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宠百科介绍

王宠简历

  1494年生,1533年逝世,长洲(今苏州)人。 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成化七年(一四七一)领

王宠 像

乡荐、工诗及篆、隶,多才艺。随意作山水、花鸟,人物逼肖南宋人,山水多用青绿,尤喜作钩勒竹兔与鹤鹿。尝寓某氏园,芙蓉甚茂,绘十数纸付主人。主人出银杯以赠,成怒索画尽焚之。幼从师,见师母即图之,见其女又图之,皆逼真,师怒逐去,及师母殁,传神者皆弗逮,卒用其所图焉。为人弛柝不羁,有米芾、郭忠恕之风而豪荡过之。性至巧,尝见银工制器效之,即出其右。晚年慕一妓,成自织锦裙,煅金环以赠之,精类鬼工。妓大喜遂挟与俱循。后坐谪戍边,不久放归卒。

  王宠诗文书画皆精。书法初学蔡羽,后规范晋唐,楷书师虞世南、智永;行书学王献之,融会贯通。小楷尤清,简远空灵。其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并称。何良俊《四友斋书论》评其书:“衡山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盖其书本于大令,兼人品高旷,改神韵超逸,迥出诸人上。”著有《雅宜山人集》。传世书迹较多,有《诗册》、《杂诗卷》、《千字文》、《古诗十九首》、《李白古风诗卷》等。《千字文》,纸本墨迹,行草书。此千字文,凡104行,每行字数不一,共1015字。纵28厘米,横463.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宝蕴楼书画记》著录。此篇《千字文》结体平稳,俯仰欹侧变化不大,可以窥见其师承王献之、虞世南的轨迹。此帖既有魏晋时期王氏父子风华俊丽、遒逸疏爽之姿,又具初唐时期虞世南的气秀色润、外柔内刚之气。从用笔方面来看,其行草气息平和,干净利落,一丝不苟,笔势凝重、洗练,笔画之间很少有连笔牵丝,字字独立,互不相连。综观此书作,典雅平淡,落落大方,草法严谨。

王宠家庭

  父贞,字清夫,吴县商贾,“虽尘壒鞅掌,而能收蓄古器物书画以自适。喜亲贤人士夫

其兄王守像

,与相过从为乐,视他市人独异也。”(《王履吉墓志铭》。)贞以守贵,封中宪大夫、太常侍少卿。母朱氏,继母顾氏,皆赠封恭人。

  兄王守,字履约,号涵峰、九华山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官至都御史,抚治郧阳。“王守,字履约,号涵峰,吴县人,为诸生时,与其弟宠俱工艺文笔札之事,而名不如弟。成进士,授南昌府推官,入为吏科给事中,终右副都御史。”(王世贞《吴中往哲像赞》)“王守,举嘉靖丙戌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未久,卒。”(《江南通志·人物志·文苑》)

  王宠娶徐氏,子男一人,子阳,太学生。阳,字玄静,太学生,娶唐寅之女。

王宠生平

  王宠通常被认为是江苏长洲人,据《吴县志》:“其先是吴江人,本姓章,父为后於王,遂为吴县人”。王宠出身低微,其父名王贞,字清夫,业商,在苏州闾门外南浩街开一爿酒店(后因王宠兄王守贵封中宪大夫、太常寺少卿,母朱氏、继母顾氏赠封皆恭人)。王宠从小生活在贫穷喧嚣的酒肆之中,他在写给好友汤子重的信中曾讲起自己的身世:“但家本枯徒,生长廛市,入则楣枯塞目,出则蹄足摄履,呼筹握算之声彻昼夜,每一焦烦,心肠沸热。”世俗猜拳吆喝之声,更使宠十分烦恼,厌恶城市生活,向往“水怀丽泽兑,时歌角弓篇”(《会文与汤珍子重郭邵才》)。他在《赠别家兄履约会试七首》这一中也说,“吾宗素贫贱,被褐垂百年”。王宠自幼丧母,据王宠所撰的姨母朱硕人墓志铭:“吾母年三十七而亡,吾时童髻,未甚衰也,稍长,始知悲慕,每自痛生科不知有母子之乐,见人母子慈恋,妪煦相保持,未尝不怆然心催也。”王宠的身世遭遇,以及自小失去母爱,对他形成旷达澹泊的性格有很大影响。王宠出生于开酒店的商人家庭,但自小对古玩、书画有浓厚的兴趣,并因此结识了文征明、蔡羽等人。初字履仁,后改字履吉,号雅宜山人,人称“王雅宜”。王宠是一个极有才气的书家,可惜一生仕途不佳,八次应试皆不第,仅以邑诸生被贡入南京国子监成为一名太学生,世称“王贡士”、“王太学”,享年仅四十岁。倪涛《古今书论》载:“宠资雅训,不以育多自矜,游於蔡羽后,而一时名士皆归之。胡守缵宗尤相爱重,尚书顾璘推服。而宠悒悒不得进用”。王宠自正德五年(1510)迄嘉靖十年(1531)间,凡八就乡试,每试皆不利,(一试十七岁,二试二十岁,三试二十三,四试二十六,五试二十九,六试三十二,七试三十五,八试三十八)。史载:王宠从“弱冠”起,就补上苏州府学生员,每次督学来举行岁考和科考,王宠都名列前茅,加上他诗文、书法的成就,名声很大,不少学者追随请益,曾受过他指点的纷纷中高科,登显宦,而他自己却困顿依旧。封建时代的文人很难摆脱进取功名的吸引,他在诗中不止一次的流露对功名的向往:“岂无遐举心,鞴鹰不充腹”,“努力休明时,望子光五族”(《乙酉送家兄履约会试》),但自己连不得志,唯有寄希望於兄长王守光宗耀祖,自己则绝望了仕途的追求,浪迹山林,以诗洒自适,“人生有身贵自适,枉向侯门蹑珠履”,“且须痛饮尽七碗,钟鼎山林安足论”(《雅宜山人集七言古诗》)。后来同学汤珍(子重)也推荐他出山,王宠在《山中答汤子重书》中则表示:“山林之好,倍於侪辈,徜徉湖上,而忘返”,且“颇耽文辞,登临稍倦,则左图右书,与古人晤语,纵不能解,片言会心,莞然独笑,饥而食,饱而嬉,人生适意耳。须富贵何时,诚日夕私贺,恐后之不如今也,尚安望哉!”而且,感到如果入城为官,“虽欲衣寇揖让,更从诸君之利,恐踉锵粗率,重为执礼者讥笑矣”。王宠这时所表达的淡薄功名、乐在丘壑的思想,应该说是怀才不遇所流露出来的感慨与无奈。生性本就厌恶尘世喧嚣,从蔡羽学书后即隐居石湖,几乎与尘世隔绝。仕途的不如意使他更加寄情于山水与诗文书画之间。他一生用心诗文书画,兼擅篆刻,放意山水,才高志远,于诸方面都取得了较高成就,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于世,被誉为“吴门三家”。

