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王士祯的《登文游台》
全文:
玻瓈江上谪仙人,东来万里辞峨岷。
熙宁元丰不得意,翩然戏弄淮南春。
龙图学士忤权要,祥符宰相馀王孙。
黄楼一赋轶屈宋,无双国士推髯秦。
四公相逢向淮海,酒酣耳热气益振。
珠湖三十六陂泽,高台下瞰何嶙峋。
锦绣诗篇照天地,与台光景长鲜新。
云烟过眼一飞鸟,黄河曲注江东奔。
人民城郭半迁改,此台屹立当湖滨。
惠州儋耳垂万死,后生望古伤吟魂。
何人请籍元祐党,至今泚颡惭安民。
岂如此台好名字,永绝狐鼠芟荆榛。
我来游眺岁几度,溪毛明信古所敦。
远帆如鸟树如荠,湖光云雾相摩吞。
严冬沆瀣但一气,大雪片片铺龙鳞。
酹公一语公莫嗔,作诗一笑君应闻。
参考注释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名字
1.人的名与字。 2.指姓名。 3.名称;名号。 4.命名;称其名。 5.犹名誉;名声。 6.即名词。永绝
永别;永远断绝。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山阳太守汝南薛恭祖》:“何有死丧之感,终始永絶,而曾无惻容。”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悼良会之永絶兮,哀一逝而异乡。” 唐 谷神子 《博异志·白幽求》:“ 幽求 自是休粮,常服茯苓,好游山水,多在五岳,永絶宦情矣。” 清 钮琇 《觚賸·溺妾入梦》:“不幸罹兹水厄,与君永絶。”
狐鼠
城狐社鼠。喻小人,坏人。《文选·沉约<奏弹王源>》:“虽埋轮之志,无屈权右,而狐鼠微物,亦蠹大猷。” 李善 注引《晏子春秋》:“ 景公 问 晏子 曰:治国亦有常乎?对曰:谗佞之人,隐在君侧,犹社鼠不熏也,去此乃治矣。” 宋 文天祥 《御试策一道》:“此何等狐鼠辈,而陛下以身庇之。” 清 顾炎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 蓟门 朝士多狐鼠,旧日鬚眉化儿女。”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 上海 一切如故,出版界上,仍然狐鼠成群。”
荆榛
(1).亦作“ 荆蓁 ”。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一本作“ 荆蓁 ”。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 吴伟业 《十月下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闻讣》:“闺中何意,半道荆蓁,情隔云泥。”
(3).比喻艰危,困难。《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吾於荆榛中援立 寿王 。” 元 许谦 《冯公岭》诗:“胸中芥蒂未尽去,须信坦道多荆榛。”
(4).比喻恶人。 元 麻革 《过陕》诗:“豺狼满地荆榛合,目断 中条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至夫荆榛天地。”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陈御史元倩》:“手披荆榛,身御魑魅。” 周实 《民立报出版日祝赋》诗:“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笑谭之顷,便起荆榛。”
王士祯名句,登文游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