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汲惠泉烹竹炉歌五叠旧作韵》
全文:
陆羽品泉今古闻,山下出者次第分。
金山第一此第二,未知玉泉迥出群。
以是推之当历逊,辞仲为叔居后尘。
虽然我更有转语,名象甲乙胥空文。
潏潏者自淙石罅,岂识人间口颊芬。
在惠惟宜言此惠,筠炉茗碗况具陈。
地幽春静更值暇,听松速客意殊敦。
亦弗藉绠瓶为汲,亦弗拾松枝作薪。
中人祗要差事备,烹煎端正忙纷纷。
坐则茶盘擎已至,宁容火候评云云。
把碗冁然鄙且惧,似此俗辈可假权。
更惜四卷称名迹,已付回禄无一存。
韵事不可令没灭,分仿合弆为重新。
百年以后新会旧,禅和子孙应世珍。
禅和子孙应世珍,是语当有笑者人。
参考注释
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转语
(1).转告。 唐 韩愈 《答渝州李使君书》:“今既无由缘进言,言之恐益累高明,是以负所期待,窃窃转语於人,不见成效,此 愈 之罪也。”《“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六月一日,学生代表数人晤省会议长 康君 ,告以罢课之理由,及要求之条件,恳其转语 赵督 ,允将电及宣言书发出。”
(2).训诂学术语。因时地不同或其他原因而音有转变的词。有音转而义不变的,如《方言》第三:“庸谓之倯,转语也。”“庸”、“倯”是迭韵相转。《方言》第十:“……有音转义变而分化为不同的词的,如《尔雅·释水》:水注溪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澮。”“大*波为澜,小波为沦。”“溪”、“谷”、“沟”、“澮”和“澜”、“沦”都是双声相转。
(3).佛教语。禅宗谓拨转心机,使之恍然大悟的机锋话语。如 云门 三转语、 赵州 三转语等。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悟百丈不昧因果》:“某甲对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坠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责脱野狐身。’”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二折:“[正末云]假若生死止在何处?速道速道。[旦儿云]师父,我答不的这一转语。”《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和尚,这四句只当引子,不算输赢。我有一转语,和你赌赛输赢,不赌金珠富贵。”
(4).引申为解释的话。《朱子语类》卷八七:“今欲下一转语:取於人者,便是‘有朋自远方来’,‘童蒙求我’。” 茅盾 《对于文坛的一种风气的看法》:“读者要求长篇小说,我们接受了这要求,供给了长篇的作品了,但我们的工作做得怎样?对这一点,我们又该下怎样的一个转语呢?”
(5).指转换话题。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古书发端之词例》:“‘若夫’者,转语之词也;而古人或用以发端。”
甲乙
(1).指春季。《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 孔颖达 疏:“其当孟春、仲春、季春之时,日之生养之功,谓为甲乙。”《管子·四时》:“是故春三月,以甲乙之日发五政。” 尹知章 注:“甲乙统春之三时也。”《史记·天官书》:“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曰东方木,主春,日甲乙。” 唐 武则天 《唐明堂乐章·角音》:“扇条风,乘甲乙。”
(2).次第;等级。《关尹子·四符》:“有死立者,有死坐者,有死卧者,有死病者,有死药者,等死,无甲乙之殊。”《后汉书·马融传》:“校队案部,前后有屯,甲乙相伍,戊己为坚。” 李贤 注:“甲乙谓相次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恰好这回遇了官课,照例当堂缴卷之后,汇送到衙门里,凭官用评定甲乙的。”
(3).评定优劣。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或言高下定於考试官,编排第受成而甲乙之,无预与夺。”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专愚》:“公读书未识字,每附会知文,见制义,輒胡乱甲乙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 浣青 等五人﹞各呈诗请政,公欣然为甲乙之。”
(4).比并;相属。 宋 陆游 《跋<中兴间气集>》:“议论凡鄙,与近世《宋百家诗》中小序可相甲乙。”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一:“ 帝乙 归妹者,言人君之德与帝者相甲乙,故能正人伦也。”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笔墨研冠天下》:“ 韩伟升 所製,久藏胶力皆不乏精采,与新製敌,可与 李氏 父子甲乙者。”
(5).犹言数一数二。 唐 韩愈 《苗氏墓志铭》:“夫人年若干,嫁 河南 法曹 卢府君 ,讳 貽 ,有文章德行,其族世所谓甲乙者。”
(6).引申为称誉,赞扬。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君见弟益自力,乡论多甲乙。”
(7).谓一一列举。《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事事甚多,不復甲乙。”
(8).甲科、乙科的并称。 唐 萧颖士 《江有归舟》诗序:“今兹春连茹甲乙,淑问休阐,为时之冠。” 清 方苞 《祭张母吴夫人文》:“呜呼!世俗之人,愿望子举甲乙,歷科第,而死不恨者众矣。” 清 魏源 《<明代食兵二政录>叙》:“无论甲乙一第,未有终身不沾一禄者。”
(9).甲帐、乙帐的并称。 汉 张衡 《西京赋》:“大驾幸乎 平乐 ,张甲乙而袭翠被。” 唐 长孙佐辅 《古宫怨》诗:“草染文章衣下履,花黏甲乙床前帐。”详“ 甲乙帐 ”。
(10).指初更、二更。 明 唐寅 《唐长民圹志》:“读书夜必踰甲乙,其兴亦未尝至漏尽也。”
(11).代词。犹某某。《宋书·礼志二》:“某曹关太常甲乙启辞。押。”
空文
(1) 徒有空名而不生效的法规
(2) 说空话的文章;没有实用价值的文章
乾隆名句,汲惠泉烹竹炉歌五叠旧作韵名句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甲寅除夕感怀示儿女·其一
方守敦〔清代〕采药名山不可医,年华逝水百兴悲。诗书渐已江河废,婚嫁纷如羽檄驰。远驾无缘历昆阆,长吟有侣半寒饥。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