  书法启蒙 王宠最早的启蒙老师是沈明之,在沈的指导下,弟兄俩双双以里隽补校官弟子员。而沈明之是文徵明的好友,王贞通过沈的关系,请文徵明为王宠、王守(字履约)命字,文徵明文集中有《王氏二子字辞》一文,介绍了"请字"的全过程;文徵明初次看到王氏两兄弟时,觉得他们秀颖好修、器业可观,

  但是,担心其父所操职业,会“沾溉其子”,所以没有答应为他们“命字”,后来王宠补校官弟子员以后,又遵父命到文徵明家里请字,文徵明又认为还是以:“乡长者与冠者之执友为宜”,自己并不是最适宜的人,复又推辞;隔了一年,由沈明之再次请求,文徵明才答应了,为其名义训之;“宠”字之义,为尊为居,为爱为恩,其训则荣也。祝其不假宠以为荣,则人自贵,能自贵者,孰愈於仁,故字宠曰履仁。

  尽管王宠的启蒙老师是沈明之,但一般史书上提到王宠的老师都指蔡羽。蔡羽字九逵,居吴县西山,号林屋山人,性高亢,不数入城府,以文章诗歌著名,曾由国子监授南京翰林院孔目。蔡羽对王宠的文章与书法影响很大,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王宠与兄王守在蔡羽门下学习经、诗,在蔡家(包山精舍)住了三年。文徵明在王宠师从蔡羽时,作画题诗送行,有《题画送王宠从蔡羽读书洞庭》,诗云:“春风初泛洞庭舟,鼓箧囊琴是壮游,明月烟波情满目,思君独上夕阳楼”(见〈甫田集〉)。之后,王宠又读书石湖之畔二十年,文徵明在〈姑苏名贤小记〉中草药对王宠在石湖草堂的读书生涯有详细的描述:“已筑草堂石湖之阴,冈匡径转,藤竹交阴,每入其室,笔砚静好,酒美茶香。主人出面揖客,则长身玉立,姿态秀朗,又能为雅言,竟日挥麈都无猥俗,恍如阆风玄圃间也。时或偃息於岩石之下,含醺赋诗,倚树而歌,邈然有千载之思……”至王宠二十七岁那一年,在石湖应读的还有文徵明的长子文彭及汤珍(子重)等,都受业於蔡羽。同沈明之一样,蔡羽也是文徵明的好友。通过这些关系,不仅使王宠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同时也为王宠与书画家广泛交往提供了条件。

王宠年谱

  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甲寅 一岁 

  十一月初八日,宠生。

  是年,徐祯卿十六岁,文二十五岁,唐寅二十五岁,祝允明三十三岁,王鏊四十五岁,吴宽六十岁,沈周六十八岁,诸人皆吴县人。

  弘治十年(1497年)丁巳 四岁 

  是年,王问(吴县人)生。

  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 五岁 

  是年,文彭(征明长子)生。

  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 八岁 

  是年,王榖祥(吴县人)生,文嘉(征明次子)生。

  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 九岁 

  是年,袁袠(吴县人)生,文伯仁(征明从子)生。

  弘治十七年(1504年)甲子 十一岁 

  是年,吴宽卒。

  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 十二岁 

  是年,彭年(吴县人)生。

  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 十五岁 

  是年,文征明三十九岁,折辈与宠定交。父贞为守、宠向文征明“请字”,征明辞之。是年,钱榖(吴县人)生。

  正德四年(1509年)己巳 十六岁 

  宠师沈明之,文征明之友,复为宠“请字”,征明“乃即其名义训之”,“字宠曰履仁”,又“字守曰履约”。

  八月二日,沈周卒。十月二十六日,黄姬水(吴县人)生。

  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 十七岁 

  宠第一试,不售。

  是年,宠更字履吉。

  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 十八岁 

  九月十五日,文征明“留宿南濠王氏溪楼,与履约昆仲夜话”,作《履吉陪余夜话达旦别赠一首》:“……蹇衰安得年如子,英发行看妙逼人。”

  十月九日,“时淮北小警,吴中城禁稍严”(健按:即倭寇来犯)。文征明里居,宠与蔡羽、陈淳、王守访明并饮。

  秋,宠与征明、吴爟、蔡羽、王守泛舟游横山。

  是年,宠从蔡羽游学太湖洞庭山。

  是年,与兄王守在蔡羽门下习经、诗,宿蔡家 (包山精舍)三年。

  正德七年(1512年)壬申 十九岁 

  三月,宠与征明、吴爟、蔡羽、陈淳、汤珍、王守泛舟石湖,登治平寺。

  春,文征明有《题画送履仁赴洞庭》。

  腊月十八,宠访汤珍草堂,明在座,征明有诗:“汤君秀润拟文犀,王郎钉座哀家梨。二君真是后来秀,风仪濯濯情依依。……”

  冬,征明病,宠与王守、吴爟、钱孔周(同爱,吴县人)过访探视。

  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 二十岁

  宠第二试,不售。

  五月六日,征明绘《游吴氏东庄图》,题记云:“近游东庄,有怀先师吴文定公(宽),赋得小诗一章,并系拙图,奉赠嗣业二兄。是日同游者吴次明、蔡九逵、钱孔周、王履约、履仁、东禅僧德璇。”

  夏,宠与明濯足虎丘山剑池。

  九月,明绘《拙政园图》,宠为题五律一首。

  秋,明病卧里居,宠过访探视。

  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 二十一岁

  三月二十七日,明绘《两溪草堂图》,宠为题七古一首。

  春,明送履约、履吉游太湖玄墓山。

  五月十三日,宠与明、汤珍、王守往石湖行春桥赏月。

  是年,宠作《听松赋》;宠读书于石湖草堂;书法尚未成就。

  是年,周天球(吴县人)生。

  正德十年(1515年)乙亥 二十二岁

  宠居石湖治平寺。

  夏,文明作诗《简履仁》。

  九月,文明作《忆城西夜游寄履约兄弟》。

  秋,宠与明、汤珍登葛氏墓看月,明作《月夜葛氏墓饮酒与子重、履仁同赋》。

  十二月五日,明为宠作《治平山寺图》,末识“履仁久留治平,岁暮有怀,题此奉寄。正德乙亥十二月五日”,并有诗《履仁独留治平寒夜有怀》。

  是年,文明有《题古木高士图寄履约兄》。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 二十三岁

  宠第三试,不售。

  文明绘《落木寒泉图》,末识“正德丙子秋日,过王氏小楼,同履约兄弟诵宋玉《九辩》之一章,因写《落木寒泉》,并书此词。明。”(《石渠秘籍》八编)

