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王士祯的《谢愚山寄敬亭茶著书墨四首·其四》
全文:
泽门晰与邑中黔,一种高风比断金。
至竟不须论白黑,东坡居士是知音。
参考注释
至竟
(1).直到最终。《后汉书·樊英传论》:“及徵 樊英 、 杨厚 ,朝廷若待神明,至竟无它异。”
(2).副词。犹究竟。 唐 杜牧 《题桃花夫人庙》诗:“至竟 息 忘缘底事?可怜 金谷 堕楼人!” 唐 罗隐 《钱塘江潮》诗:“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赬鲤问 阳侯 。” 清 钱谦益 《陆宣公墓道行》:“人生忠佞看到头,至竟 延龄 在何许!”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白黑
(1).白色与黑色。《管子·明法解》:“故以战功之事定勇怯,以官职之治定愚智,故勇怯愚智之见也,如白黑之分。”《礼记·明堂位》“ 夏后氏 骆马黑鬣” 唐 孔颖达 疏:“骆,白黑相间也。”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江阴白鸜鹆》:“乌不日黔鵠不浴,白黑之朴由天然。”
(2).指稻和黍。
(3).比喻是非、善恶、贤愚、清浊等相反的人或事物。《史记·太史公自序》:“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汉书·王莽传中》:“羣县赋敛,递相賕赂,白黑纷然。” 颜师古 注:“白黑,谓清浊也。”《后汉书·冯衍传上》:“省羣议之是非,详众士之白黑。” 李贤 注:“白黑,犹贤愚也。” 唐 杜甫 《两当县吴中侍御江上宅》诗:“不忍杀无辜,所以分白黑。”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崇禎 十七年,而《熹宗实録》未成,亦由门户方争,白黑难定。”
(4).分清;辨别。 宋 苏舜钦 《感兴》诗之三:“瞽説圣所择,愚谋帝不罪,况乎言有文,白黑时利害。” 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其典吏部也,尽刮宿弊,专以白黑善恶为己任。”
(5).佛教语。指俗人与僧徒。因俗人衣白,僧徒衣黑,故称。 晋 智林 《与周颙书》:“贫道捉麈尾以来,四十餘年,东西讲説,谬重一时。其餘义统,颇见宗録,唯有此途,白黑无人得者。”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支遁》:“﹝ 支遁 ﹞止 东安寺 ,讲《道行般若》。白黑钦崇,朝野悦服。”《八琼室金石补正·唐本愿寺三门碑》:“讲唱表正,白黑攸归。”
(6).指围棋中的白子与黑子。 唐 李颀 《弹棋歌》:“ 蓝田 美玉清如砥,白黑相分十二子。”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围棋鬭白黑,生死随机权。” 宋 刘敞 《留邻几君章弈棋便宿小斋》诗:“错落盘上棋,白黑互跨所。”
东坡居士
宋 著名文学家 苏轼 之号。《宋史·苏轼传》:“以 黄州 团练副使安置。 軾 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於 东坡 ,自号 东坡居士 。” 宋 朱彧 《萍州可谈》卷一:“ 苏子瞻 謫 黄州 ,居州之 东坡 ,作 雪堂 ,自号 东坡居士 。后人遂目 子瞻 为 东坡 。”一说, 苏轼 谪居 黄州 时慕 唐 白居易 贬 忠州 刺史时尝闲步东坡,并有《东坡种花》、《步东坡》等诗,因自号 东坡居士 。 宋 洪迈 《容斋三笔·东坡慕乐天》:“ 苏公 责居 黄州 ,始自称 东坡居士 ,详攷其意,盖专慕 白乐天 而然……非‘东坡’之名偶尔暗合也。”
知音
(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王士祯名句,谢愚山寄敬亭茶著书墨四首·其四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