉出其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一·御制文集》:“其时高文大册,布在人间。” 清 汪琬 《归震川先生年谱后序》:“方欲以高文大册,自鸣天子之前,而又溘焉长往矣。”
滂葩
磅礴。 唐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 清 朱彝尊 《和程邃龙尾砚歌》:“黯然消魂万里别,长言不觉肆滂葩。” 清 厉鹗 《<余拙村诗集>序》:“若其辞肆滂葩,意闢蛰户,以 韩 孟 之奥峭为宗,而復取材近於 皮 陆 ,渊雅近於 欧 梅 ,世当有知言者。”
王士祯名句,同李湘北陈子端二学士叶子吉侍读登慈仁寺阁再用清虚堂韵名句
名句推荐
翩翩已作鸾凤飞,看看又是麒麟瑞
卓田《 * 山七古寿主簿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