  “《明王宠书南华经》,素绢本,小楷,书款识云,余昔年过补庵先生剑光阁,见虞永兴手书漆园内篇,笔法绝似度人经,而遒媚过之,披次心赏,留舟中阅数日,不忍释手。丙子春王,予再过梁鸿溪上,补庵持素缣属予手摹永兴腕法,书成七篇,三阅月始报命,要亦优孟衣冠虎贲之貎,殊足愧也。正德十一年□月二日雅宜山人王宠制。”(《石渠宝笈·明王宠书南华经》)

  是年,宠旅无锡,过华云(补庵)剑光阁,为华书南华内七篇。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 二十四岁

  岁初,文明在宠兄弟小楼,赋王氏瓶中水仙。

  二月,文明绘《湘君图》并书《九歌》二章赠宠。

  四月,宠与明虎丘东溪泛舟。

  夏,明“同次明、履仁治平寺纳凉”。

  八月朔旦,宠赋得《抚孤松而盘桓》诗数首并书,“为大参遯庵吴公(愈)七十有五诞辰,敢献短章,揄扬厥美。晚生王宠谨书”。(《珊瑚网》)同月,明为寿岳父吴愈(愈为夏昶女婿)华诞,绘《抚孤松而盘桓图》,宠为之篆题,并楷书五古诗一首。

  是年,宠作行草书《浔阳江歌十首·楞伽吊古诗》卷(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是年,唐寅避暑石湖。

  正德十三年(1518年)戊寅 二十五岁

  正月二十八日,宠题文明所藏宋克画竹图。

  二月十九日清明,宠与明、蔡羽、汤珍、王守、潘和甫、朱朗游无锡惠山,茶会二泉亭下,明绘《惠山茶会图》卷,卷后有宠楷书《惠山茶会诗咏》,此件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四月九日,文明与王守、王宠饯别于虎丘,“赋赠二诗,期望后会晋陵”。同月二十一日,宠与文明、蔡羽、郭邵同观《文天祥书苏轼词后》于尹山精舍。

  十月,文明绘《菊花图》,末识“今岁菊事颇迟,重以积雨,遂尔落寞。偶过王氏小楼,见瓶中一枝,因纪短句”。宠兄弟各为题五绝一首。

  是年,宠绘《苕溪图》赠太初兄卜隐,并系以诗;宠作《南都》诗,以刺朝政;文明作《望夜乘月发浒墅舟中与履约兄弟同赋》;宠草书《自书诗》卷(今藏上海博物馆)。

  是年,宠书法初见成就。

  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 二十六岁

  宠第四试,不售。

  六月,文明过王氏石湖草堂。

  正德十五年(1520年)庚辰 二十七岁

  三月,宠与文明、吴爟、蔡羽、王守游长洲县大云庵。

  九月十五日,文明为宠绘《花游图》。

  秋,宠游太湖包山,集包山诗作为《包山集》,于包山精舍作《感旧赋》,述从蔡羽游学往事。

  冬,宠与文明、蔡羽、王守宴集于王鏊东堂,明绘《燕集图》,宠等为之题诗。

  是年,楷书《游包山诗册》赠蔡羽。临《破邪论》,跋云:“庚辰秋,余游包山归,寓楞伽寺,子重(汤珍)宿余寓所,因出墨本《破邪论》俾余临之。”

  是年,宠与蔡羽、王守、汤珍等游太湖西洞庭山;文彭与宠同寓石湖治平寺读书;宠书《倪瓒耕隐轩诗》卷(今藏上海博物馆)。

  正德十六年(152l年)辛巳 二十八岁

  七月一日,宠将赴南雍,文明绘《秣陵秋别图》并题以赠。

  八月,作《辛巳八月朔过碧云精舍偶题次韵》。(《珊瑚网》)

  作《辛巳书事》诗,以刺时事。

  是年,小楷书《圣主得贤臣颂》册(今藏扬州市博物馆)。

  是年,王守卒业于南雍。

  文彭于《王宠真行书十册》题跋云“家君每称述履吉先生翰墨精美,结构圆熟,楷法深得永兴遗意,尤为世所推重。予亦最爱之,相乞无已,兹成十册,乃其生平用意之作。此系雅翁一时神采,拈毫托素,如渔郎偶入花源,景色殊胜,使之再入,不可复得矣。”

  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 二十九岁

  宠第五试,不售。

  五月,宠与文明“濯足剑池”。

  是年,“江浙风灾,民大困,王(宠)作《风灾纪变诗》”。(《列朝诗集》)

  是年,宠于唐寅桃花庵中,书《五柳先生传》于赵孟頫所作陶潜像上。

  是年,宠书《尚书·尧典》。

  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 三十岁

  文明以诸生贡于成均,春,明赴北京,蔡羽同行。汤珍、吴爟、王守、王宠于汤珍双梧堂为明、蔡羽饯行。汤珍延画工绘六人图象,明为之补景,蔡羽题记,宠作送行诗,序云:“林翁尊师、衡山文丈偕计北征,轺车齐发,敬呈四首。”

  十二月二日,唐寅卒,祝允明为撰墓志,宠楷书。

  是年,吴爟卒,宠为撰并书墓志铭(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见《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年4期)

  是年,“王(宠)以吴中大饥,民多采食野菜,作《野菜谱》三十四幅”。(《香苏山馆古体诗钞》)

  是年,书《游包山诗》卷(今藏上海博物馆)。

  是年,行书《阳春词》轴(今藏无锡市文物商店)。

  是年,宠书法始见成就。

  嘉靖三年(1524年)甲申 三十一岁

  三月,摹褚河南书,自跋云:“衡山文先生,当世书家宗匠也,宠书何能窥郢氏之门,而顾蒙嗜痂,所不解也。昔年承命书此数篇,草堂读书之暇,漫为提管,积五岁始竣,不揣足览,幸先生教之。”

