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二 志第四
作者:宋濂等
◎历一
夫明时治历,自黄帝、尧、舜与三代之盛王,莫不重之,其文备见于传记矣。
虽去古既远,其法不详,然原其要,不过随时考验,以合于天而已。汉刘歆作
《三统历》,始立积年日法,以为推步之准。后世因之,历唐而宋,其更元改法
者,凡数十家,岂故相为乖异哉?盖天有不齐之运,而历为一定之法,所以既久
而不能不差,既差则不可不改也。
元初承用金《大明历》,庚辰岁,太祖西征,五月望,月蚀不效;二月、五
月朔,微月见于西南。中书令耶律楚材以《大明历》后天,乃损节气之分,减周
天之秒,去交终之率,治月转之余,课两曜之后先,调五行之出没,以正《大明
历》之失。且以中元庚午岁,国兵南伐,而天下略定,推上元庚午岁天正十一月
壬戌朔,子正冬至,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同会虚宿六度,以应太祖受命之符。
又以西域、中原地里殊远,创为里差以增损之,虽东西万里,不复差忒。遂题其
名曰《西征庚午元历》,表上之,然不果颁用。
至元四年,西域札马鲁丁撰进《万年历》,世祖稍颁行之。十三年,平宋,
遂诏前中书左丞许衡、太子赞善王恂、都水少监郭守敬改治新历。衡等以为金虽
改历,止以宋《ji6*元历》微加增益,实未尝测验于天,乃与南北日官陈鼎臣、邓
元麟、毛鹏翼、刘巨渊、王素、岳铉、高敬等参考累代历法,复测候日月星辰消
息运行之变,参别同异,酌取中数,以为历本。十七年冬至,历成,诏赐名曰
《授时历》。十八年,颁行天下。二十年,诏太子谕德李谦为《历议》,发明新
历顺天求合之微,考证前代人为附会之失,诚可以贻之永久,自古及今,其推验
之精,盖未有出于此者也。今衡、恂、守敬等所撰《历经》及谦《历议》故存,
皆可考据,是用具著于篇。惟《万年历》不复传,而《庚午元历》虽未尝颁用,
其为书犹在,因附著于后,使来者有考焉。作《历志》。
授时历议上
验气
天道运行,如环无端,治历者必就阴消阳息之际,以为立法之始。阴阳消息
之机,何从而见之?惟候其日晷进退,则其机将无所遁。候之之法,不过植表测
景,以究其气至之始。智作能述,前代诸人为法略备,苟能精思密索,心与理会,
则前人述作之外,未必无所增益。
旧法择地平衍,设水准绳墨,植表其中,以度其中晷。然表短促,尺寸之下
所为分秒太、半、少之数,未易分别。表长,则分寸稍长,所不便者,景虚而淡,
难得实景。前人欲就虚景之中考求真实,或设望筒,或置小表,或以木为规,皆
取表端日光下彻圭面。今以铜为表,高三十六尺,端挟以二龙,举一横梁,下至
圭面,共四十尺,是为八尺之表五。圭表刻为尺寸,旧寸一,今申而为五,厘毫
差易分。别创为景符,以取实景。其制以铜叶,博二寸,长加博之二,中穿一窍,
若针芥然,以方跂为趺,一端设为机轴,令可开阖,榰其一端,使其势斜倚,
北高南下,往来迁就于虚景之中,窍达日光,仅如米许,隐然见横梁于其中。旧
法以表端测晷,所得者日体上边之景,今以横梁取之,实得中景,不容有毫末之
差。
地中八尺表景,冬至长一丈三尺有奇,夏至尺有五寸。今京师长表,冬至之
景七丈九尺八寸有奇,在八尺表则一丈五尺九寸六分;夏至之景一丈一尺七寸有
奇,在八尺表则二尺三寸四分。虽晷景长短所在不同,而其景长为冬至,景短为
夏至,则一也。惟是气至时刻考求不易,盖至日气正,则一岁气节从而正矣。刘
宋祖冲之尝取至前后二十三四日间晷景,折取其中,定为冬至,且以日差比课,
推定时刻。宋皇祐间,周琮则取立冬、立春二日之景,以为去至既远,日差颇多,
易为推考。《ji6*元》以后诸历,为法加详,大抵不出冲之之法。新历积日累月,
实测中晷,自远日以及近日,取前后日率相埒者,参考同异,初非偏取一二日之
景,以取数多者为定,实减《大明历》一十九刻二十分。仍以累岁实测中晷日差
分寸,定拟二至时刻于后。
推至元十四年丁丑岁冬至
其年十一月十四日己亥,景长七丈九尺四寸八分五厘五毫;至二十一日丙午,
景长七丈九尺五寸四分一厘;二十二日丁未,景长七丈九尺四寸五分五厘。以己
亥、丁未二日之景相校,余三分五毫为晷差,进二位;以丙午、丁未二日之景相
校,余八分六厘为法;除之,得三十五刻;用减相距日八百刻,余七百六十五刻;
折取其中,加半日刻,共为四百三十二刻半;百约为日,得四日;余以十二乘之,
百约为时,得三时,满五十又作一时,共得四时;余以十二收之,得三刻;命初
起距日己亥算外,得癸卯日辰初三刻为丁丑岁冬至。此取至前后四日景。
十一月初九日甲午,景七丈八尺六寸三分五厘五毫;至二十六日辛亥,景七
丈八尺七寸九分三厘五毫;二十七日壬子,景七丈八尺五寸五分。以甲午、壬子
景相减,复以辛亥、壬子景相减,准前法求之,亦得癸卯日辰初三刻。至二十八
日癸丑,景七丈八尺三寸四厘五毫,用壬子、癸丑二日之景与甲午景,准前法求
之,亦合。此取至前后ba6*九日景。
十一月丙戌朔,景七丈五尺九寸八分六厘五毫;二日丁亥,景七丈六尺三寸
七分七厘;至十二月初六日庚申,景七丈五尺八寸五分一厘。准前法求之,亦在
辰初三刻。此取至前后一十七日景。
十月二十一日丙子,景七丈九寸七分一厘;至十二月十六日庚午,景七丈七
寸六分;十七日辛未,景七丈一寸五分六厘五毫。准前法求之,亦得辰初三刻。
此取至前后二十七日景。
六月初五日癸亥,景一丈三尺八分;距十五年五月癸未朔,景一丈三尺三分
八厘五毫;初二日甲申,景一丈二尺九寸二分五毫。准前法求之,亦合。此取至
前后一百六十日景。
推十五年戊寅岁夏至
五月十九日辛丑,景一丈一尺七分七厘五毫;距二十八日庚戌,景一丈一尺
七寸八分;二十九日辛亥,景一丈一尺八寸五厘五毫。用辛丑、庚戌二日之景相
减,余二厘五毫,进二位为实;复用庚戌、辛亥景相减,余二分五厘五毫为法;
除之,得九刻,用减相距日九百刻,余八百九十一刻;半之,加半日刻,百约,
得四日;余以十二乘之,百约,得十一时;余以十二收为刻,得三刻;命初起距
日辛丑算外,得乙巳日亥正三刻夏至。此取至前后四日景。
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己巳,景七丈一尺三寸四分三厘;距十五年十一月初二
