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弘历行书《八徵耄念之宝卷》

作者:乾隆 书体:行书

乾隆弘历行书《八徵耄念之宝卷》

缂丝乾隆御笔八徵耄念之宝卷,清乾隆,纵33厘米,横164厘米。清宫旧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五十四年(17 * ),皇帝弘历年近八旬,命镌八徵耄念之宝,同时镌刻“自强不息”等印玺,他得意于年高八十而仍“身体康强”、“未形智衰”,且享五代同堂之福,同时勉励自己勤政不懈,并祝愿子孙延继此福。此手卷稿本即乾隆皇帝为记此宝玺之镌刻所御制《八徵耄念之宝记》一文。

手卷采用平缂、搭缂等常用技法,缂法虽不复杂,但幅面宽达164厘米,且在一米多宽的缂织机上需要同时缂织58行行书字体,另10行小字,难度非同一般。缂织者运梭灵巧,缂工精细,字体大小均匀,排列工整,笔划清晰,忠实地再现了乾隆帝御笔之韵。

钤“嚮用五福”、“八徵耄念之宝”、“自强不息”等印。包首为缂丝五彩天鹿,配有漆盒,为原装裱。《石渠宝笈三编》、《清内府藏书画录》著录。(撰稿人:严勇)

释文:

予年七十时,用杜甫句,镌古稀天子之宝,而即继之曰犹日孜孜,不敢怠于政也。蒙天眷佑,幸无大陨越,于兹又浃旬矣。思有所以副八旬开帙之庆,镌为玺以殿诸御笔,盖莫若洪范八徵之念。且予夙立愿,八十有五,满乾隆六十年之数,即当归政。今虽八十,逮归政之岁尚有六年,一日未息肩,万民恒在怀,庶徵之八,可不念乎?念庶徵即所以念万民。 曲礼,八十曰耄,老而智衰之谓。兹逮八十,幸赖天佑,身体康强,一日万几,未形智衰,不可不自勉也。如至果不能自勉,则亦不敢旷职以待六年之期,何则?坛庙之祀,不可不躬亲;雨旸之时,不可不常验;中外之政,不可不日勤;民物之养,不可不心存。苟失其一,丛脞随之,则吾岂敢。是则耄而敬念庶徵,仍古稀犹日孜孜之意也。亦五福五代堂之说,所谓皇极敛锡之志也。亦即近读洪范著论,所谓六极中不能去其三曰忧之义也。 夫汉唐以来,古稀天子才得六,六之中,至八旬者,才得三,而三帝之中,惟元世祖可称贤,其二则予所鄙也。即元世祖,亦未如予之五代同堂,是予沐昊乾鸿贶为独深。而予之所寅承锡羡当何如?亦曰体天爱民,诚心勤政,与洪范五之敛锡,八之念徵,九之三忧,孜孜惕惕,日进无疆云尔。 予之子孙,能心予之心,政予之政,惕予之惕,忧予之忧,或得仰邀天眷,有年至七旬八旬者,继用此宝,则又我大清国亿万斯年无疆之庥,所不敢必而深愿者也。是为记。

乾隆庚戌新正御笔

乾隆弘历行书《八徵耄念之宝卷》

2019-07-26 12:02:48

标签:乾隆,弘历,行书,八徵耄念之宝
公众号
0
纠错

猜你喜欢

乾隆书法欣赏

评论发表评论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