  五月,为门生金用(元宾)书《杂诗卷》。

  “《明王宠书杂诗一卷》洒金笺本,草书,七言古诗一首,五言律诗九首,款识云,嘉靖甲申十月十一日吴门王宠履吉甫书。”(《石渠宝笈》)

  是年,王鏊卒。

  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 三十二岁

  宠第六试,不售。

  是年,宠作《五叩》,送袁袠北行;书《后赤壁赋》卷(今藏上海博物馆)。

  是年,有《乙酉送家兄履约会试》诗:“努力休明时,望子光五族”。

  是年,王宠作《都穆墓志铭》。

  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 三十三岁

  春,宠“寓楞伽精舍,杏花盛-开,忽雪霞交集,山僧折枝作供。戏效白体赋二绝”。(《雅宜山人集》)

  作《五忆歌》,序曰,“丙戌病暑,城居如甑,伏枕书空,游神六合,戏作五忆之歌,以解烦蒸,亦犹执热者之思濯手。”

  “明祝允明十九首帖,祝京兆书,落笔辄好,此卷尤为精绝,翩翩然与大令抗衡矣。宠从休承处持归,临摹数过,留案上三阅月,几欲夺之,以义自止,休承其再勿假人哉。丙戌夏五端阳日王宠识。”(《停云馆帖》)

  “《明王宠书楚骚四篇》,宋笺本,草书,款识云,丙戌夏五八日,雨窗燕坐,元宾出新笔,祈父展经纸,颇有临池兴趣,漫为书此。”(《石渠宝笈》)

  “《王履吉书离骚并太史公赞卷》。‘丙戌秋七月廿一日,雅宜山人王宠书。’”(《式古堂书画汇考》)

  九月,宠作《行草书诗轴》,识云:“丙戌九月廿三日,与子龄(宠门生)、元宾燕坐书阁,弄笔书此。时从弘之饮归,大醉不计笔墨,殊媿潦草。”(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十月既望,行书《为章简甫书诗》卷(今藏上海博物馆)。

  十月,文明致仕离京。

  冬,宠访华云梁鸿溪上,坐剑光阁,华以“佳笺乞为楷书,以作枕中鸿宝”,越明年一月,宠于石湖禅院楷书《游包山诗卷》寄华云(今藏上海博物馆。见《书法》1990年5期)

  是年,宠作《行书诗七绝二首》轴、《行书诗》卷(今藏上海博物馆)。

  是年,书《刺客列传》于石湖草堂。

  是年,王守中进士,宠作《丙戌岁家兄履约释褐南宫欢喜口号八绝句》。

  是年,祝允明卒。

  嘉靖六年(1527年)丁亥 三十四岁

  一月,于石湖禅院楷书《游包山诗卷》寄华云。

  二月,书石湖、包山杂诗卷,后题“丁亥春二月之吉,书于石湖精舍”。同月,小楷书《寿方斋袁君六十颂并序》(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王宠书出师二表》,金粟笺,乌丝栏本,行草书,款识云,丁亥孟夏望后书于石湖精舍,雅宜山人王宠履吉父。”(《石渠宝笈》)

  三月,宠为金用书《九歌》一卷。

  四月望后,仿祝允明草书《古诗十九首卷》,今藏上海博物馆。同月二十二日,行书《山居杂作》册(今藏上海博物馆)。

  五月,于石湖精舍草书《七发》卷,跋云:“丁亥夏五,与口口昆仲同寓石湖精舍,山窗燕坐,为写此卷。雅宜子王宠识。”(《江村销夏录》。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十月,小楷书《岳阳楼记》等十册赠华云。

  十二月二十一日,于石湖草堂草书《千字文》。(见《故宫书画录》一,《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四)

  是年,宠书张衡《舞赋》于仇英所作《瑶台清舞图》上。

  是年,楷书《摹东方朔像赞》(今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 三十五岁

  宠第七试,不售。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戊子二月望日,夜坐石湖山房写此,雅宜子王宠。”(《式古堂书画汇考》)

  三月十日,文明绘《槐雨园亭图》,宠为题五律一首。同月,文明绘《辋川图》,图后有宠楷书《辋川诗》。

  四月,因经济所迫,宠央文彭作中,立字据向同里袁褒(与之)借白银五十两,月利二分。“立票人王履吉央文寿承作中,借到袁与之白银五十两,按月起利二分,期至十二月一并纳还,不致有负,恐后无凭,书此为证。嘉靖七年四月日,立票人王履吉押,偕中人文寿承押。”

  夏,值溽暑,宠与文明宴于钱氏有斐堂,书丙戌年所作《五忆歌》以赠主人。

  冬,与文明寓居楞伽寺,宠画《竹居图》并书,王榖祥、文彭、文伯仁等题。陆师道跋云:“衡翁与王履吉为忘年交,意气相投,真所称金石椒兰,每同寓僧寮道院,必浃月连旬,非砥志人品,则托趣笔墨。”(《书画汇考》)

  是年,明绘《关山积雪图》,五年后方成。

  是年,宠作行书《秋兴诗八首》卷(今藏上海博物馆);行草书《李白诗》卷(今藏朵云轩)。

  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 三十六岁

  三月上巳日,宠于石湖行草书《还山诗》。“《王履吉还山诗》。‘己丑上巳日,雅宜山人王宠书于石湖禅院。’”(《式古堂书画汇考》)

  “明王宠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一卷》,印花笺本,草书,款识云,己丑端阳日,与原承修伯日宣燕石湖草堂,醉后书此,归之原承,他日展玩可识踪迹,书不足道也。雅宜子宠。”(《石渠宝笈》、《故宫书画录》一,《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七)

  王守 * 入京。七月,宠作《赠家兄履约 * 诗》(今藏上海博物馆)。

  题《 * 畏秋塘诗景图》,“雅宜山人王宠书于石湖草堂,时己丑七月廿又五日。”(《式古堂书画汇考》)

  九月六日,宠于石湖作《自书诗卷》(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是年,有《行书十律诗卷》(台湾《清玩雅集收藏展》,国立历史博物馆1995年版)

  嘉靖九年(1530年)庚寅 三十七岁

  春,晋京,四月赴试。

  六月,离京。有《计偕别友生作》、《登焦山作》、《寓兴隆精舍作》、《秘省召试作》、《郊游与诸公作》、《海印寺阁眺》等诗。

  七月二日,行草书《西苑诗》卷,自跋云:“庚寅岁归自燕,与九岩先生同舟,相得欢甚,漫书近作三篇,冀请教益,幸勿我遗耳。七月二日,吴郡王宠顿首。”(今藏天津艺术博物馆。见《书法丛刊》第三辑)