日辛巳,景七丈七寸五分九厘五毫;初三日壬午,景七丈一尺四寸六厘。用己巳、
壬午景相减,以辛巳、壬午景相减除之,亦合。此用至前后一百五十六日景。
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丙寅,景七丈二尺九寸七分二厘五毫;十三日丁卯,景
七丈二尺四寸五分四厘五毫;十四日戊辰,景七丈一尺九寸九厘;距十五年十一
月初四日癸未,景七丈一尺九寸五分七厘五毫;初五日甲申,景七丈二尺五寸五
厘;初六日乙酉,景七丈三尺三分三厘五毫。前后互取,所得时刻皆合。此取至
前后一百五十ba6*九日景。
十四年十二月初七日辛酉,景七丈五尺四寸一分七厘;初八日壬戌,景七丈
四尺九寸五分九厘五毫;初九日癸亥,景七丈四尺四寸八分六厘;距十五年十一
月初九日戊子,景七丈四尺五寸二分五毫;初十日己丑,景七丈五尺三厘五毫;
十一日庚寅,景七丈五尺四寸四分九厘五毫。以壬戌、己丑景相减为实,以辛酉、
壬戌景相减为法,除之;或以壬戌、癸亥景相减,或以戊子、己丑景相减,若己
丑、庚寅景相减,推前法求之,皆合。此取至前后一百六十三四日景。
推十五年戊寅岁冬至
其年十一月十九日戊戌,景七丈八尺三寸一分八厘五毫;距闰十一月初九日
戊午,景七丈八尺三寸六分三厘五毫;初十日己未,景七丈八尺八分二厘五毫。
用戊戌、戊午二日景相减,余四分五厘为晷差,进二位,以戊午、己未景相减,
余二寸八分一厘为法,除之,得一十六刻,加相距日二千刻,半之,加半日刻,
百约,得十日;余以十二乘之,百约为时,满五十又进一时,共得七时;余以十
二收为刻;命初起距日己亥算外,得戊申日未初三刻为戊寅岁冬至。此取至前后
十日景。
十一月十二日辛卯,景七丈五尺八寸八分一厘五毫;十三日壬辰,景七丈六
尺三寸一厘五毫;闰十一月十五日甲子,景七丈六尺三寸六分六厘五毫;十六日
乙丑,景七丈五尺九寸五分三厘;十七日丙寅,景七丈五尺五寸四厘五毫。用壬
辰、甲子景相减为实,以辛卯、壬辰景相减为法,除之,亦得戊申日未初三刻。
或用甲子、乙丑景相减,推之,亦合。若用辛卯、乙丑景相减为实,用乙丑、丙
寅景相减,除之,并同。此取至前后十六七日景。
十一月初八日丁亥,景七丈四尺三分七厘五毫;闰十一月二十日己巳,景七
丈四尺一寸二分;二十一日庚午,景七丈三尺六寸一分四厘五毫。用丁亥、己巳
景相减为实,以己巳、庚午景相减,除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二十一日景。
六月二十六日戊寅,景一丈四尺四寸五分二厘五毫;二十七日己卯,景一丈
四尺六寸三分八厘;至十六年四月二日戊寅,景一丈四尺四寸八分一厘。以二戊
寅景相减,用后戊寅、己卯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一百五十日景。
五月二十八日庚戌,景一丈一尺七寸八分;至十六年四月二十九日乙巳,景
一丈一尺八寸六分三厘;三十日丙午,景一丈一尺七寸八分三厘。用庚戌、丙午
景相减,以乙巳、丙午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百七十八日景。
推十六年己卯岁夏至
四月十九日乙未,景一丈二尺三寸六分九厘五毫;二十日丙申,景一丈二尺
二寸九分三厘五毫;至五月十九日乙丑,景一丈二尺二寸六分四厘。以丙申、乙
丑景相减,余二分九厘五毫为晷差,进二位;以乙未、丙申景相减,得七分六厘
为法;除之,得三十八刻;加相距日二千九百刻,半之,加半日刻,百约,得十
五日;余以十二乘之,百约,得二时;余以十二收之,得二刻;命初起距日丙申
算外,得辛亥日寅正二刻为夏至。此取至前后十五日景。
三月二十一日戊辰,景一丈六尺三寸九分五毫;六月十六日壬辰,景一丈六
尺九分九厘五毫;十七日癸巳,景一丈六尺三寸一分一厘。用戊辰、癸巳景相减,
以壬辰、癸巳景相减,准前法推之,亦合。此取至前后四十二日景。
三月初二日己酉,景二丈一尺三寸五厘;至七月初七日壬子,景二丈一尺一
寸九分五厘五毫;初八日癸丑,景二丈一尺四寸八分六厘五毫。用己酉、壬子景
相减,以壬子、癸丑景相减,如前法推之,亦合。此取至前后六十一二日景。
三月戊申朔,景二丈一尺六寸一分一厘;至七月初八日癸丑,景二丈一尺四
寸八分六厘五毫;初九日甲寅,景二丈一尺九寸一分五厘五毫。用戊申、癸丑景
相减,以癸丑、甲寅景相减,准前法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六十二三日景。
二月十八日乙未,景二丈六尺三分四厘五毫;至七月二十一日丙寅,景二丈
五尺八寸九分九厘;二十二日丁卯,景二丈六尺二寸五分九厘。用乙未、丙寅景
相减,以丙寅、丁卯景相减,如前法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七十五六日景。
二月三日庚辰,景三丈二尺一寸九分五厘五毫;至八月初五日庚辰,景三丈
一尺五寸九分六厘五毫;初六日辛巳,景三丈二尺二分六厘五毫。用前庚辰与辛
巳景相减,以后庚辰、辛巳景相减,如前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九十日景。
正月十九日丁卯,景三丈八尺五寸一厘五毫;至八月十八日癸巳,景三丈七
尺八寸二分三厘;十九日甲午,景三丈八尺三寸一分五毫。用丁卯、甲午景相减,
以癸巳、甲午景相校,如前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一百三四日景。
推十六年己卯岁冬至
十月二十四日戊戌,景七丈六尺七寸四分;至十一月二十五日己巳,景七丈
六尺五寸八分;二十六日庚午,景七丈六尺一寸四分二厘五毫。用戊戌、己巳景
相减,余一寸六分为晷差,进二位;以己巳、庚午景相减,余四寸三分七厘五毫
为法;除之,得三十六刻;以相减距日三千一百刻,余三千六十四刻;半之,加
五十刻,百约,得一十五日;余以十二乘之,百约为时,满五十,又进一时,共
得十时;余以十二收之为刻,得二刻;命初起距日戊戌算外,得癸丑日戌初二刻
冬至。此取至前后十五六日景。
十月十八日壬辰,景七丈四尺五分二厘五毫;十九日癸巳,景七丈四尺五寸
四分五厘;二十日甲午,景七丈五尺二分五厘;至十一月二十八日壬申,景七丈
