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楷书《灵岩寺碑颂并序》墨拓(9)
作者:李邕 书体:楷书
附录:何绍基跋文:
李书石刻,惟《大照禅师碑》余未及见。所见者,若《戒坛铭》、《叶国重碑》、《娑罗树碑》、《东林寺碑》皆翻刻,失其真。《李思训碑》、《任令则碑》、《端州石室记》、《麓山寺碑》、《李秀碑》、《卢正道碑》、《灵岩寺碑》、《龙兴寺额》各造妙境,而纯任天机,浑脱充沛,则《法华寺碑》为最胜。去春在吴门韩履卿丈诒此宋拓本至济南,付老仆陈芝重刻,神理难追,规模粗具矣。
《高僧传》载曇翼构法华精舍事兴碑悉合,唯翼逝後立碑山寺,会稽孔迁制文,不知北海曾及见否?此碑翻本叠出,无论笔势全非,即文字,亦多肥改,如 “秦望山上”增“大唐”字与後题。唐开元复出,“括州”或作“栝州”,“十微”误作“十徵”,“基”缺笔作“其一”,或误不缺,“陈州邑吏随国檀施”误作“陈随国施州邑吏檀”,“伛偻萎花”作“优曇异花”,“有耿投竿”作“有取扳竿”,“像光发福”下误“接台压龙”,首刻石人“东海伏灵芝”作“东海伏灵芝”,刻石皆讹舛,颠倒可笑,末题“开元二十三年十二月八日建”,按:新书本传,开元二十三年起为括州刺史。立碑正在其时,金石录舆地,此碑目俱不误,翻本作十一年、十三年者皆谬也。《戒坛铭》开元三年立,《叶有道碑》开元五年建,皆题括州刺史,伪作显然。《卢正道碑》以天宝元年二月立,尚题括州刺史,上距开元廿三年凡八年。
《灵岩寺碑》题天宝元年某月壬寅朔十五日,景臣考是十一月所立,衔书“灵昌郡太守”者,时初改州为郡,刺史为太守,灵昌郡太守,即滑州刺史,其年盖由括州迁淄州,又迁滑州。旧书谓:“由遵化尉累转括、淄、滑三州刺史,天宝初为汲郡、北海太守。”新书谓:“开元二十三年起为括州刺史,历淄、滑二州刺史。上计京师出为汲郡、北海太守,天宝初年,李林甫忌之,因傅以罪。”叙次皆未翔实,此拓足正证诸碑之误,兼纠二史之疏矣。
近日,阮氏《两浙金石志》、杜氏《越中金石志》皆从翻本录入,杜志云“法华寺唐大中时改为天衣寺,碑高八尺六寸,广四尺,又引周锡珪跋云,碑重立,殊陋恶,曾见旧拓三种,亦不知谁为真。”又引《万历绍兴府志》云,“寺後十峰,堂有李邕断碑石”,按周氏所见,定皆翻本,十峰堂前断石,或是原来妙断耶。
北海书与鲁公同时并驱,所撰书多方外之文,其刚烈不获令终,亦略相侣。余于颜书手钩《忠义堂帖》,收藏宋拓本《祭伯文》、《祭侄文》、《大字 * 坛记》、《李元靖碑》,于李书见《北云麾》原石全本于番禺潘氏,收宋拓《麓山寺碑》于杭州,搜得《灵岩寺碑》两段于长清,见古拓《卢府君碑》于崇雨舲中丞处,今复得此帖,墨缘重叠,可云厚幸。窃谓两公书律,皆根矩篆分,渊源河北,绝不依傍山阴。余习书四十年,坚持此意,于两公有微尚焉。苦臂腕孱弱,复多嗜少专,瞻望前哲,徒增叹愧耳。
咸丰己未正月道州蝯叟何绍基跋于泺源书院
2017-02-13 10:05:09
猜你喜欢
李邕书法欣赏
李邕《云麾将军碑》
2016-02-23 12:35:00欧阳询楷书《郭云墓志》
2014-09-09 19:19:04唐楷书《宋拓孔祭酒碑》
2019-04-20 16:07:22柳公权楷书《神策军碑》宋拓彩版
2018-07-20 19:03:51王行满楷书《韩仲良碑》
2017-08-15 20:23:16崔巨雅楷书《李辅光墓志铭并序》
2019-04-21 10:43:26薛稷楷书《信行禅师碑》
2016-06-03 06:39:32李邕行书《奉别帖》墨拓
2017-02-14 09:12:55李邕行楷《麓山寺碑》
2017-04-02 17:18:34空海楷书《心经》拓本
2019-12-12 13: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