  八月十六日夜,宠与文明、汤珍石湖泛舟。

  九月九日,宠与文明、汤珍楞伽山登高。同月,作《庚寅岁九月二十六日寓治平寺高斋纪事》。

  是年,袁表(邦正)致仕归,文明为表作《闻德斋图》,宠、彭年、蔡羽为斋客,三人并为此图题跋。王宠为之作《闻德斋记》。

  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 三十八岁

  宠第八试,终不售。“盖自正德庚午至嘉靖辛卯,凡八试,试则斥,而名日益起,从游者日众”。

  以年资贡入太学(梁章钜《退菴题跋》卷八)。

  三月三月,文绘《写意十二段》,题云:“偕子重、履吉过竹堂僧舍,性空上人联此纸索余墨戏。”(周道振《文书画简表》)。

  三月,宠与文明、汤珍游竹堂寺。

  “枝山翁书,为当代第一,然质性豪爽,不耐拘检,故其作书多狂草大帧,至于小楷,则仅一见之。……嘉靖辛卯春三月六日,王宠。”(《式古堂书画汇考》)

  四月七日,书《草堂杂诗》卷,跋云:“辛卯孟夏七日,书于(石湖)越溪堂。”四月十日,文明为宠作《松壑飞泉图》,跋云:“丁亥归老吴中,与履吉话之,遂为写此。屡作屡辍,迄今辛卯,凡五易寒暑始就;五日一水,十日一石,不啻百倍矣。是岂区区能事真不受迫哉?于此可以见履吉之赏音也。四月十日。”(《故宫书画集》第四十五册)同月,文明绘《赠别图》赠王宠,末识“履吉将赴南雍,通停云馆言别,辄此奉赠。辛卯四月。明”。

  宠游南雍,得疾东归,意不起,秋末,养病虞山白雀寺。

  十月,宠题文明《雪景图》(今藏上海博物馆)。

  十二月,宠撰袁鼒(方斋)夫妇行状,鼒子袁衮持状乞文明作墓志铭。

  是年,宠作行书《游西山诗》,合装于文明《秋林飞瀑图》卷后(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 三十九岁

  正月初七,宠与文明集于袁褒城北别业。明有诗,宠与王毂祥、彭年分题。

  正月望日,宠于万至斋中作《旦发胥江口》等诗。

  春,宠与文明、王守宿石湖治平寺。宠摹沈周画并书旧作,自书《宿白雀寺》诗卷。

  二月八日后,宠与文明、王谷祥等分题陆治《四时蔬果图》卷。

  “《王雅宜千文》。‘嘉靖壬辰夏日,雅宜山人王宠书于石湖别业。’”(《式古堂书画汇考》)

  四月朔日,作《宿白雀寺二首卷》,“癸巳四月朔日雅宜山人王宠书于碧峰老师房。”(今藏苏州博物馆)

  “《王雅宜书半岩潘君七秩序并辞》。‘嘉靖壬辰七月既望,吴郡雅宜山人王宠书。’”(《江村销夏录》)

  “《王雅宜书罗大经山居篇》。‘嘉靖壬辰八月二日,雅宜山人王宠书于石湖别业。’”(《式古堂书画汇考》)

  “《明王宠诗帖一卷》,素笺本,行草,大书七言绝句六首,款识云,壬辰九月二日雨中书,越溪病子王宠履吉父。”(《石渠宝笈》)

  九月,有《行草书杂诗卷》(台湾《清玩雅集收藏展》,国立历史博物馆1995年版)

  “《明王宠书杂诗一卷》,素笺本,草书,五言古诗二首,五律二首,七律四首,七言绝句二首,款识云,壬辰秋日卧疴山房,闲写杂诗数章,呈明水先生求正,雅宜山人王宠。”(《石渠宝笈》)

  十月既望,文明绘《关山积雪图》成,跋云;“……曩于戊子冬,同履吉寓于楞伽僧舍,值飞雪几尺,……履吉出佳纸索图,乘兴濡毫,演作《关山积雪》,一时不能就绪,嗣后携归,或作或辍,五易寒暑而成。……”(文明《关山积雪图跋》)

  十一月二十三日,跋祝允明书《离骚》墨迹。同月,跋李公麟《揭钵图)卷,云:“余方养疴山中,世事都捐,与药饵为伍。……”

  是年,文明绘《江南春图》,并书追和倪云林江南春词,裱为一卷,宠等亦和诗其中。

  是年,行书《湖上八咏》卷及自作诗卷(今藏上海博物馆)。

  是年,自跋辛已所书《圣主得贤臣颂》:“右楷书贤臣颂,乃余闲中所作。欲学《黄庭经》之古而近于拙;学《乐毅论》之劲而近于生;信古人之难摹仿也。”

  是年,行书《为石壁书诗》卷(今藏上海博物馆)。

  是年,“家兄(王守)四月廿八日出京,到陕军中纪功”(《王宠山庄帖》)。

  是年,宠为王献臣作《园居》诗,仇英为之补图。

  嘉靖十二年(1533年)癸巳 四十岁

  二月十一日,书《述病帖》(傅红展《王宠行书述病帖》综考 )

  三月,作《嘉靖癸巳三月晦日将往白雀寺与碧峰禅师虞山泛舟二首》。

  春,宠与文明、蔡羽、金用饮于钱同爱家。

  春,作《送陈子龄会试诗卷》(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四月初一,行书《白雀寺诗二首》卷(今藏苏州博物馆)。

  四月二十日,时寓白雀寺,是日乘舟访王元肃虞山精舍,不遇,“返棹怅然,寄以长句”。“王履吉先生养疴白雀寺,访故人王元肃虞山不值,作此歌,元肃拿舟追及之,因以二丈许桑皮纵笔满卷为赠,虽结法小疏,而天骨烂然,姿态横出,有威凤千仞之势。盖月余而履吉物故,当是绝笔也。又二十余岁,而元肃为双钩入石,尝乞余言跋尾。居数岁,元肃亦殁。又二岁,而有以此卷质者,诘之,知非王氏有也。无何,赎去。又数岁,而复得之他所。流落宛转,真如传舍失弓得弓,何必在我。因为题其后,以俟后之君子主斯卷者。时庚午之夏伏日也。”(《弇州山人稿·明王宠白雀帖》)“王宠《白雀》绝笔尤佳。”(《寒山帚谈·附录·金石林绪论》)“《王雅宜书杂咏卷》。履吉行草,自山阴父子中来。然所得者姿态耳。此卷白雀寺诸诗尤备风骨,有美女舞竿、良骥走坂之势,友人王元肃云,履吉作此时病已甚。”(《弇州四部稿》)按:此卷今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见1986年重庆出版社《王宠行草诗卷》,《书法》 * 5期。

