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大盂鼎》欣赏

作者:大盂鼎 书体:篆书

《大盂鼎》,西周康王(公元前11世纪一前l0世纪)时期的金文,为西周初期重器、道光初年(1821一1830年)出土于陕西郡县礼村,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内壁铭文19行,291宇,器通高l01.8厘米、口径77厘米。内容为康王追述商亡周兴之由,命盂要引以为戒,效法祖先,尽心辅佐周室的故事。后人将其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并称为“四大国宝”。

从流传下来的书法(文字)遗迹上看,早在先秦就因材料的不同出现了像契刻书(殷商甲骨),铸造书(商周青铜铭文)、朱墨书(春秋战国)等三种书写艺术形态——刀到、铸造、用笔书写——由此产生书法审美视野中的诸如“刀味”、“金石气”,“笔味”、“书卷气”等审美品格。

坚实肥厚的典范——《大盂鼎》

在大篆体系中,甲骨文的刀刻和金文的铸造形成了审美意象上的巨大反差。甲骨文因用刀在坚硬的龟甲兽骨上刻划(有不书而刻、先书再到、书而未刻等方式),线条方折、尖细、劲挺,成形方式非常简单、金文的制作方式却复杂的多,虽然有一例为不经书写而是直接用刀在青铜器上刻写文字、这是少例,需要高级工匠才能完成。更多的程序是铭文与青铜器一起铸造而成,“要经过书——刻——铸——清砂等四道工艺过程,用毛笔写好铭文,刻成字模,或一字一模,或数字一模,合成全文镶嵌在青铜器铸造时所制成的陶范上。

陶范分内范和外范两部分。镶嵌在内范上的字模,铸成的铭文在器物内壁;在外范上的字模,铭文即在器物的外壁,有的铭文也铸在器物的盖、柄、耳、口、环、足等部位。”

2016-02-16 12:40:19

标签:坚实肥厚的典范——《大盂鼎》
公众号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评论发表评论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