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题钱维城山水二十种·其十六·筑泉递响》
全文:
流泉有律中宫商,明笛写之曲正长。
一唱恰欣酬一和,底须水乐听东阳。
参考注释
一唱
谓一声歌唱。 晋 陆机 《拟古诗·东城一何高》:“一唱万夫叹,再唱梁尘飞。” 唐 李白 《丁都护歌》:“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一和
(1).古指一个小笙。《仪礼·乡射礼》:“三笙一和而成声。” 郑玄 注:“三人吹笙,一人吹和,凡四人也。”按:《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2).和协;和谐一致。《淮南子·本经训》:“安则止,激则行,通体于天地,同精於阴阳,一和于四时。” 高诱 注:“一,同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离同则肝胆为 胡 越 ,合异则万殊而一和。”《隋书·音乐志下》:“四海之内,一和之壤。”
(3).一会;一番。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九出:“説与我每一和,又説与我公一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一个是一方长老,一个是一代名儒,俗谈没半句,那一和者也之乎。” 元 石德玉 《黄粱梦》第四折:“睡朦朧无多一和,半霎儿改变了山河。”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沉吟一和,怎离却双亲膝下?”
底须
何须;何必。 元 许有壬 《摸鱼子·和明初韵》词:“倾緑醑,底须按乐天池上《霓裳》谱!”《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 清 孙致弥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即事抒怀》诗:“遮莫文章供齿颊,底须愁病减腰围。”
水乐
指流泉所发出的悦耳声响。 唐 元结 《水乐说》:“ 元子 於山中尤所耽爱者有水乐。水乐是南磳之悬水,淙淙然,闻之多久,於耳尤便。” 宋 苏轼 《东阳水乐亭》诗:“流泉无絃石无窍,强名 水乐 人人笑。” 清 林佶 《游武夷登一览亭》诗:“捨舟轻身陟危磴,听彻水乐鸣溅溅。”
东阳
(1).古邑名。 春秋 鲁 地。在今 山东省 费县 境。《左传·哀公八年》:“ 吴 师克 东阳 而进,舍於 五梧 。”
(2).古邑名。 春秋 齐 地。在今 山东省 临胊县 境。《左传·襄公六年》:“四月, 晏弱 城 东阳 而遂围 莱 。” 杜预 注:“ 东阳 , 齐 竟上邑。”
(3).古邑名。 战国 楚 地。在今 江苏省 盱眙县 境。《国语·楚语上》:“若资 东阳 之盗使杀之,其可乎?” 韦昭 注:“ 东阳 , 楚 北邑。”
(4).古地区名。 春秋 晋 地。相当今 河北省 太行山 以东 邢台 、 邯郸 一带。《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六月, 荀吴 略 东阳 。” 杜预 注:“ 东阳 , 晋 之 山 东邑, 魏郡 广平 以北。”
(5).古地区名。 战国 赵 地。《韩非子·初见秦》:“以 代 、 上党 不战而毕为 秦 矣, 东阳 、 河 外不战而毕反为 齐 矣。” 陈奇猷 集释引 鲍彪 曰:“ 东阳 属 清河 ;河外, 滹沱河 之外。”
(6).指 汉 东阳侯 张相如 。《汉书·贾谊传》:“於是天子议以 谊 任公卿之位。 絳 、 灌 、 东阳侯 、 冯敬 之属尽害之。” 颜师古 注:“ 东阳侯 , 张相如 也。” 唐 皮日休 《悼贾》:“上既悦而欲大用兮,遭 絳 灌 与 东阳 ,道既摈兮何明,乃出傅於 沅 湘 。”
(7).指 南朝 梁 沉约 。因其曾为 东阳 守,故称。 宋 曹组 《蓦山溪·梅》词:“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 东阳 也,试问花知否?” 元 袁易 《台城路》词:“风流渐懒,但诗恼 东阳 ,病添 中散 。”参见“ 东阳销瘦 ”。
(8).复姓。 南朝 宋 有 东阳无疑 。
乾隆名句,题钱维城山水二十种·其十六·筑泉递响名句
名句推荐
宝源天富国,咸脉海分潮。
曹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