五尺三寸二分;二十九日癸酉,景七丈四尺八寸五分二厘五毫;十二月甲戌朔,
景七丈四尺三寸六分五厘;初二日乙亥,景七丈三尺八寸七分一厘五毫。用甲午、
癸酉景相减,癸巳、甲午景相减,如前推之,亦同。若以壬申、癸酉景相减为法,
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十ba6*九日景。
若用癸巳与甲戌景相减,以壬辰、癸巳景相减,推之,或癸巳、甲午景相减,
推之,或用甲戌、癸酉景相减,推之,或甲戌、乙亥景相减,推之,或以壬辰、
乙亥景相减,用壬辰、癸巳景相减,推之并同。此取至前后二十日景。
十月十六日庚寅,景七丈三尺一分五厘;十二月初三日丙子,景七丈三尺三
寸二分;初四日丁丑,景七丈二尺八寸四分二厘五毫。用庚寅、丁丑景相减,以
丙子、丁丑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二十三日景。
十月十四日戊子,景七丈一尺九寸二分二厘五毫;十五日己丑,景七丈二尺
四寸六分九厘;十二月初五日戊寅,景七丈二尺二寸七分二厘五毫。用己丑、戊
寅景相减,以戊子、己丑景相减,推之,或用己丑、庚寅相减,推之亦同。此取
至前后二十四日景。
十月初七日辛巳,景六丈七尺七寸四分五厘;初八日壬午,景六丈八尺三寸
七分二厘五毫;初九日癸未,景六丈八尺九寸七分七厘五毫;十二月十二日乙酉,
景六丈八尺一寸四分五厘。用壬午、乙酉景相减,以辛巳、壬午相减,推之,壬
午、癸未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三十一二日景。
十月乙亥朔,景六丈三尺八寸七分;十二月十八日辛卯,景六丈四尺二寸九
分七厘五毫;十九日壬辰,景六丈三尺六寸二分五厘。用乙亥、壬辰景相减,以
辛卯、壬辰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三十八日景。
九月二十二日丙寅,景五丈七尺八寸二分五厘;十二月二十八日辛丑,景五
丈七尺五寸八分;二十九日壬寅,景五丈六尺九寸一分五厘。用丙寅、辛丑景相
减,以辛丑、壬寅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四十七八日景。
九月二十日甲子,景五丈六尺四寸九分二厘五毫;至十二月二十九日壬寅,
景五丈六尺九寸一分五厘;至十七年正月癸卯朔,景五丈六尺二寸五分。用甲子、
癸卯相减,壬寅、癸卯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五十日景。
右以累年推测到冬夏二至时刻为准,定拟至元十八年辛巳岁前冬至,当在己
未日夜半后六刻,即丑初一刻。
岁余岁差
周天之度,周岁之日,皆三百六十有五。全策之外,又有奇分,大率皆四分
之一。自今岁冬至距来岁冬至,历三百六十五日,而日行一周,凡四周,历千四
百六十,则余一日,析而四之,则四分之一也。然天之分常有余,岁之分常不足,
其数有不能齐者,惟其所差至微,前人初未觉知。迨汉末刘洪,始觉冬至后天,
谓岁周余分太强,乃作《乾象历》,减岁余分二千五百为二千四百六十二。至晋
虞喜,宋何承天、祖冲之,谓岁当有差,因立岁差之法。其法损岁余,益天周,
使岁余浸弱,天周浸强,强弱相减,因得日躔岁退之差。岁余、天周,二者实相
为用,岁差由斯而立,日躔由斯而得,一或损益失当,讵能与天叶哉?
今自刘宋大明壬寅以来,凡测景验气得冬至时刻真数者有六,取相距积日时
刻,以相距之年除之,各得其时所用岁余。复自大明壬寅距至元戊寅积日时刻,
以相距之年除之,得每岁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分二十五秒,比《大明历》减去一
十一秒,定为方今所用岁余。余七十五秒,用益所谓四分之一,共为三百六十五
度二十五分七十五秒,定为天周。余分强弱相减,余一分五十秒,用除全度,得
六十六年有奇,日却一度,以六十六年除全度,适得一分五十秒,定为岁差。
复以《尧典》中星考之,其时冬至日在女、虚之交。及考之前史,汉元和二
年,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晋太元九年,退在斗十七度;宋元嘉十年,在斗十四
度末;梁大同十年,在斗十二度;隋开皇十八年,犹在斗十二度;唐开元十二年,
在斗九度半;今退在箕十度。取其距今之年、距今之度较之,多者七十余年,少
者不下五十年,辄差一度。宋庆元间,改《统天历》,取大衍岁差率八十二年及
开元所距之差五十五年,折取其中,得六十七年,为日却行一度之差。施之今日,
质诸天道,实为密近。
然古今历法,合于今必不能通于古,密于古必不能验于今。今《授时历》,
以之考古,则增岁余而损岁差;以之推来,则增岁差而损岁余;上推春秋以来冬
至,往往皆合;下求方来,可以永久而无弊;非止密于今日而已。仍以《大衍》
等六历,考验春秋以来冬至疏密,凡四十九事,具列如后。
○冬至刻
《大衍》 《宣明》 《ji6*元》 《天》 《大明》 《授时》
献公十五年戊寅岁,正月甲寅朔旦冬至。
丙辰(22) 乙卯(88) 丁巳(33) 乙卯(2) 丁巳(35)甲寅(99)
僖公五年丙寅岁,正月辛亥朔旦冬至。
辛亥(94) 辛亥(66) 壬子(74) 辛亥(27) 壬子(89)辛亥(14)
昭公二十年己卯岁,正月己丑朔旦冬至。
己丑(45) 己丑(2) 庚寅(25) 戊子(92) 庚寅(29)戊子(83)
宋元嘉十二年乙亥岁,十一月十五日戊辰景长。
戊辰(35) 戊辰(32) 戊辰(39) 戊辰(51) 戊辰(41)戊辰(47)
元嘉十三年丙子岁,十一月二十六日甲戌景长。
癸酉(59) 癸酉(57) 癸酉(63) 癸酉(75) 癸酉(65)癸酉(71)
元嘉十五年戊寅岁,十一月十八日甲申景长。
甲申(8) 甲申(6) 甲申(十2) 甲申(24) 甲申(14)甲申(19)
元嘉十六年己卯岁,十月二十九日己丑景长。
己丑(33) 己丑(3) 己丑(37) 己丑(48) 己丑(37)己丑(44)
元嘉十七年庚辰岁,十一月初十日甲午景长。
甲午(57) 甲午(55) 甲午(61) 甲午(72) 甲午(63)甲午(68)