  离白雀寺,宠返石湖。病逾甚,“逮将易篑,顾浚明(朱浚明,宠门生)惓惓语曰:“《白雀集》可传矣,诸稿尔藏之石湖草堂。”

  四月三十日,宠病故,享年四十。文明为撰《王履吉墓志铭》。“王雅宜先生宠,字履仁,后字履吉,吴县人。先生与兄履约俱为邑诸生,而名过之,顾累试辄不利,以年资贡入太学,试复不利,竟死,得年仅四十。”(《弇州四部稿》)

书法评析

  探究王宠书法的“疏淡”,实来自于其独特的人生际遇、品行修养和审美追求。

  王宠自正德庚午(1510)至嘉靖辛卯(1531),凡八次应试,均未中。在王宠周边不达的友人中,有的选择了放浪形骸,如祝允明、唐寅与陈淳;有的选择了忍耐,如汤珍;有的选择了隐居,如陆治。王宠选择了隐居,潜心诗书,逍遥林下,二十年读书石湖之上,讲业楞伽山中。正如其《行书札》中云:“家中虽贫落,越溪风景日增日胜,望之如图画,独此一事慰怀耳。”(上海博物馆藏《王宠行书札》)书为心声,自然地,王宠的这种“不激不厉”的心境折射到了在他的笔下——疏淡空灵而又逸笔草草。这种讲究技巧而又自然流露的书 * 力与萧散洒脱的雅玩心态,正是他科考屡次应试不第,进而沉湎于书画、寄情于山水的结果。

  同时,王宠高洁的品行陶铸了其书法疏淡的品格。王世贞在为王宠写的《像赞》中称其“善为雅言,不及猥鄙”,“且不以所学尚人,故人乐亲附之”。王宠逝后,顾璘在怀念这位故友时说:“清夷廉旷,与物无竞,人拟之黄叔度。尊官宿儒忘年友善,罔不乐其温醇。”(顾璘《太学生王宠》)。文徵明与王宠虽为师生关系,且长王宠25岁,但文氏正是看重了王宠高洁的品行,折辈与交,成为频繁郊游、诗文酬唱的挚友。文徵明在为王宠撰写的《墓志》中称颂他“君高朗明洁,砥节而履方,一切时世声利之事,有所不屑。其志之所存,必有出于言语文字之上者。”真可谓知言。

  王宠的生存环境和品行修养,合力促成了其审美心理与书法旨趣的养成。明代朱曰藩曾说:“雅宜书蕴藉秀媚,大概类其为人。”(《跋顾孝正所藏雅宜诗卷》),指出了其人品与书品的关系。王宠高蹈出尘的心态养就了他疏淡秀雅的艺术审美心理,正如他的诗歌,随处可见的是对隐逸的企愿和对富贵生活的不屑——他以层台缓步的用笔传达给我们宁静、优雅、孤高以及与俗世的距离感。

  而王宠书法的“流宕”,明显是受了当时时代书风特别是祝允明的影响。王宠与祝允明性情相投,交情深厚,虽然艺术主张不尽相同,但互相借鉴在所难免。祝允明在行草书上充分释放个性,用笔和结构大开大合,充分展示了他潇洒、奔放、热烈的个性,一派流宕浩然之气。与祝允明一样,王宠在书法上有着自树立的精神,虽然他有临摹祝书的经历,但并非亦步亦趋,而是著意于个人面目的锻造。在他去世之前,还常常以指画肚,因为“祝京兆(允明)许我书狎主齐盟,即死,何以见此老地下”。( 王世贞《跋王雅宜书杂咏卷》)

  王宠行草之所以与祝允明比较接近,是因为他不仅临摹祝允明,而且与祝氏一样,也取法李怀琳。王世懋曾洞察李怀琳与祝、王二人书法之关系:“吴人绝重李怀琳书,希哲(祝允明)书十九首古诗及王履吉(宠)晚年草法,皆从此出。祝书尤得其丰神;王草‘欲’字、‘强’字、‘ 穷’字等规仿,不易一笔,他古帖所无也。世人不睹怀琳书,安知二先生书法之自哉?文氏《停云馆帖》虽刻此书,而笔意失真,后得此册,真宋搨本之精者,二先生心印始见矣。(王世懋《题李怀琳书嵇叔夜绝交书》)

  因为王宠学习祝允明的书法,且二人皆学李怀琳,因此,王宠早期书风与祝允明作品风格最为接近。顾复在评价王宠晚年行草《白雀寺诗》时说:“如怀素,颖圆锋正。开卷时以其为枝山卷,末款识则雅宜也。得享长年,岂让枝山独擅名当世哉!”尽管后来王宠随着书法审美趣味的变化,追求疏淡秀雅的书风,并想极力摆脱祝允明、李怀琳的影响,但一直到后期,其书法的“流宕”之气亦未能尽除。试将其《七绝二首》和祝允明的书法做一比较即可发现,该作用笔大幅度提按,字间牵丝引带、体势变化多端,隐约保留有祝氏书法“流宕”的典型特征。

  王世贞称赞王宠晚年书法“虽结体小疏而天骨烂然,姿态横出,有威风千仞之势”。(《弇州山人稿》)可谓推崇有加。而王宠晚年书法作为流宕与疏淡的矛盾统一体,又何尝不是其愤激与冲淡这一矛盾心境的外化呢?——现实人生与人格理想的分离与矛盾,使其内心虽有愤激,但又高蹈出尘,但在病痛和失败的挫折下,他慢慢变得冲淡,成为一个温和如玉、不激不厉的君子。然而,王宠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和他怀才不遇所流露出来的感慨与无奈,最终还是掩映在他矜持的文字中。他在《山中答汤子重书》中写到:“山林之好,倍於侪辈,徜徉湖上,而忘返……颇耽文辞,登临稍倦,则左图右书,与古人晤语,纵不能解,片言会心,莞然独笑,饥而食,饱而嬉,人生适意耳。须富贵何时,诚日夕私贺,恐后之不如今也,尚安望哉!”

