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百科介绍

简牍

  

简牍图一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也作“板”)写的叫“版牍”。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数是有关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及图画。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作“检”。在检上写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作“署”---这是信封的起源。然后将两版合好捆扎,在打结的地方涂上粘土,盖上阴文印章,在粘土上出现凸起的字,这就是“封”,使用的粘土叫“封泥”。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笺是古代一种短小的简牍,是供读书者随时注释的,它系在相应的简以备参考之用。现在人们所说的笺注就是起源于此。从策、简、籍、簿、笺、札、检、椠等从竹、木字形上,都反映出简牍的制成材料。

用于简牍的书写工具

  用于简牍的书写工具有笔、墨、刀、削。简牍上的文字用笔墨书写,刀的主要用途是修改错误的文字,并非用于刻字。先秦简牍,多用古文、篆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通行隶书,字体变圆为方,于是公文、信函多用隶书。

简是古代书籍的基本单位

  简是古代书籍的基本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一页。

  一枚简牍称为简,常写一行直书文字。字数较多的,写在数简上,编连在一起,称之“册”。长篇文字内容成为一个单位的,叫作“篇”。一“篇”可能含有数“册”。至于简牍“卷”的称谓,还存在分歧。劳干认为,居延广地南部“候兵物册”共77简,以麻绳编之,如竹帘状,可以舒卷,故“简编则为册,卷则为卷”。陈盘指出:孔安国《古文尚书》序中有云:“并序凡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陈以为此处既曰篇,又曰卷,据此可证明一篇或数篇可为一卷。

简牍的制作

  把竹子、木头劈成狭长的小片,再将表面刮削平滑,这种用作写字的狭长的竹片或木条叫做竹简或木简,较宽的竹片或木板叫做竹牍或木牍。简的长度不一样,有的三尺长,有的只有五寸。经书和法律,一般写在二尺四寸长的简上。写信的简长一尺,所以古人又把信称为“尺牍”。每根简上写的字也不一样多,有的写三四十个字,有的只写几个字。较长的文章或书所用的竹简较多,须按顺序编号、排齐,然后用绳子、丝线或牛皮条编串起来,叫做“策”或者“册”。

战国以后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馆藏陈列简牍

战国以后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单个的竹片叫“简”(或称牒),单个的木片叫版,1 尺长的长方形版叫牍,也叫尺牍。比较狭的版也叫木简。又小又薄的版叫“札”。将“简”编连而成的整体叫“策”或“编”,将版牍捆在一起的叫函。制作竹简要先用火烤去汁液,以防虫蛀。烤制过程称为“杀青”或“汗青”。后来汗青成了史册的代称。从西汉起视用途不同而对简的长度作了一些规定,如最大的简长 24 寸(汉尺),是抄写易经等重要著作的,即中国古代说的“典”。河南汲县、甘肃武威出土的《仪礼》等著作便是 24 寸长的简。皇帝封诸侯王的简长 2 尺,一般的著作用 1 尺长的简。考古发掘出土的汉简多长 23~27 厘米。制版多用柳树、杨树等比较软的木材。在通常情况下,著书立说,传抄经书典籍用竹简,因此简册成为书籍的代称,版牍多用于公文、信札之类。一般只在简的一面写文字,而且只写一行,1 枚简多的写有 100 多字,少的仅有几个字。编连简的绳子叫“编”,多用麻绳,也有用丝的称丝编,熟牛皮绳的叫韦编。依简的长短,编捆的道数也不同,一般编上、下两道,也有上、中、下三道,个别长简还有用五道的。存放编连成策的简,往往以最后一枚竹简为轴心,将有字的一面向里,卷成捆状,把首简卷在最外面(现在书籍封面上印书名即由此演变而来),然后放在用布帛做的套子里,这种包书的套称“帙”,也叫“书衣”。因此后来“卷帙”也泛指书籍。简牍上的字大多用墨书写,也有用朱笔书写的。新中国成立前后,多次有简牍出土,最早的是战国时期的,如 1965 年湖北江陵出土有楚简,内容似为论述《祭仪》,从已出土的简牍看,内容十分丰富,有经书、子书、历谱、公文、律令、帐簿、遗策等。东晋末年由于纸的推广使用,简牍逐渐被代替。