元嘉十八年辛巳岁,十一月二十一日己亥景长。
己亥(82) 己亥(79) 己亥(85) 己亥(97) 己亥(87)己亥(93)
元嘉十九年壬午岁,十一月初三日乙巳景长。
乙巳(6) 乙巳(4) 乙巳(十) 乙巳(21) 乙巳(11)乙巳(17)
大明五年辛丑岁,十一月乙酉冬至。
甲申(7) 甲申(68) 甲申(73) 甲申(89) 甲申(74)甲申(79)
陈天嘉六年乙酉岁,十一月庚寅景长。
庚寅(12) 庚寅(13) 庚寅(5) 庚寅(24) 庚寅( 8)庚寅(17)
光大二年戊子岁,十一月乙巳景长。
乙巳(8) 乙巳(86) 乙巳(79) 乙巳(97) 乙巳(81)乙巳( 9)
太建四年壬辰岁,十一月二十九日丁卯景长。
丙寅(83) 丙寅(78) 丙寅(77) 丙寅(95) 丙寅(98)丙寅(87)
太建六年甲午岁,十一月二十日丁丑景长。
丁丑(32) 丁丑(33) 丁丑(25) 丁丑(43) 丁丑(27)丁丑(36)
太建九年丁酉岁,十一月二十三日壬辰景长。
癸巳(4) 癸巳(6) 壬辰(99) 癸巳(16) 癸巳(空)癸巳( 8)
太建十年戊戌岁,十一月五日戊戌景长。
戊戌(3) 戊戌(3) 戊戌(23) 戊戌(4) 戊戌(24)戊戌(33)
隋开皇四年甲辰岁,十一月十一日己巳景长。
己巳(77) 己巳(78) 己巳(69) 己巳(86) 己巳(71)己巳(86)
开皇五年乙巳岁,十一月二十二日乙亥景长。
乙亥(1) 乙亥(2) 甲戌(92) 乙亥(11) 甲戌(55)乙亥(10)
开皇六年丙午岁,十一月三日庚辰景长。
庚辰(25) 庚辰(26) 庚辰(18) 庚辰(34) 庚辰(19)庚辰(34)
开皇七年丁未岁,十一月十四日乙酉景长。
乙酉(5) 乙酉(51) 乙酉(42) 乙酉(59) 乙酉(44)乙酉(59)
开皇十一年辛亥岁,十一月二十八日丙午景长。
丙午(48) 丙午(49) 丙午(43) 丙午(57) 丙午(41)丙午(56)
开皇十四年甲寅岁,十一月辛酉朔旦冬至。
壬戌(21) 壬戌(22) 壬戌(13) 壬戌( 3) 壬戌(14)壬戌(29)
唐贞观十八年甲辰岁,十一月乙酉景长。
甲申(43) 甲申(45) 甲申(31) 甲申( 5) 甲申(32)甲申(44)
贞观二十三年己酉岁,十一月辛亥景长。
庚戌(65) 庚戌(68) 庚戌(53) 庚戌(72) 庚戌(54)庚戌(66)
龙朔二年壬戌岁,十一月四日己未至戊午景长。
戊午(83) 戊午(86) 戊午(69) 戊午(88) 戊午(71)戊午(82)
仪凤元年丙子岁,十一月壬申景长。
壬申(25) 壬申(28) 壬申(10) 壬申(28) 壬申(12)壬申(22)
永淳元年壬午岁,十一月癸卯景长。
癸卯(72) 癸卯(75) 癸卯(57) 癸卯(76) 癸卯(58)癸卯(68)
开元十年壬戌岁,十一月癸酉景长。
癸酉(49) 癸酉(54) 癸酉(31) 癸酉( 5) 癸酉(32)癸酉(46)
开元十一年癸亥岁,十一月戊寅景长。
戊寅(74) 戊寅(77) 戊寅(55) 戊寅(74) 戊寅(56)戊寅( 7)
开元十二年甲子岁,十一月癸未冬至。
癸未(98) 甲申(3) 癸未(8) 癸未(99) 癸未(81)癸未(95)
宋景德四年丁未岁,十一月戊辰日南至。
戊辰(15) 戊辰(26) 丁卯(74) 丁卯(82) 丁卯(74)丁卯( 8)
皇祐二年庚寅岁,十一月三十日癸丑景长。
癸丑(65) 癸丑(79) 癸丑(22) 癸丑(25) 癸丑(22)癸丑(23)
元丰六年癸亥岁,十一月丙午景长。
丙午(73) 丙午(85) 丙午(26) 丙午(27) 丙午(26)丙午(26)
元丰七年甲子岁,十一月辛亥景长。
辛亥(97) 壬子(10) 辛亥(5) 辛亥(51) 辛亥( 5)辛亥(51)
元祐三年戊辰岁,十一月壬申景长。
壬申(94) 癸酉(8) 壬申(48) 壬申(48) 壬申(48)壬申(48)
元祐四年己巳岁,十一月丁丑景长。
戊寅(19) 戊寅(32) 丁丑(72) 丁丑(72) 丁丑(72)丁丑(72)
元祐五年庚午岁,十一月壬午冬至。
癸未(44) 癸未(56) 壬午(96) 壬午(97) 壬午(96)壬午(96)
元祐七年壬申岁,十一月癸巳冬至。
癸巳(92) 甲午(5) 癸巳(45) 癸巳(45) 癸巳(45)癸巳(45)
元符元年戊寅岁,十一月甲子冬至。
乙丑(39) 乙丑(52) 甲子(91) 甲子(91) 甲子(91)甲子(91)
崇宁三年甲申岁,十一月丙申冬至。
丙申(86) 丙申(99) 丙申(37) 丙申(36) 丙申(37)丙申(37)
绍熙二年辛亥岁,十一月壬申冬至。
癸酉(12) 癸酉(27) 壬申(57) 壬申(47) 壬申(57)壬申(46)
庆元三年丁巳岁,十一月癸卯日南至。
甲辰(59) 甲辰(74) 甲辰( 3) 癸卯(92) 甲辰( 3)癸卯(92)
嘉泰三年癸亥岁,十一月甲戌日南至。
丙子(5) 丙子(21) 乙亥(49) 乙亥(37) 乙亥(49)乙亥(37)
嘉定五年壬申岁,十一月壬戌日南至。
癸亥(25) 癸亥(41) 壬戌(69) 壬戌(56) 壬戌(68)壬戌(56)
绍定三年庚寅岁,十一月丙申日南至。
丁酉(65) 丁酉(83) 丁酉( 7) 丙申(63) 丁酉( 7)丙申(92)
淳祐十年庚戌岁,十一月辛巳日南至。
壬午(94) 壬午(71) 辛巳(96) 辛巳(77) 辛巳(94)辛巳(78)
本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十一月己未夜半后六刻冬至。
己未(87) 庚申( 5) 己未(25) 己未( 4) 己未(24)己未( 6)
右自春秋献公以来,凡二千一百六十余年,用《大衍》、《宣明》、《ji6*元》、
《统天》、《大明》、《授时》六历推算冬至,凡四十九事。《大衍历》合者三
十二,不合者十七;《宣明历》合者二十六,不合者二十三;《ji6*元历》合者三
十五,不合者十四;《统天历》合者三十八,不合者十一;《大明历》合者三十
四,不合者十五;《授时历》合者三十九,不合者十事。
今按献公十五年戊寅岁正月甲寅朔旦冬至,《授时历》得甲寅,《统天历》
