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祁顺的《金寺丞德清张中书士琏同使高丽往还经山海因赠二十韵》
全文:
历数开千里,华夷囿一天。
覃恩在柔远,持节近推贤。
君乃人中杰,官为阙下员。
九重承诏令,千里下朝鲜。
壮志终军上,英风陆贾前。
中朝得良使,外国仰儒仙。
剑气横霄汉,文光射斗躔。
二星相隐映,四马共联翩。
传吏奔趋急,陪臣袛候虔。
日摇临境旆,风送渡江船。
春逐天威布,情因译语传。
皇仁资道达,荒服赖陶甄。
炳焕仪文备,光华宠命专。
江山增胜丽,草木倍清妍。
佳誉三韩重,严装几月旋。
囊无私馈物,诗有纪行篇。
邂逅曾倾盖,殷勤记赠鞭。
一官真不忝,五善喜兼全。
去隔云山外,归趍日月边。
圣情加慰劳,从此沐恩偏。
参考注释
传吏
传舍的官吏。《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光武 乃自称 邯郸 使者,入传舍。传吏方进食,从者飢,争夺之。” 唐 柳宗元 《馆驿使壁记》:“传吏奉符而閲其数,县吏执牘而书其物。”
奔趋
亦作“ 奔趣 ”。1.奔跑;奔走。《晋书·索靖传》:“玄螭狡兽嬉其间,腾猨飞鼺相奔趣。” 明 李贽 《解经文》:“望尘奔逸之妄相日夕奔趣於身外,如冲波逐浪,无有停止。” 清 刘大櫆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及其筮仕,秩居閒散,徒奔趋抑鬱於羣众之中。”
(2).趋附,追求。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大抵名器爵禄,人所奔趋。” 清 唐甄 《潜书·尚治》:“讲学必树党,树党必争进退,使学者扳援奔趋而失其本心。” 叶圣陶 《归宿》:“既然感觉到这种境界未必恬适,却又喜欢向它奔趋。”
陪臣
(1).古代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又自有家臣。因之大夫对于天子,大夫之家臣对于诸侯,都是隔了一层的臣,即所谓“重臣”,因之都称为“陪臣”。(1)古代诸侯的卿大夫,对天子自称“陪臣”。《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欒盈 过於 周 , 周 西鄙掠之。辞於行人曰:‘天子陪臣 盈 ,得罪於王之守臣,将逃罪。’” 杜预 注:“诸侯之臣称於天子曰陪臣。”《礼记·曲礼下》:“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自称曰‘陪臣某’。” 郑玄 注:“亦谓诸侯之卿也……陪,重也。” 孔颖达 疏:“其君已为王臣,己今又为己君之臣,故自称对王曰重臣也。”《史记·齐太公世家》:“ 周 欲以上卿礼 管仲 , 管仲 顿首曰:‘臣陪臣,安敢!’三让,乃受下卿礼以见。”《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陪臣 陆机 言,今月九日, 魏郡 太守遣兼丞 张含 ,齎板詔书印綬,假臣为平原内史。” 李善 注:“ 蔡邕 《独断》曰:诸侯境内,自相以下,皆为诸侯称臣,於朝皆称陪臣。”(2)指大夫的家臣。《论语·季氏》:“ 孔子 曰:‘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2).古代外交使臣出使时,对对方国家的君主而言,亦称“ 陪臣 ”。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 宗道 曰:‘僕与 夏 主比肩从事天子,若 夏 主自来,当相为宾主。尔陪臣也,安得为主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阿文成相度》:“ 安南国 王 阮光平 至京,遣其臣馈公土仪,公取一二物,使人出曰:‘中朝相公问陪臣好。’”
祁顺名句,金寺丞德清张中书士琏同使高丽往还经山海因赠二十韵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