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佚名季氏将伐颛臾

名句出处

出自先秦佚名的《季氏将伐颛臾》

全文: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佚名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季路

姓仲,名由,字子路,一字季路。他也是孔子的弟子,季氏家臣

见于

即出现于

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伦*理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

季氏

即 春秋 时 鲁 国 季孙氏 。 庄公 季弟 季友 的后代。《论语·八佾》:“ 孔子 谓 季氏 ,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朱熹 集注:“ 季氏 , 鲁 大夫, 季孙氏 也。”

有事

(1) 惹事;出现变故

家里有事了

(2) 有工作干

他有事干了,能自立了

(3) 忧愁或顾虑

他心里有事,看上去不大高兴

(4) 忙,不闲

我现在有事,不能陪你出去

(5) 指军事,即用兵

季氏将有事于 颛臾。——《论语·季氏》

颛臾

(1) 春秋国名。风姓,相传是伏羲之后。故城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为鲁国的附庸

将伐颛臾。——《论语·季氏》

(2) 又

有事于颛臾。

佚名名句,季氏将伐颛臾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