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负鼎去干汤,至味须参芍药芳

辛弃疾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

全文:
当年负鼎去干汤,至味须参芍药芳
岂是调羹双妙手,故教初发劝持觞。

辛弃疾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辛弃疾当年负鼎去干汤,至味须参芍药芳书法作品欣赏
当年负鼎去干汤,至味须参芍药芳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负鼎

指 伊尹 背负鼎俎见 汤 ,喻以烹调致 汤 王道之事。《史记·殷本纪》:“ 伊尹 名 阿衡 。 阿衡 欲于 汤 而无由,乃为 有莘氏 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説 汤 ,致于王道。” 唐 李白 《送梁四归东平》诗:“ 殷王 期负鼎, 汶水 起垂竿。” 宋 叶适 《魏华甫鹤山书院》诗:“垂竿 桐江 笑短弱,负鼎 莘野 嫌豪粗。”后用以指辅佐帝王,担当治国之任。《后汉书·马援传论》:“ 马援 腾声 三辅 ,遨游二帝,及定节立谋,以干时主,将怀负鼎之愿,盖为千载之遇焉。”《晋书·纪瞻传》:“臣以凡庸,邂逅遭遇,劳无负鼎,口不商歌,横逢大运,频烦饕窃。” 唐 崔湜 《景龙二年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进无负鼎説,退惭补袞诗。”

至味

最美好的滋味;最美味的食品。《吕氏春秋·本味》:“ 汤 得 伊尹 ,祓之於庙,爝以爟火,衅以牺猳。明日设朝而见之,説 汤 以至味。” 高诱 注:“为 汤 説美味。”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仁义法》:“虽有天下之至味,弗嚼弗知其旨也。” 明 方孝孺 《王温子栗字说》:“饮食资乎水火,而饮食非水火也。咸酸本乎盐梅,而至味非盐梅也。”

须参

等候谒见皇帝。《北齐书·儒林传·张景仁》:“每旦须参,即在东宫停止。”

芍药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而美丽,供观赏。根可入药(芍药茵:用落下的芍药花当褥子)

辛弃疾名句,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