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初游大觉寺》
全文:
灵渊谢神贶,古寺问佛津。
趁此山路便,况逢雨霁辰。
清爽拂人面,微风袭草芬。
禾黍连远村,勃然生意新。
旸台最高峰,未到意已欣。
迤逦入林庐,便与步法门。
石桥似虎溪,菡萏摇涟沦。
一一莲花上,疑有天女伦。
月相巍殿中,调御信独尊。
云湫泄山半,下*注如垂绅。
循流登其巅,乃至水之源。
不溢亦不涸,彻底石粼粼。
时复见泳游,故知非凡鳞。
稍憩白板室,洒然诚绝尘。
鸟语似谈梵,树影全标真。
拟参大觉旨,翻歉语句频。
参考注释
迤逦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连绵貌。 南朝 齐 谢朓 《治宅》诗:“迢遰南川阳,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凤栖梧》词之三:“玉树琼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轮上》:“她把眼从窗户望出去,是迤逦不断的青山。”
(2).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语,偏向闲庭户。”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苏轼 《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盖本处地势,自 银林堰 以西,地形从东迤邐西下。” 郑观应 《盛世危言·边防上》:“在东北、西北,由 东三省 、内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与 俄 接壤。”
(4).缓行貌。《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别了众名姬,擕着琴剑书箱,扮作游学秀士,迤邐上路。”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尸,幸赖 法忍 扶余,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陈》:“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迤里歪斜走出来。”
(5).渐次;逐渐。 宋 苏轼 《与杨元素书》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来千,餘可迤邐还。” 宋 贺铸 《更漏子》词:“迆邐黄昏,景阳鐘动,临风隐隐犹闻。”《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入林
归隐林下。 唐 王维 《酬贺四赠葛中之作》诗:“坐觉嚣尘远,思君共入林。” 唐 贾岛 《贺庞少尹除太常少卿》诗:“中峯絶顶非无路,北闕除书阻入林。” 清 王夫之 《苏太君孝寿说》:“故入林以来,二十餘年,如黄杨逢闰,笔舌尽缩,而一再为之引伸,不能自休。”
法门
佛教用语,原指修行者入道的门径,今泛指修德、治学或作事的途径
乾隆名句,初游大觉寺名句
名句推荐
寤寐念丘壑,征行怀简书
李弥素《白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