得乙卯,后天一日;至僖公五年丙寅岁正月辛亥朔旦冬至,《授时》、《统天》
皆得辛亥,与天合;下至昭公二十年己卯岁正月己丑朔旦冬至,《授时》、《统
天》皆得戊子,并先一日,若曲变其法以从之,则献公、僖公皆不合矣。以此知
《春秋》所书昭公冬至,乃日度失行之验。一也。《大衍历》考古冬至,谓刘宋
元嘉十三年丙子岁十一月甲戌日南至,《大衍》与《皇极》、《麟德》三历皆得
癸酉,各先一日,乃日度失行,非三历之差。今以《授时历》考之,亦得癸酉。
二也。大明五年辛丑岁十一月乙酉冬至,诸历皆得甲申,殆亦日度之差。三也。
陈太建四年壬辰岁十一月丁卯景长,《大衍》、《授时》皆得丙寅,是先一日;
太建九年丁酉岁十一月壬辰景长,《大衍》、《授时》皆得癸巳,是后一日;一
失之先,一失之后,若合于壬辰,则差于丁酉,合于丁酉,则差于壬辰,亦日度
失行之验。五也。开皇十一年辛亥岁十一月丙午景长,《大衍》、《统天》、
《授时》皆得丙午,与天合;至开皇十四年甲寅岁十一月辛酉冬至,而《大衍》、
《统天》、《授时》皆得壬戌,若合于辛亥,则失于甲寅,合于甲寅,则失于辛
亥,其开皇十四年甲寅岁冬至,亦日度失行。六也。唐贞观十八年甲辰岁十一月
乙酉景长,诸历得甲申,贞观二十三年己酉岁十一月辛亥景长,诸历皆得庚戌,
《大衍历议》以永淳、开元冬至推之,知前二冬至乃史官依时历以书,必非候景
所得,所以不合,今以《授时历》考之亦然。八也。自前宋以来,测景验气者凡
十七事,其景德丁未岁戊辰日南至,《统天》、《授时》皆得丁卯,是先一日;
嘉泰癸亥岁甲戌日南至,《统天》、《授时》皆得乙亥,是后一日;一失之先,
一失之后,若曲变其数以从景德,则其余十六事多后天,从嘉泰,则其余十六事
多先天,亦日度失行之验。十也。
前十事皆《授时历》所不合,以此理推之,非不合矣,盖类其同则知其中,
辨其异则知其变。今于冬至略其日度失行及史官依时历书之者凡十事,则《授时
历》三十九事皆中,《统天历》与今历不合者仅有献公一事,《大衍历》推献公
冬至后天二日,《大明》后天三日,《授时历》与天合。下推至元庚辰冬至,
《大衍》后天八十一刻,《大明》后天一十九刻,《统天历》先天一刻,《授时
历》与天合。以前代诸历校之,《授时》为密,庶几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云。
古今历参校疏密
《授时历》与古历相校,疏密自见,盖上能合于数百载之前,则下可行之永
久,此前人定说。古称善治历者,若宋何承天,隋刘焯,唐傅仁均、僧一行之流,
最为杰出。今以其历与至元庚辰冬至气应相校,未有不舛戾者,而以新历上推往
古,无不吻合,则其疏密从可知已。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壬午岁十一月乙巳日十一刻冬至,距本朝至元十七年庚辰
岁,计八百三十八年。其年十一月,气应己未六刻冬至,《元嘉历》推之,得辛
酉,后《授时》二日,《授时》上考元嘉壬午岁冬至,得乙巳,与元嘉合。
隋大业三年丁卯岁十一月庚午日五十二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六
百七十三年。《皇极历》推之,得庚申冬至,后《授时》一日;《授时》上考大
业丁卯岁冬至,得庚午,与《皇极》合。
唐武德元年戊寅岁十一月戊辰日六十四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六
百六十二年。《戊寅历》推之,得庚申冬至,后《授时》一日;《授时历》上考
武德戊寅岁,得戊辰冬至,与《戊寅历》合。
开元十五年丁卯岁十一月己亥日七十二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五
百五十三年。《大衍历》推之,得己未冬至,后《授时》八十一刻;《授时历》
上考开元丁卯岁,得己亥冬至,与《大衍历》合,先四刻。
长庆元年辛丑岁十一月壬子日七十六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四百
五十九年。《宣明历》推之,得庚申冬至,后《授时》一日;《授时历》上考长
庆辛丑岁,得壬子冬至,与《宣明历》合。
宋太平兴国五年庚辰岁十一月丙午日六十三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
计三百年。《乾元历》推之,得庚申冬至,后《授时》一日;《授时历》上考太
平兴国庚辰岁,得丙午冬至,与《乾元》合。
咸平三年庚子岁十一月辛卯日五十三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二百
八十年。《仪天历》推之,得庚申冬至,后《授时》一日;《授时》上考咸平庚
子岁,得辛卯冬至,与《仪天》合。
崇宁四年乙酉岁十一月辛丑日六十二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一百
七十五年。《ji6*元历》推之,得己未日冬至,后《授时》十九刻;《授时历》上
考崇宁乙酉岁,得辛丑日冬至,与《ji6*元历》合,先二刻。
金大定十九年己亥岁十一月己巳日六十四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
一百一年。《大明历》推之,得己未冬至,后《授时》一十九刻;《授时历》上
考大定己亥岁,己巳冬至,与《大明历》合,先九刻。(《大明》冬至盖测验未
密故也。)
庆元四年戊午岁十一月己酉日一十七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八十
二年。《统天历》推之,得己未冬至,先《授时》一刻;《授时历》上考庆元戊
午岁,得己酉日冬至,与《统天历》合。
周天列宿度
列宿著于天,为舍二十有八,为度三百六十五有奇。非日躔无以校其度,非
列舍无以纪其度,周天之度,因二者以得之。天体浑圆,当二极南北之中,络以
赤道,日月五星之行,常出入于比。天左旋,日月五星溯而右转,昔人历象日月
星辰,谓此也。然列舍相距度数,历代所测不同,非微有动移,则前人所测或有
未密。古用窥管,今新制浑仪,测用二线,所测度数分秒与前代不同者,今列于
