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定何算,熟视无号咷

马一浮 《伏涨》

名句出处

出自近现代马一浮的《伏涨》

全文:
晓江清可涉,日暮风涛高。
迩知三伏涨,骤甚八月潮。
浊流势交会,天下真滔滔。
唯见川气黄,不睹千村漂。
欲济无舟航,三老亡其篙。
一随巨浪没,遂化鱼腹膏。
舍身定何算,熟视无号咷
城郭等浮苴,岩居若栖巢。
石脚已崩坼,聚沙谓坚牢。
物命呼吸间,人心尚逍遥。
异哉争鼠壤,格斗如牛毛。
习气成瀑流,泾渭亦已淆。
二仪有高下,虚空竟安逃。
吾欲咨能仁,愍此昏垫劳。
河伯尔无多,海若岂足骄。
旦夕伫收潦,秋岸仍泬寥。

参考注释

舍身

(1).佛教徒为宣扬佛法,或为布施寺院,自作苦行,谓之“捨身”。六朝时此风最盛。《梁书·武帝纪下》:“ 大通 元年……三月辛未,舆驾幸 同泰寺 捨身。”《隋书·五行志上》:“是时帝崇尚佛道……数诣 同泰寺 ,捨身为奴,令王公已下赎之。” 宋 陶穀 《清异录·圆通居士》:“比丘 海光 住 庐山 石虎菴 ,夜梦人长清瘦而斑衣,言捨身为菴中供养具。”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城隍出巡》:“出巡之时,皆以八人肩舆,舁藤像而行。有捨身为马僮者,有捨身为打扇者。”

(2).牺牲自己。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我 鱼惠兰 ,只为姊妹情深,捨身相代。”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 陈去病 《辑<陆沉丛书>初集竟题首》诗:“誓死肯从穷髮国,舍身齐上断头臺。”

何算

亦作“ 何筭 ”。犹何别。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区别。《仪礼·丧服》:“野人曰:‘父母何筭焉?’” 段玉裁 《经韵楼集·野人曰父母何算焉》:“此谓野人言父与母何别也。何算,犹何别也。” 南朝 宋 颜延年 《陶徵士诔》:“夫实以诔华,名由謚高,苟允德义,贵贱何算焉?”《南齐书·周颙传》:“无馨无臭,与瓦砾其何算?”

熟视

注目细看。《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魏勃 ﹞因退立,股战而栗,恐不能言者,终无他语。 灌将军 熟视笑曰:‘人谓 魏勃 勇,妄庸人耳。’”《新唐书·文艺传上·胡楚宾》:“性重慎,未尝语禁中事,人及其醉问之,亦熟视不答。”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马一浮名句,伏涨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