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江南遇天宝乐叟》
全文:
白头病叟泣且言,禄山未乱入梨园。
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
是时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
千官起居环佩合,万国会同车马奔。
金钿照耀石瓮寺,兰麝薰煮温汤源。
贵妃宛转侍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
冬雪飘摇锦袍暖,春风荡漾霓裳翻。
欢娱未足燕寇至,弓劲马肥胡语喧。
幽土人迁避夷狄,鼎湖龙去哭轩辕。
从此漂沦到南土,万人死尽一身存。
秋风江上浪无限,暮雨舟中酒一樽。
涸鱼久失风波势,枯草曾沾雨露恩。
我自秦来君莫问,骊山渭水如荒村。
新丰树老笼明月,长生殿暗锁黄昏。
红叶纷纷盖欹瓦,绿苔重重封坏垣。
唯有中官作宫使,每年寒食一开门。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土人
(1) 发达地区的人对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人的称呼(有轻蔑意)
(2) 土著
迁避
迁移逃避
将军参赞迁避。——《广东军务记》
夷狄
(1).古称东方部族为 夷 ,北方部族为 狄 。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汉书·萧望之传》:“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 宋 王安石 《河北民》诗:“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鲁迅 《坟·论“他*妈*的!”》:“ 唐 以后,自夸族望的风气渐渐消除;到了 金 元 ,已奉夷狄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
(2).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国语·郑语》:“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 唐 韩愈 《毛颖传》:“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 管城 。” 唐 聂夷中 《行路难》诗:“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
(3).视为夷狄。《公羊传·桓公十五年》:“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其谓之 秦 何?夷狄之也。”《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论》:“以 五代 之君而视 十国 ,夷狄之则未可也。”
鼎湖龙去
同“ 鼎成龙去 ”。 唐 杜甫 《骊山》诗:“ 鼎湖 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 荆公 《字説》成,以为可亚六经。作诗云:‘ 鼎湖 龙去字书存,开闢神机有圣孙。’” 明 秦夔 《同金广信宗器游番湖》诗:“ 鼎湖 龙去不復返,只有雁鶩飞茫茫。”
轩辕
(1).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黄帝 的名字。传说姓 公孙 ,居于 轩辕之丘 ,故名曰 轩辕 。曾战胜 炎帝 于 阪泉 ,战胜 蚩尤 于 涿鹿 ,诸侯尊为天子。后人以之为 中华 民族的始祖。《楚辞·远游》:“ 轩辕 不可攀援兮,吾将从 王乔 而娱戏!”《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者, 少典 之子,姓 公孙 ,名曰 轩辕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 轩辕 之世,史有 仓頡 ,主文之职,其来久矣。” 明 王世贞 《登岱》诗:“ 轩辕皇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开。”
(2).借指中华民族。 鲁迅 《集外集拾遗·<自题小像>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 轩辕 。”
(3).指车輈。《战国策·赵策二》:“前有轩辕,后有长庭,美人巧笑,卒有 秦 患而不与其忧。”《史记·苏秦列传》:“前有楼闕轩辕,后有长姣美人。”《说文·车部》“輈,辕也” 清 朱骏声 通训:“大车左右两木直而平者谓之辕;小车居中一木曲而上者谓之輈,故亦曰轩辕,谓其穹隆而高也。”
(4).星座名。在星宿北。共十七星,蜿蜒如龙,故称。其第十四星为一等大星,因在五帝座之旁,故为女主象。后多借指皇后。《史记·天官书》:“权,轩辕。轩辕,黄龙体。前大星,女主象;旁小星,御者后宫属。” 张守节 正义:“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黄龙之体,主雷雨之神,后宫之象也……二十四变,皆轩辕主之。其大星,女主也;次北一星,夫人也;次北一星,妃也;其次诸星皆次妃之属。” 清 钱谦益 《皇后册文》:“上应张星,主太庙明堂之位;下临角亢,叶后宫 轩辕 之占。”
(5).运行。 清 龚自珍 《尊隐》:“夫日胎於溟涬,浴於东海,徘徊於华林,轩辕於高閎,照耀人之新沐濯。”
(6).传说中的国名。 汉 张衡 《思玄赋》:“超 轩辕 於 西海 兮,跨 汪氏 之龙鱼,此国之千岁兮,曾焉足以娱余。”
(7).复姓。 唐 有 轩辕集 。见《全唐文》卷九二八。
白居易名句,江南遇天宝乐叟名句
名句推荐
西风秋气冷,况复雨凄凄
李仁杰《渔梁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