  在愤激与冲淡中,王宠寄情山水,含醺赋诗,静心作字,度过了他平淡而短暂的一生……

艺术特色

  王宠生活于弘治至嘉靖年间,这时正是吴门地区书法创作鼎盛时期,他虽是祝允明、文徵明的后辈,却与他们并称为吴中三家。精小楷,尤善行草。其书法初摹虞世南、王献之,后稍出己意,行书和草书一反明代放浪不羁的风格,运笔速度较慢,比较注意点画得失,以沉着的笔触从容书写,形成一种古拙典雅的风格,巧中寓拙,婉绰而疏逸。别具一种沉静的风神,在明代别树一帜。小楷受锺繇、王献之等

人的影响,用笔圆转、淳厚,结构上竭力避免笔画的交叠,在古朴中见空灵。他的楷书初学虞世南、智永,行书师法王献之,到了晚年形成了自己风格,以拙取巧,婉丽遒逸,疏秀有致。王宠追求的是一种疏宕雅拙的韵味,以韵写拙,而又“拙中见秀”、“拙中见雅”。王宠博学多才,工篆刻,善山水,他的诗文在当时声誉很高,其中尤以书法最为知著,他诸体皆能,以小楷、行、草最为擅长,取法魏晋,浸淫于钟、王,道正功深,书风趋于端庄古雅,在吴门诸子中,他的书法之趣味尤高,这原因就是他心不降唐宋以下,手熟于法度之内,他的笔下无狂怪之病,点画、结体皆有来处,心境旷达而使字势开阔正大,无琐小习气。他的小楷取法钟繇,冲和于二王而于古雅中见清淡;草、行法《十七帖》、《圣教序》等而形神兼备。在书法史上学王右军杰出者米芾、赵孟頫之外就数他和王铎,而且各有所长;米得王之迅疾,赵得王之端正,王铎得王之雄厚,王宠得王之萧散。就气韵言,王宠为上,惜乎其早逝,未能含和圆融,更进一步。

历史评价

  《三吴楷法跋》称其正书:“始学虞世南、智永、行书法大令王献之,晚节稍出已意,以拙取巧,合而成雅。婉丽遒远, 奕奕动人,为时所趣,几夺京兆(祝允明)价。”明代著名书论家王世贞他在《三吴楷法十册》跋中认为王宠所书的《琴操》:“兼正行体,意态古雅,风韵遒逸,所谓大巧若拙,书家之上乘也。”《四友离书论》:“衡山(文徵明)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盖其书本于大令(王献之),兼之人品高旷,故神韵超逸,迥出诸人之上。”当时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王宠的书法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字里行间透出的那份空灵、舒朗,这份美感源自恬淡自适的生活中所孕育出的高旷的人品,而绝非才力、技巧所能展现。王宠四十岁即离开人世,许多人为他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慨叹命运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创作更完善的书法。也许并不算是书史上的大名家,但他疏朗、洁净、无一丝尘俗之气的书法与清纯的心灵,也足以令人永远对他喜爱与怀念。

代表作品

  《千字文》,纸本墨迹,行草书。此千字文,凡104行,每行字数不一,共1015字。纵28厘米,横463.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宝蕴楼书画记》著录。此篇《千字文》结体平稳,俯仰欹侧变化不大,可以窥见其师承王献之、虞世南的轨迹。此帖既有魏晋时期王氏父子风华俊丽、遒逸疏爽之姿,又具初唐时期虞世南的气秀色润、外柔内刚之气。从用笔方面来看,其行草气息平和,干净利落,一丝不苟,笔势凝重、洗练,笔划之间很少有连笔牵丝,字字独立,互不相连。综观此书作,典雅平淡,落落大方,草法严谨。

  《游包山集》卷纸,小楷。纵21.6cm,横323.5cm。上海博物馆藏。1520年,王宠游昆陵包山,曾任游诗数首,结为《包山集》。1526年冬,王宠过鸿溪宿友人补菴居士处,居士几他索书。第二年(1527年),他便将八年前游包山所作的游诗用小楷抄录了二十二首寄给了补菴居士。他的朋友文嘉在居士处见到这卷小楷后,称之为“天才妙绝”。后人普遍认为《游包山集》是王宠的小楷代表作。宋苏轼曾说:“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王氏这卷《游包山集》,其结体“宽绰而有余”,其书风旷适疏宕,遒媚飘逸,谓王氏上乘之作言而不虚。

  《草书册页》是王宠中年时期的作品。虽然这是一件今草的作品,但几乎字字独立,字迹又带有章草的笔意,将王宠起伏顿按、急遽有力的笔法特色表现出来,是他传世的一件精品。

  《自书五忆歌》王宠三十五岁时书,纸本草书。纵 29.3厘米,横294.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自书五忆歌》恣肆纵逸,神彩飞扬,是他中年创作巅峰时期的作品。

  《白雀寺诗》是王宠晚年草书。王世贞《弇州山人稿》中记:王宠“养疴白雀寺,访故人王元肃虞山不值,作此歌。元肃拏舟追及之,因以两丈许桑皮纵笔满卷为赠,虽结体小疏而天骨烂然,姿态横出,有威风千仞之势”。而顾复鉴赏此卷时曾说:此卷书法“如怀素、颖圆锋正。开卷时以其为枝山卷,末款识则雅宜也。得享长年,岂让枝山独檀名当世哉!”

  《五言律诗》,纸本,纵24.4厘米,横147厘米。南京博物院藏。王宠画作王宠的行书自成一家,历来得到人们的赞许。明朝的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里说道,自文徽明后,书法当属王宠为第一了。他本来是学王献之的,加上他人品的高尚,所以字写得神韵超逸,远在众人之上。另一位明朝人莫云卿在《莫廷韩集》里也说王宠的书法,“天真烂漫”,而且“飘飘欲仙”。我们从这件作品中不难看出,王宠的行书确实奔放纵逸,气宇不凡,颇令观赏者赞叹不已,这件《五言律诗》诗轴显然注入了他奔放的感情。十足的兴趣。故有落墨如烟,纵横千里的艺术效果,其生动、奇妙、流畅的风格无不跃然纸上。

  《送陈子龄会试诗》,行书,纸本,册页,纵23.2厘米,横36.3厘米。楷书,18行。 文中“陈子龄”为王宠门人。钤“太原王宠”、“王履吉印”印2方。收藏印钤“秦汉十印斋藏”、“兰陵文子收藏”、“祥伯”、“辛谷经眼”等印。此诗书法极尽涩拙之态,每一笔画均似在牵掣中运行,绝无流动率意之痕,结构亦不求平整,似散漫不经,按王宠楷书的风格变化,当为其晚年所书。

