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楼钥的《走笔送僧义冲》
全文:
一气行太虚,流形纷不齐。
要之本无物,洞然无足疑。
梵志有至言,还我未生时。
烧了似不曾,亦有毛僧词。
冲师名家子,少年习裘箕。
谈吐霏木屑,落笔皆珠玑。
自称十年来,不复念作诗。
空门坐枯禅,绮语知昨非。
闻之意已消,谈笑到日西。
习气终未尽,旧编还自携。
秀句堪供佛,古作力可追。
爱玩不去手,未免成一痴。
又欲上西湖,驻锡来语离。
我生堕宿业,笔砚置藩篱。
拔擢困胃肾,未老神已疲。
几欲焚故藁,要使心清夷。
君诗既不作,何不等弃之。
万事都放下,一意探玄机。
语罢复自笑,无使高人知。
作诗固无用,参禅亦胡为。
劝人反自蹈,此纸何必挥。
不如两俱忘,他时赤体归。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我生
(1).我之行为。《易·观》:“六三:观我生进退。” 孔颖达 疏:“我生,我身所动。” 朱熹 本义:“我生,我之所行也。”
(2).生我者。指母亲。《后汉书·崔駰传》:“岂无 熊僚 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歼夷。” 李贤 注:“我生,谓母也。”
宿业
(1).前世的善恶因缘。佛教相信众生有三世因果,认为过去世所作的善恶业因,可以产生今生的苦乐果报。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八:“ 德 性根好道,宿业所牵,未能脱去,乃此拘留。” 清 陈守诒 《<香祖楼>后序》:“情能终局,欢娱皆係前尘;恨少收塲,苦恼多由宿业。”道教亦讲宿业,与佛教义相近。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一:“吾今去,勿轻示人,世上亦有经,子有宿业,故口相授耳。”
(2).犹旧业。 宋 苏轼 《答刘沔都漕书》:“ 軾 平生以言语文字见知於世,亦以此取疾於人,得失相补,不如不作之安也。以此常欲焚弃笔砚,为瘖默人,而习气宿业,未能尽去,亦谓随手云散鸟没矣。”
(3).谓久谙其事。 宋 苏轼 《赐正议大夫知枢密院事安焘乞退不允批答制》之二:“吾欲兵民兼利,戎夏两安。非宿业更变之臣,惧有伤财玩寇之患。”
笔砚
亦作“ 笔研 ”。1.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 夏侯玄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护军 曹爽 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
(2).指文墨书写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苦心笔砚二十餘年,偕计而试者,亦仅十年,心破魂断,以望斯举,今復无名,岂不终无成乎?” 宋 刘攽 《遣闷》诗之一:“若能全疗诗书癖,用底聊均笔砚劳。”
藩篱
篱笆
羝羊触藩。——《易·大壮》。疏:“藩,藩篱也。”
楼钥名句,走笔送僧义冲名句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小桃红·淡烟微雨锁横塘
盍西村〔元代〕淡烟微雨锁横塘,且看无风浪。一叶轻舟任飘荡,芰荷香,渔歌虽美休高唱。些儿晚凉,金沙滩上,多有睡鸳鸯。【正宫】脱布衫带小梁州 四景为储公子赋凤阳人春
汤舜民〔元代〕问春来何处忘机?小奚奴相趁相随。傍柳行乌纱翠湿,踏花去马蹄香细。 翠幄银屏锦绣围,莫放春归。人生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