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赵汝鐩的《泛洞庭》
全文:
解维武陵岸,江肥雨新止。
兼程趋洞庭,势疾建瓴比。
银光吞上下,莫辨天与水。
我乃航其间,滉瀁藉一苇。
吏尘贮两袖,到此划湔洗。
黄昏打头风,洪波半空起。
舟子惶束手,喧呼互排底。
有篙无处着,有缆无地舣。
铁索二百丈,牵猫卧沙底。
进难退不可,簸弄任所以。
巨浪声洪钟,合力撞舟尾。
一撞心一折,通夕不知几。
刻烛验天明,狂势稍披靡。
卷索急飞橹,半昼见涯涘。
危命脱针*孔,再生自今始。
人言岳州程,风便五日耳。
漂滞费半月,初意所不拟。
粉堞俄在眼,层楼九霄峙。
凭栏气方豁,东望酸彻髓。
前日我片帆,掀舞怒涛裹。
羊肠百八盘,行路难如此。
今知惊浪上,羊肠尚可履。
在家贫亦好,身安门扫轨。
鼾鼻喧千窗,风波尽千里。
参考注释
铁索
(1).粗铁链。 唐 韩愈 《石鼓歌》:“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宋史·张永德传》:“以铁索千餘尺,横截 长淮 ,又维巨木,自是备御益坚矣。” 清 阎尔梅 《登峨嵋山》诗:“脊隥风摇攀铁索,颐崖石陷蹋藤梯。” 毛泽*东 《长征》诗:“ 金沙 水拍云崖暖, 大渡 桥横铁索寒。”
(2).用粗铁链制成的刑具。《清通典·刑一》:“定狱具之图……一曰铁索,以铁为之,长七尺,重五斤。” 清 郑燮 《莲峰》诗:“铁索三条解上都,君王早为白寃诬。” 鲁迅 《书信集·致胡风》:“以我自己而论,总觉得缚了一条铁索。”
百丈
(1).极言高、深或远。 汉 枚乘 《七发》:“上有千仞之峯,下临百丈之谿。” 南朝 梁 沉约 《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唐 韩愈 《次同冠峡》诗:“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北史·西域传·小月氏国》:“其( 小月氏国 )城东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谓百丈佛图也。”
(2).牵船的篾缆。《宋书·朱超石传》:“时军人缘 河 南岸,牵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为虏所杀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瀨船。”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诗舟行多用百丈,问之 蜀 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为大瓣,以麻索连贯其际,以为牵具,是名‘百丈’。”《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从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顺风,方使得布帆,风略小些,便要扯着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来就是縴子。” 清 黄遵宪 《下水船歌》:“百丈横牵上瀨舟,三朝三暮见 黄牛 。”
(3).借指井绳。 唐 杜甫 《铜瓶》诗:“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4). 唐 代名僧 怀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为号,称“百丈禅师”。参阅《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
赵汝鐩名句,泛洞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