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侯善渊的《酹江月》
全文:
寂虚妙道,混杳冥恍惚,通微清绝。
出化先天明象帝,满目流霞光屑。
浊质消亡,琅函滋益,宝鼎灵砂结。
丹华凝秀,素玄一色澄彻。
精***盈空,清如秋夜,海桂无圆缺。
耀古辉今冲皓*,满满玉壶春雪。
莹日纯精,贞心幽粹,保益真仙悦。
丹书迎诏,上朝三景罗列。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浊质
(1). 汉 代豪富 浊氏 、 质氏 的并称。《文选·张衡<西京赋>》:“若夫 翁伯 、 浊质 、 张里 之家,击鐘鼎食,连骑相过, 东京 公侯,壮何能加?” 李善 注:“《汉书·食货志》曰:‘ 浊氏 以胃脯而连骑, 质氏 以洗削而鼎食。’ 晋灼 曰:‘胃脯,今大官以十日作沸汤爆羊胃。’ 如淳 曰:‘洗削,谓作刀剑削也。’”
(2).凡庸的姿质。参见“ 浊质凡姿 ”。
消亡
灭亡;消失
琅函
(1).书匣的美称。 前蜀 韦庄 《李氏小池亭》诗:“家藏何所宝,清韵满琅函。”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八四:“琅函锦篋深韜袭,留付 松阴 后辈看。”
(2).指道书。 宋 晁补之 《引驾行·长春》词:“待琅函深讨,芝田高隐去偕老,自别有壶中永日,比人间好。” 金 赵秉文 《鲁直乌丝襕黄庭》诗:“《太清虚皇玉景经》,琅函琼笈秘始清。” 明 杨慎 《艺林伐山·仙经》:“琼文、藻笈、琳篆、琅函、皆指道书也。” 清 曹寅 《游仙诗三十韵》之二九:“诗成便返青天去,遗下琅函第几籤。”
(3).犹华翰。 清 顾炎武 《答李紫澜》:“春来两接琅函,著作承明,紬书金匱,自不负平生之所学。”
滋益
(1).滋生,增衍。《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 唐 贾公彦 疏:“古者之文字少,直曰名:后代文字多,则曰字。字者,滋也;滋益而名,故更称曰字。”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其后乃转相滋益,揣测附会,种种传説,与时俱增。”
(2).滋养补益。《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人喫物事,若不消,只生在肚里,如何能滋益体肤?”
宝鼎
(1).古代的鼎。原为炊器,后以为政权的象征,故称宝鼎。《大盂鼎》:“ 盂 用对王休,用乍(作)且(祖) 南公 宝鼎。”《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获宝鼎,迎日推筴。”《汉书·吾丘寿王传》:“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之所以与 汉 ,乃 汉 宝,非 周 宝也。”《旧唐书·玄宗纪上》:“丁未 眉州 鼎皇山 下 江水 中得宝鼎。” 明 宋讷 《壬子秋过故宫》诗:“宝鼎百年归 汉 室,锦帆终古似 隋 家。”
(2).香炉。因作鼎形,故称。 清 陈维崧 《百字令·雨窗怀松之南水》词:“宝鼎香焦,画廊花瘦,阮又无心摘;茶烟颺起,细煎花乳翻白。”
(3).指鼎炉,道士炼丹煮药的炉子。 程善之 《春日杂感》诗:“宝鼎炼神药,不如手中巵。”
灵砂
古代道家用朱砂作原料炼成的丹药。谓服之可以长生。亦泛指灵丹妙药。 唐 李商隐 《安平公诗》:“呜呼大贤苦不寿,时世方士无灵砂。” 宋 张抡 《阮郎归·咏夏》词:“观物外,喻身中,灵砂别有功。若将一粒比花容,金丹色又红。”
侯善渊名句,酹江月名句
名句推荐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
《虽有嘉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