春秋战国的简牍

  

简牍

简牍是竹简和木牍的合称,既指用竹片和木片制成的书写材料,也指在这种材料上书写的文字,自春秋战国时代开始流行,直到纸被普遍采用后才逐渐废弃。一般而言,写在竹片上的称为竹简,写在木片上的称为木牍。其他形式尚有觚、检、渴等。

  简牍所用的竹木片一般为长条形,用绳子束在一起称之为"册"或"策"。简牍的内容主要包括书籍、历谱、文书、档案、信件、占卜祷文,以及记录随葬物品的"遣策"等。在竹木片上记事由来已久,在纸未发明之前,竹木片是最主要的书写材料,"罄竹难书"这个成语可以反证其用之广。据文献记载,商代就已经有简牍。《尚书·多士篇》言,周公曾对商朝人讲过;"惟殷(即商)先人,有册有典。"西周就更应有简牍记事的方式了。但是因为竹木易于腐烂,春秋以前的简牍尚未发现。目 * 古发现的最早简牍都是战国时代书写的,发现的地点多为南方,大多数是楚简,其次为灭楚后楚故地的秦简。这可能与自古南方多产竹不无关系,甚至《后汉书·隗嚣传》也称:"楚越之竹,不足以书其恶。"可见,南方的楚越是竹的主要产地。

  春秋战国时代的竹简早在汉晋就有成批发现:一次是西汉在孔子旧宅中发现的古文经书,一次是在西晋太康元年(281)发现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它们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起着巨大的作用。50 年代以来,发现的战国竹简多出土于南方楚地,尤其在湖南、湖北、河南等省发现多批楚简。1953 年,长沙仰天湖25 号楚墓出土竹简43 支,该墓当战国中期,为年代较早的竹简。1978 年,湖北省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240 支竹简,简长72-75 厘米,记录丧礼所用兵甲车马等,总计6600 字。它基本上属于楚简范畴。

  1975 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的秦墓中,又发现战国秦简近1200 支,还有笔、墨、砚的书写工具。墓主是一名狱吏,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竹简的内容大部分与秦国的法律有关,包括《编年记》、《语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书》等九种不为后世所知的秦国典籍,是一次极其重要的考古发现。这些竹简一般是书写在篾黄的一面,少数连蔑青(带青皮的)一面也写上。写成后依次用丝绳或帛带分上、中、下三道编组成册。秦简字体方正,横笔和撇、捺有波磔,但仍保持篆书的笔意,是典型的秦隶字体。另外,1980 年四川省青川县发现一批秦国木牍,也为典型的秦隶。

  秦简和秦牍的出土,使得小篆产生以前秦隶的墨迹照然揭世。它们的字形正、长、扁不拘,笔画兼肥瘦浓淡,点面有明显的起伏和波势,用笔含轻重、刚柔、疾徐,是考证隶书发展的珍贵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简牍书法,即可查询。

打赏
公众号
纠错

书法推荐

精彩资源

  • 【jpg】明 祝允明三体《杂书诗》卷下载_6.5M

    2020-10-10 16:49:08
  • 【jpg高清】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清拓《兰亭八柱帖》下载_23M

    2019-06-29 18:44:00
  • 【jpg高清】董其昌《临米芾方圆庵记》下载_101.3M

    2020-02-14 12:59:37
  • 【jpg】黄葆戉隶书《千字文》下载_19.3M

    2020-02-03 11:02:03
  • 【tif高清】元明时期《西湖清趣图》 下载_1.29G

    2019-07-19 19:07:53
  • 【高清tif】明 祝允明小楷《东坡记游卷》全卷下载_597M

    2019-03-13 13:12:15
  • 【高清tif】明 祝允明行草《牡丹赋》全卷下载_657M

    2019-03-24 10:52:55
  • 【jpg】褚遂良楷书《孟法师碑》下载_39.2M

    2020-02-29 15:31:03
  • 【jpg高清】怀仁《集王圣教序》7种王羲之圣教序下载_737.4M

    2020-03-04 14:00:56
  • 【高清tif】唐 陆柬之《文赋》全卷下载_1.4G

    2019-03-10 16:50:35
  • 书法家推荐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书法字典 简牍百科介绍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