  《七绝二首》,行草书法,为王宠晚年所书,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七绝二首》在内擫笔法的基调上,注重笔墨轻灵虚和,结构欹侧多变,章法通脱自然,与其早、中期笔墨多内敛、点画较质直、线条少映带的格调相较,颇多变异之趣。质言之,少了扑拙之气,多了疏淡之气。“疏”是其结构特征所在:一字之中必有空阔处,且注重轻重虚实的对比,以显其“疏”态,产生整体上旷阔静远的美感。在该作中,王宠一方面以乌丝栏为框线,另一方面注意调整字与字之间的形态关系,形成一种内在的挥运旋律,有欹有正,有虚有实,和谐统一。“淡”是指意境之恬淡无为。《七绝二首》不着意安排,不措意巧拙,信笔写来,一任自然。这与文徵明过于讲求法度理性、缺乏个性张扬不同,王宠从秀雅巧媚、宛转流美的晋人风韵中,稍稍出以己意,构筑成疏淡秀雅的意境,以其高华的气韵打动人心。

王宠著述

  王宠卒后五年,丁酉(1537年)七月,王守、朱浚明等整理校仇,刊刻成《雅宜山人集》,《白雀集》等皆收入其中。《四库全书总目》按云:“《雅宜集》十卷,明王宠撰,宠字履吉,自号雅宜山人,长洲人,八举不第,终于诸生,《明史·文苑传》附见文传中。是《集》诗八卷,文二卷,诗分体编列,而各以正德稿嘉靖稿,字系标题之下,盖约略编年之意,以自记所造浅深,大抵才力富赡,而抑郁之气激为亢厉,亦往往失之过觕。文则非所留意,姑附存诗后云尔。” 又六年壬寅(1542年),吴县黄鲁曾编王宠、黄省曾所著《南华合璧集》,“《南华合璧集五卷》,明黄鲁曾编。鲁曾,字得之,吴县人,正德丙子举人,五岳山人省曾之弟也。是编选王宠之诗,而附以己作,合为一集。宠所著《雅宜集》深为顾璘等所推,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则谓宠亦中材,誉过其实,鲁曾诗更不逮宠,殆欲借宠以行,故有是刻。”(《四库全书总目》)

  “治平寺,在(苏州)府上方山下,……有五贤祠,祀唐寅、文、王守、王宠、汤珍。”(《江南通志·舆地·寺观·苏州府》)

  王宠复有《东泉志》四卷,散曲作品收在《南北宫词纪》中。

诗作欣赏

  【曲岩】

  乘云欻先登,攀崖纷广眺。孤峰上寒日,平楚腾余烧。 天高风物紧,地迥山川窍。饥鼯乍陆梁,哀鸿相叫啸。

  企石揖云帆,披霞迎海峤。空水共泛澜,虚无自余照。 林深养谷神,壁仄团景曜。光风烂芝苓,玉髓滋萝茑。

  樵隐自夷犹,末路多奔峭。怀哉瀼里公,千春可同调。

  【过石公山】

  岛屿屡崩奔,石林突参错。朝云正吐秀,冬水亦渐涸。 槎牙熊豹蹲,蜷曲蛟龙蠖。波涛激中洞,岚霭纷上薄。

  金膏赤日流,石镜青天霩。表灵征名图,延赏谐幽诺。 苍鼠不惊人,丹枫时自落。兹焉可投纶,毕志甘场藿。

  【楞伽寺】

  云竹素所爱,山林道难忘。荆蛮屹水府,五湖泻汤汤。 连峰枕其腹,翠壁森开张。流峙两参错,南斗回文章。

  绝境瑀兰若,金天建旌幢。嵯峨古楞伽,飒沓开云堂。 星河挂北户,日月经其阳。法雨不断洒,檀樾纷成行。

  时时吐虹霓,下饮平波光。风帆日如织,宝筏度迷方。 道林更爱客,文燕依松篁。脱屣石苔滑,科头飞雪凉。

  朱炎久蒸薄,卧暍两月强。 扫除洞虚白,盥浴披天香。 回思隔朝市,执热眇相望。

  【宴徐子仁宅】

  全陵豪侠窟,乐游凤凰原。青门临上路,烂若朝霞骞。 啸侣共行游,叫崟窥阳园。神飚集珍木,泫露被芳荪。

  兰池夏气爽,桂栋秋云屯。嘉花既罗户,密筿亦植援。 疏林抗北磴,激浪飞南轩。粲粲芙蓉披,离离椒芷繁。

  中堂理丝桐,后槛树旌幡。初疑游龙翔,忽讶惊鸿翻。 色授神已交,礼防心讵烦。主人卿云流,标胜俪玙璠。

  已罗西园彦,复注北海樽。纵横逸藻奋,契阔佳期敦。 履舄相错陈,钗缨互缤翻。肴来乃瓶罄,觞至若川奔。

  晓畏夕月驰,宵忘朝日暾。 平乐谅虚侈,高阳亦徒喧。 缛丽安可悉,商确歌此言。

书法图片

  

王宠作品1

王宠作品2

王宠作品3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王宠书法,即可查询。

打赏
公众号
纠错

书法推荐

精彩资源

  • 【高清】元 赵孟頫行书《洛神赋》1.6G下载

    2019-02-07 10:47:11
  • 【jpg】钟繇小楷《宣示表》单字版下载_19M

    2019-08-29 12:49:08
  • 【jpg高清】元 赵孟頫行书《洛神赋》下载_49M

    2019-12-10 18:30:01
  • 【tif高清】明 姜立纲楷书《东铭》册下载_420M

    2019-09-24 15:42:20
  • 【高清tif】明 唐寅行书《漫兴墨迹》长卷下载_621M

    2019-04-03 18:53:16
  • 【PDF】清康熙焦秉贞《御制耕织图》下载

    2019-02-12 16:21:52
  • 【pdf高清】清林皋篆《宝砚斋印谱》清康熙钤印本_173M

    2019-05-03 09:27:10
  • 【jpg高清】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单字版下载_153M

    2019-08-28 10:44:40
  • 【pdf】王铎《拟山园帖》清拓本下载_184M

    2019-02-11 12:35:40
  • 【高清】元 赵孟頫行书《归去来辞卷》下载_267M

    2019-02-10 11:00:22
  • 书法家推荐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书法字典 王宠百科介绍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