左。
(表略)
日躔
日之丽天,县象最著,大明一生,列宿俱熄。古人欲测躔度所在,必以昏旦
夜半中星衡考其所距,从考其所当;然昏旦夜半时刻未易得真,时刻一差,则所
距、所当,不容无舛。晋姜岌首以月食冲检,知日度所在;《ji6*元历》复以太白
志其相距远近,于昏后明前验定星度,因得日躔。今用至元丁丑四月癸酉望月食
既,推求得冬至日躔赤道箕宿十度,黄道九度有奇。仍自其年正月至己卯岁终,
三年之间,日测太阴所离宿次及岁星、太白相距度,定验参考,共得一百三十四
事,皆躔箕宿,适与月食所冲允合。以金赵知微所修《大明历法》推之,冬至犹
躔斗初度三十六分六十四秒,比新测实差七十六分六十四秒。
日行盈缩
日月之行,有冬有夏,言日月行度,冬夏各不同也。人徒知日行一度,一岁
一周天,曾不知盈缩损益,四序有不同者。北齐张子信积候合蚀加时,觉日行有
入气差,然损益未得其正。赵道严复准晷景长短,定日行进退,更造盈缩以求亏
食。至刘焯立躔度,与四序升降,虽损益不同,后代祖述用之。
夫阴阳往来,驯积而变,冬至日行一度强,出赤道二十四度弱,自此日轨渐
北,积八十八日九十一分,当春分前三日,交在赤道,实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而
适平。自后其盈日损,复行九十三日七十一分,当夏至之日,入赤道内二十四度
弱,实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日行一度弱,向之盈分尽损而无余。自此日轨渐南,
积九十三日七十一分,当秋分后三日,交在赤道,实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而复平。
自后其缩日损,行八十八日九十一分,出赤道外二十四度弱,实行九十一度三十
一分,复当冬至,向之缩分尽损而无余。盈缩均有损益,初为益,末为损。自冬
至以及春分,春分以及夏至,日躔自北陆转而西,西而南,于盈为益,益极而损,
损至于无余而缩。自夏至以及秋分,秋分以及冬至,日躔自南陆转而东,东而北,
于缩为益,益极而损,损至于无余而复盈。盈初缩末,俱八十八日九十一分而行
一象;缩初盈末,俱九十三日七十一分而行一象;盈缩极差,皆二度四十分。由
实测晷景而得,仍以算术推考,与所测允合。
月行迟疾
古历谓月平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汉耿寿昌以为日月行至牵牛、东井,日
过度,月行十五度,至娄、角,始平行,赤道使然。贾逵以为今合朔、弦、望、
月食加时,所以不中者,盖不知月行迟疾意。李梵、苏统皆以月行当有迟疾,不
必在牵牛、东井、娄、角之间,乃由行道有远近出入所生。刘洪作《乾象历》,
精思二十余年,始悟其理,列为差率,以囿进退损益之数。后之作历者,咸因之。
至唐一行,考九道委蛇曲折之数,得月行疾徐之理。
先儒谓月与五星,皆近日而疾,远日而迟。历家立法,以入转一周之日,为
迟疾二历,各立初末二限,初为益,末为损。在疾初迟末,其行度率过于平行;
迟初疾末,率不及于平行。自入转初日行十四度半强,从是渐杀,历七日,适及
平行度,谓之疾初限,其积度比平行余五度四十二分。自是其疾日损,又历七日,
行十二度微强,向之益者尽损而无余,谓之疾末限。自是复行迟度,又历七日,
适及平行度,谓之迟初限,其积度比平行不及五度四十二分。自此其迟日损,行
度渐增,又历七日,复行十四度半强,向之益者亦损而无余,谓之迟末限。入转
一周,实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十六分,迟疾极差皆五度四十二分。旧历日为一限,
皆用二十八限。今定验得转分进退时各不同,今分日为十二,共三百三十六限,
半之为半周限,析而四之为象限。
白道交周
当二极南北之中,横络天体以纪宿度者,赤道也。出入赤道,为日行之轨者,
黄道也。所谓白道,与黄道交贯,月行之所由也。古人随方立名,分为八行,与
黄道而九,究而言之,其实一也。惟其随交迁徙,变动不居,故强以方色名之。
月道出入日道,两相交值,当朔则日为月所掩,当望则月为日所冲,故皆有
食。然涉交有远近,食分有深浅,皆可以数推之。所谓交周者,月道出入日道一
周之日也。日道距赤道之远,为度二十有四。月道出入日道,不逾六度;其距赤
道也,远不过三十度,近不下十八度。出黄道外为阳,入黄道内为阴,阴阳一周,
分为四象。月当黄道为正交,出黄道外六度为半交,复当黄道为中交,入黄道内
六度为半交,是为四象。象别七日,各行九十一度,四象周历,是谓一交之终,
以日计之,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十二分二十四秒。每一交,退天一度二百分度
之九十三,凡二百四十九交,退天一周有奇,终而复始。正交在春正,半交出黄
道外六度,在赤道内十八度。正交在秋正,半交出黄道外六度,在赤道外三十度。
中交在春正,半交入黄道内六度,在赤道内三十度。中交在秋正,半交入黄道内
六度,在赤道外十八度。月道与赤道正交,距春秋二正黄赤道正交宿度,东西不
及十四度三分度之二。夏至在阴历内,冬至在阳历外,月道与赤道所差者多;夏
至在阳历外,冬至在阴历内,月道与赤道所差者少。盖白道二交,有斜有直,阴
阳二历,有内有外,直者密而狭,斜者疏而阔,其差亦从而异。今立象置法求之,
差数多者不过三度五十分,少者不下一度三十分,是为月道与赤道多少之差。
昼夜刻
日出为昼,日入为夜,昼夜一周,共为百刻。以十二辰分之,每辰得八刻三
分刻之一。无间南北,所在皆同。昼短则夜长,夜短则昼长,此自然之理也。春
秋二分,日当赤道出入,昼夜正等,各五十刻。自春分以及夏至,日入赤道内,
去极浸近,夜短而昼长。自秋分以及冬至,日出赤道外,去极浸远,昼短而夜长。
以地中揆之,长不过六十刻,短不过四十刻。地中以南,夏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远,
其长有不及六十刻者;冬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近,其短有不止四十刻者。地中以北,
