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隶书《任城王汉墓黄肠石刻》
作者:不详 书体:隶书
济宁因两汉碑刻遗存丰富,有“中国汉碑半济宁”之誉。这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位于济宁城北的汉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保存有黄肠石题刻785石,为全国已知汉墓之最。
济宁市城北3公里萧王庄一带,原有9座高大的土冢。群众呼曰“九女堌堆”。据近年考古调查证实,这几个“堌堆”皆为汉代的大型墓葬。由于人为原因和自然破坏,现地面仅存固堆四座,命名为M1—M4号墓,为东汉任城国国王及其配偶的墓葬群。1992年,济宁市文物局对一号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主人可能是东汉任城国始封王——孝王刘尚,即光武帝刘秀之孙。这座墓规模宏大、结构形制独特、材料使用考究,对研究汉代诸侯王葬制的发展演变,乃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墓使用的黄肠题凑刻石。一号汉墓使用石材约4000余块,其中大部分石块上都有字,遍布在回廊及封顶、封门和棺床的黄肠石上。有朱书、书后镌刻和刻后再填朱三种类型。据《东汉任城王陵》一书记载:“黄肠石壁内面、棺床石、封墙石上铭刻和朱书合计782块,为全国已见之最”。这些黄肠石题刻均采用竖刻横放的形式。从所见铭刻和朱书,多者十字,少者仅一字,四到六字居多,内容大多为当时的地名和管理官员、石工、送石者的姓名籍贯以及石块的尺寸、编码等。就是这些简单的铭文中却包含了重要的古代法律制度、陵墓制度、文字发展演变等研究资料。这些刻字所用书体为民间隶书,用笔简洁明快、质朴大方,遒劲挺拔,是东汉时期通俗隶书的典型代表作品,对研究汉字的字体演变和东汉书法艺术有重要价值。
汉任城王墓题刻众多,黄肠石均来自不同地方,题刻出自50餘位书刻匠之手,故书刻风格的多姿多彩。现依其书法作风,可将题刻作品分为四大类。
1.工整类:这类作品讲究字的笔划、结体和行气的整体统一,字体较规整。如“东平陆tang6*子”、“东平无盐”、“邹祭尊石治章”、“邹石治章”、“鲁武央武”、“鲁柏仲”、“时生”等。
2023-01-24 09:47:10
猜你喜欢
西汉未央宫骨签刻文
2016-04-11 12:48:37李斯篆书《会稽刻石》
2017-05-05 17:04:29东汉篆书碑刻《袁安碑》
2016-05-02 18:47:46东汉隶书《三老掾赵宽碑》
2016-06-13 13:01:37李斯篆书《峄山碑》,明拓郑文宝摹刻长安本
2017-09-14 10:55:33东汉《刘君残碑》拓片
2016-08-26 12:54:36东汉隶书《武氏祠画像题记》
2017-04-17 15:04:00东汉隶书《孔宙碑》
2017-04-12 10:46:26西汉隶书《马王堆帛书》
2017-05-04 15:58:36东汉《王平君阙铭》
2017-04-18 08: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