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翟汝文的《北固山》
全文:
山形郁长虬,掉尾趋平川。
回峰耸赑屃,广殿凌云巅。
登临望八极,天盖垂空元。
鸿濛一气乱,鬼物半涂颠。
天风河汉响,户牖斗柄悬。
黄图昔散漫,赤伏竟沮迁。
凄凉霸气歇,徙倚平台骞。
山川宛如昔,独为骚人妍。
江声战九地,幽愤为谁湔。
晴雷殷列缺,电火搜蜿蜒。
矞皇故代物,猛炽随飞烟。
僧繇六花佛,生面行差肩。
铢衣类帝网,肉髻浮青莲。
巍峨开元帝,玉座犹高悬。
奋迅陆子画,青■戏芝田。
萧梁遗巨镬,仿佛像奸镌。
赞皇艺两柏,郁屈蛟龙缠。
空焚荡灰劫,涕视悲人天。
铿铿斧斤初,千柱欻修椽。
苍头封草树,佳气封云泉。
孤标危塔涌,迥佛层阴坚。
溟翻塔影倒,天转磨蚁旋。
咨嗟一弹指,悲悟三生缘。
有生甚脆弱,膏火消烦煎。
喟彼昔夸夺,修罗搆戈鋋。
吾将声洪钟,须弥叫金仙。
翟汝文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铢衣
传说神仙穿的衣服。重量只有数铢甚至半铢。因用以形容极轻的分量,如舞衫之类。 唐 贾至 《赠薛瑶英》诗:“舞怯銖衣重,笑疑桃脸开。” 辽 赵长敬 《玉石观音唱和诗》:“烧残灰刼无凋朽,拂尽銖衣任往来。” 清 钱谦益 《大梁周氏金陵寿燕序》:“兜率之銖衣,一百岁而一拂。”
帝网
(1).《史记·殷本纪》:“ 汤 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 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后因用以比喻帝王恩泽优渥,法令尚宽。《晋书·乐志上》:“张帝网,正皇纲;播仁风,流惠康。”
(2).佛教谓帝释所居 忉利天宫 上悬有珠网,上缀宝珠无数,重重迭迭,交相辉映。后因以“帝网”比喻事物间互相错综复杂的联系和牵掣。 康有为 《与菽园论诗》:“华严帝网重重现,康乐钧天窃窃听。” 梁启超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夫既化其身以入书中矣,则当其读此书时,此身已非吾有,截然去此界以入於彼界,所谓华严楼阁,帝网重重,一毛孔中,万亿莲花,一弹指顷,百千浩劫,文字移人,至此而极。” 章炳麟 《无神论》:“万物相支,喻如帝网,互相牵掣,动不自由。”
肉髻
梵语嗢瑟尼沙的意译。 释迦牟尼 头顶有肉团隆起如髻,故称。为佛三十二相中的顶髻相。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上作如来经行之像,像形杰异,威严肃然,肉髻之上特出髾髮,灵相无隐,神鉴有徵。”
青莲
(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发青莲於王宫,验奇花於陆地。” 胡之骥 注:“ 观音大士 生於王宫,坐青莲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採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
(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紫紺之堂临水,青莲之臺带风。”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 倪璠 注:“《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宋 苏辙 《魏佛狸歌》:“青莲湛然俛下视,击鉦卷斾抽行营。”《古尊宿语录》卷十一:“上堂云:青莲视瞬已多繁, 迦叶 微微笑自谩。”
(4).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故常用以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刘长卿 《戏赠干越尼子歌》:“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禪枝绕精舍。”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朱门收画戟,紺宇出青莲。”自注:“ 荆公 宅已为寺。” 明 高启 《题黄鹤仙人画》诗:“緑桂骚人宅,青莲释子*宫。”(2)指佛经。 唐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以是口诵青莲,虔皈摩朅;手裁紫凤,巧迈因祗。”(3)犹净土。佛家所谓极乐世界。 唐太宗 《为战阵处立寺诏》:“望法鼓所振,变炎火於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马青莲旧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莲。’”
(5).指 九华山 。 九华山 在 安徽省 青阳县 南二十里,旧名 九子山 。九峰犹如莲花削成,故称 九华山 。 唐 曹唐 《望九华寄池阳杜员外》诗:“差差玉剑寒鋩利,褭褭青莲翠叶重。” 明 周浈 《舟中望九华山》诗:“刻削冠青莲,雕鏤矗丹笋。” 清 吴瞻泰 《自题莲花峰顶试泉图》诗:“万仞青莲上,梯云为试泉。”
(6).见“ 青莲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