夏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近,其长有不止六十刻者;冬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远,其短有
不及四十刻者。今京师冬至日出辰初二刻,日入申正二刻,故昼刻三十八,夜刻
六十二;夏至日出寅正二刻,日入戌初二刻,故昼刻六十二,夜刻三十八。盖地
有南北,极有高下,日出入有早晏,所以不同耳。今《授时历》昼夜刻,一以京
师为正,其各所实测北极高下,具见《天文志》。
夫明时治历,自黄帝、尧、舜与三代之盛王,莫不重之,其文备见于传记矣。
虽去古既远,其法不详,然原其要,不过随时考验,以合于天而已。汉刘歆作
《三统历》,始立积年日法,以为推步之准。后世因之,历唐而宋,其更元改法
者,凡数十家,岂故相为乖异哉?盖天有不齐之运,而历为一定之法,所以既久
而不能不差,既差则不可不改也。
元初承用金《大明历》,庚辰岁,太祖西征,五月望,月蚀不效;二月、五
月朔,微月见于西南。中书令耶律楚材以《大明历》后天,乃损节气之分,减周
天之秒,去交终之率,治月转之余,课两曜之后先,调五行之出没,以正《大明
历》之失。且以中元庚午岁,国兵南伐,而天下略定,推上元庚午岁天正十一月
壬戌朔,子正冬至,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同会虚宿六度,以应太祖受命之符。
又以西域、中原地里殊远,创为里差以增损之,虽东西万里,不复差忒。遂题其
名曰《西征庚午元历》,表上之,然不果颁用。
至元四年,西域札马鲁丁撰进《万年历》,世祖稍颁行之。十三年,平宋,
遂诏前中书左丞许衡、太子赞善王恂、都水少监郭守敬改治新历。衡等以为金虽
改历,止以宋《ji6*元历》微加增益,实未尝测验于天,乃与南北日官陈鼎臣、邓
元麟、毛鹏翼、刘巨渊、王素、岳铉、高敬等参考累代历法,复测候日月星辰消
息运行之变,参别同异,酌取中数,以为历本。十七年冬至,历成,诏赐名曰
《授时历》。十八年,颁行天下。二十年,诏太子谕德李谦为《历议》,发明新
历顺天求合之微,考证前代人为附会之失,诚可以贻之永久,自古及今,其推验
之精,盖未有出于此者也。今衡、恂、守敬等所撰《历经》及谦《历议》故存,
皆可考据,是用具著于篇。惟《万年历》不复传,而《庚午元历》虽未尝颁用,
其为书犹在,因附著于后,使来者有考焉。作《历志》。
授时历议上
验气
天道运行,如环无端,治历者必就阴消阳息之际,以为立法之始。阴阳消息
之机,何从而见之?惟候其日晷进退,则其机将无所遁。候之之法,不过植表测
景,以究其气至之始。智作能述,前代诸人为法略备,苟能精思密索,心与理会,
则前人述作之外,未必无所增益。
旧法择地平衍,设水准绳墨,植表其中,以度其中晷。然表短促,尺寸之下
所为分秒太、半、少之数,未易分别。表长,则分寸稍长,所不便者,景虚而淡,
难得实景。前人欲就虚景之中考求真实,或设望筒,或置小表,或以木为规,皆
取表端日光下彻圭面。今以铜为表,高三十六尺,端挟以二龙,举一横梁,下至
圭面,共四十尺,是为八尺之表五。圭表刻为尺寸,旧寸一,今申而为五,厘毫
差易分。别创为景符,以取实景。其制以铜叶,博二寸,长加博之二,中穿一窍,
若针芥然,以方跂为趺,一端设为机轴,令可开阖,榰其一端,使其势斜倚,
北高南下,往来迁就于虚景之中,窍达日光,仅如米许,隐然见横梁于其中。旧
法以表端测晷,所得者日体上边之景,今以横梁取之,实得中景,不容有毫末之
差。
地中八尺表景,冬至长一丈三尺有奇,夏至尺有五寸。今京师长表,冬至之
景七丈九尺八寸有奇,在八尺表则一丈五尺九寸六分;夏至之景一丈一尺七寸有
奇,在八尺表则二尺三寸四分。虽晷景长短所在不同,而其景长为冬至,景短为
夏至,则一也。惟是气至时刻考求不易,盖至日气正,则一岁气节从而正矣。刘
宋祖冲之尝取至前后二十三四日间晷景,折取其中,定为冬至,且以日差比课,
推定时刻。宋皇祐间,周琮则取立冬、立春二日之景,以为去至既远,日差颇多,
易为推考。《ji6*元》以后诸历,为法加详,大抵不出冲之之法。新历积日累月,
实测中晷,自远日以及近日,取前后日率相埒者,参考同异,初非偏取一二日之
景,以取数多者为定,实减《大明历》一十九刻二十分。仍以累岁实测中晷日差
分寸,定拟二至时刻于后。
推至元十四年丁丑岁冬至
其年十一月十四日己亥,景长七丈九尺四寸八分五厘五毫;至二十一日丙午,
景长七丈九尺五寸四分一厘;二十二日丁未,景长七丈九尺四寸五分五厘。以己
亥、丁未二日之景相校,余三分五毫为晷差,进二位;以丙午、丁未二日之景相
校,余八分六厘为法;除之,得三十五刻;用减相距日八百刻,余七百六十五刻;
折取其中,加半日刻,共为四百三十二刻半;百约为日,得四日;余以十二乘之,
百约为时,得三时,满五十又作一时,共得四时;余以十二收之,得三刻;命初
起距日己亥算外,得癸卯日辰初三刻为丁丑岁冬至。此取至前后四日景。
十一月初九日甲午,景七丈八尺六寸三分五厘五毫;至二十六日辛亥,景七
丈八尺七寸九分三厘五毫;二十七日壬子,景七丈八尺五寸五分。以甲午、壬子
景相减,复以辛亥、壬子景相减,准前法求之,亦得癸卯日辰初三刻。至二十八
日癸丑,景七丈八尺三寸四厘五毫,用壬子、癸丑二日之景与甲午景,准前法求
之,亦合。此取至前后ba6*九日景。
十一月丙戌朔,景七丈五尺九寸八分六厘五毫;二日丁亥,景七丈六尺三寸
七分七厘;至十二月初六日庚申,景七丈五尺八寸五分一厘。准前法求之,亦在
辰初三刻。此取至前后一十七日景。
十月二十一日丙子,景七丈九寸七分一厘;至十二月十六日庚午,景七丈七
寸六分;十七日辛未,景七丈一寸五分六厘五毫。准前法求之,亦得辰初三刻。
此取至前后二十七日景。
六月初五日癸亥,景一丈三尺八分;距十五年五月癸未朔,景一丈三尺三分
八厘五毫;初二日甲申,景一丈二尺九寸二分五毫。准前法求之,亦合。此取至
前后一百六十日景。
推十五年戊寅岁夏至
五月十九日辛丑,景一丈一尺七分七厘五毫;距二十八日庚戌,景一丈一尺
七寸八分;二十九日辛亥,景一丈一尺八寸五厘五毫。用辛丑、庚戌二日之景相
减,余二厘五毫,进二位为实;复用庚戌、辛亥景相减,余二分五厘五毫为法;
