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行书《书光武大破莽兵于昆阳事卷》
作者:乾隆 书体:行书
乾隆御书《书光武大破莽兵于昆阳事卷》,清乾隆,行书,缂丝,37行,纵31厘米,横214厘米。清宫旧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是在本色地上缂织清乾隆皇帝御书《书光武大破莽兵于昆阳事》。引首上织黑字行书“辟诬彰武”,四字上方正中缂织“古希天子”朱文印。正文末尾织款题“乾隆丁未新正月御笔”,下织“古希天子之宝”朱文印和“犹日孜孜” 白文印各一方。
从款题可知,此文书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新年之际。
此卷缂法为平缂与搭缂,缂工虽简,但技艺精湛,织出的字如手书般流畅自如。
在文中,乾隆皇帝从古今以少胜多而得天下的大战役说起,提及黄帝诛蚩尤的涿鹿之战、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萨尔浒之战以及战国时田单的火牛阵,进而批驳范晔所记汉代昆阳之战中用猛兽助威得胜的说法实属荒诞,指出汉光武帝刘秀是凭神武勇略和士兵敢死之气势而大溃敌人夺取胜利的,最后感叹作史传实非易事。(撰稿人:阮卫萍)
释文:
古今鸿战,已少胜众,遂以定天下之基者有三:黄帝诛蚩尤于涿鹿,尚矣,邃古荒略,莫可悉纪。我太祖歼明师四十万于萨尔浒,别有著论。其一则光武大破莽兵于昆阳也,独范晔所记,欲张大其事,反有未达事理者,是以叙而明之。 夫莽兵四十余万,号百万,是诚劲敌也。诸将逡巡无定志,光武为之图画成败,以十三骑出城召兵,自将步骑千余奔敌,此其神武勇略为何如!既又率敢死者三千人,冲其中坚,诛王寻,遂以大溃敌兵,追奔百余里,解昆阳之围,海内响应,而汉家之业遂大定。然光武所以能如此者,亦惟求是于天,立志不移,用能见大,敌以贾勇,合众志以成城耳。而晔未言及此也,乃称莽军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以助威。此语则失之不经矣。盖自益烈山泽,犀象非中国所有,虽有虎豹,其去人亦远,终不可如牛马之类,畜而驯之,驱而使之战也。晔盖误谓黄帝教陈熊罴貔貅,为勇锐士之号,而遂以为实有其事耳。路史之注,率已明之。或曰田单之用火牛,非此类乎?曰,以田单之火牛,益足证虎豹之乌有。盖牛六畜之一,束兵于角,束苇于尾,可听人为之。穴城出牛,燃尾使奔,牛必向前奔而敌骇,此事之所有也。虎豹野兽也,柙而畜之,或可,其能如牛之听人束首束尾乎?一出柙,必乱奔横跳,或且噬启柙之人,而已,军先自乱,其尚能威慑前敌乎。 予故笑范晔之不达事理,而犹效司马迁之怪诞纪事。呜呼!作史可易言哉!
乾隆丁未新正月御笔。
2019-11-30 16:44:37
猜你喜欢
傅山《节临淳化阁帖王右军草书手卷》
2019-03-28 15:10:07康有为行书《学灵光见立轴》
2019-12-29 19:30:41高凤翰草书《书怀七律诗轴》
2019-04-03 17:25:57刘墉《临王献之草书扇面》
2020-02-07 16:24:23石涛行书《赠翁山诗札》
2016-11-09 12:48:54何绍基《行书立轴》
2019-08-27 16:40:16董诰楷书题《米芾蜀素帖》
2018-07-30 17:17:19巴慰祖隶书《节临西狭颂轴》
2019-02-08 13:05:25朱彝尊《临曹全碑轴》
2016-10-02 07:55:39陈奕禧《行书七绝立轴》
2019-02-11 16:35:55
乾隆书法欣赏
梁同书行书《苏轼钱越王祠碑铭册》
2020-01-17 19:26:12王文治行书《无江乃邦十言联》
2016-09-14 12:53:31梁鼎芬《行书尺牍》
2020-01-15 12:04:40刘墉行书《沉香山子赋》
2016-11-02 12:46:48陈介祺《行书横云秋色七言联》
2019-02-23 10:40:19汪由敦《行书临苏轼春帖子词轴》
2017-09-16 18:56:12赵之谦行书《致艾臣书札》
2016-08-27 08:17:47洪亮吉行书《送巨超僧自焦山归主玉笥山方丈序》
2019-11-27 22:30:59张照行书《临米芾诗帖卷》
2016-06-21 06:42:15赵之谦《行书秋草水雲七言联》
2016-12-10 19: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