除之,得九刻,用减相距日九百刻,余八百九十一刻;半之,加半日刻,百约,
得四日;余以十二乘之,百约,得十一时;余以十二收为刻,得三刻;命初起距
日辛丑算外,得乙巳日亥正三刻夏至。此取至前后四日景。
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己巳,景七丈一尺三寸四分三厘;距十五年十一月初二
日辛巳,景七丈七寸五分九厘五毫;初三日壬午,景七丈一尺四寸六厘。用己巳、
壬午景相减,以辛巳、壬午景相减除之,亦合。此用至前后一百五十六日景。
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丙寅,景七丈二尺九寸七分二厘五毫;十三日丁卯,景
七丈二尺四寸五分四厘五毫;十四日戊辰,景七丈一尺九寸九厘;距十五年十一
月初四日癸未,景七丈一尺九寸五分七厘五毫;初五日甲申,景七丈二尺五寸五
厘;初六日乙酉,景七丈三尺三分三厘五毫。前后互取,所得时刻皆合。此取至
前后一百五十ba6*九日景。
十四年十二月初七日辛酉,景七丈五尺四寸一分七厘;初八日壬戌,景七丈
四尺九寸五分九厘五毫;初九日癸亥,景七丈四尺四寸八分六厘;距十五年十一
月初九日戊子,景七丈四尺五寸二分五毫;初十日己丑,景七丈五尺三厘五毫;
十一日庚寅,景七丈五尺四寸四分九厘五毫。以壬戌、己丑景相减为实,以辛酉、
壬戌景相减为法,除之;或以壬戌、癸亥景相减,或以戊子、己丑景相减,若己
丑、庚寅景相减,推前法求之,皆合。此取至前后一百六十三四日景。
推十五年戊寅岁冬至
其年十一月十九日戊戌,景七丈八尺三寸一分八厘五毫;距闰十一月初九日
戊午,景七丈八尺三寸六分三厘五毫;初十日己未,景七丈八尺八分二厘五毫。
用戊戌、戊午二日景相减,余四分五厘为晷差,进二位,以戊午、己未景相减,
余二寸八分一厘为法,除之,得一十六刻,加相距日二千刻,半之,加半日刻,
百约,得十日;余以十二乘之,百约为时,满五十又进一时,共得七时;余以十
二收为刻;命初起距日己亥算外,得戊申日未初三刻为戊寅岁冬至。此取至前后
十日景。
十一月十二日辛卯,景七丈五尺八寸八分一厘五毫;十三日壬辰,景七丈六
尺三寸一厘五毫;闰十一月十五日甲子,景七丈六尺三寸六分六厘五毫;十六日
乙丑,景七丈五尺九寸五分三厘;十七日丙寅,景七丈五尺五寸四厘五毫。用壬
辰、甲子景相减为实,以辛卯、壬辰景相减为法,除之,亦得戊申日未初三刻。
或用甲子、乙丑景相减,推之,亦合。若用辛卯、乙丑景相减为实,用乙丑、丙
寅景相减,除之,并同。此取至前后十六七日景。
十一月初八日丁亥,景七丈四尺三分七厘五毫;闰十一月二十日己巳,景七
丈四尺一寸二分;二十一日庚午,景七丈三尺六寸一分四厘五毫。用丁亥、己巳
景相减为实,以己巳、庚午景相减,除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二十一日景。
六月二十六日戊寅,景一丈四尺四寸五分二厘五毫;二十七日己卯,景一丈
四尺六寸三分八厘;至十六年四月二日戊寅,景一丈四尺四寸八分一厘。以二戊
寅景相减,用后戊寅、己卯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一百五十日景。
五月二十八日庚戌,景一丈一尺七寸八分;至十六年四月二十九日乙巳,景
一丈一尺八寸六分三厘;三十日丙午,景一丈一尺七寸八分三厘。用庚戌、丙午
景相减,以乙巳、丙午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百七十八日景。
推十六年己卯岁夏至
四月十九日乙未,景一丈二尺三寸六分九厘五毫;二十日丙申,景一丈二尺
二寸九分三厘五毫;至五月十九日乙丑,景一丈二尺二寸六分四厘。以丙申、乙
丑景相减,余二分九厘五毫为晷差,进二位;以乙未、丙申景相减,得七分六厘
为法;除之,得三十八刻;加相距日二千九百刻,半之,加半日刻,百约,得十
五日;余以十二乘之,百约,得二时;余以十二收之,得二刻;命初起距日丙申
算外,得辛亥日寅正二刻为夏至。此取至前后十五日景。
三月二十一日戊辰,景一丈六尺三寸九分五毫;六月十六日壬辰,景一丈六
尺九分九厘五毫;十七日癸巳,景一丈六尺三寸一分一厘。用戊辰、癸巳景相减,
以壬辰、癸巳景相减,准前法推之,亦合。此取至前后四十二日景。
三月初二日己酉,景二丈一尺三寸五厘;至七月初七日壬子,景二丈一尺一
寸九分五厘五毫;初八日癸丑,景二丈一尺四寸八分六厘五毫。用己酉、壬子景
相减,以壬子、癸丑景相减,如前法推之,亦合。此取至前后六十一二日景。
三月戊申朔,景二丈一尺六寸一分一厘;至七月初八日癸丑,景二丈一尺四
寸八分六厘五毫;初九日甲寅,景二丈一尺九寸一分五厘五毫。用戊申、癸丑景
相减,以癸丑、甲寅景相减,准前法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六十二三日景。
二月十八日乙未,景二丈六尺三分四厘五毫;至七月二十一日丙寅,景二丈
五尺八寸九分九厘;二十二日丁卯,景二丈六尺二寸五分九厘。用乙未、丙寅景
相减,以丙寅、丁卯景相减,如前法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七十五六日景。
二月三日庚辰,景三丈二尺一寸九分五厘五毫;至八月初五日庚辰,景三丈
一尺五寸九分六厘五毫;初六日辛巳,景三丈二尺二分六厘五毫。用前庚辰与辛
巳景相减,以后庚辰、辛巳景相减,如前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九十日景。
正月十九日丁卯,景三丈八尺五寸一厘五毫;至八月十八日癸巳,景三丈七
尺八寸二分三厘;十九日甲午,景三丈八尺三寸一分五毫。用丁卯、甲午景相减,
以癸巳、甲午景相校,如前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一百三四日景。
推十六年己卯岁冬至
十月二十四日戊戌,景七丈六尺七寸四分;至十一月二十五日己巳,景七丈
六尺五寸八分;二十六日庚午,景七丈六尺一寸四分二厘五毫。用戊戌、己巳景
相减,余一寸六分为晷差,进二位;以己巳、庚午景相减,余四寸三分七厘五毫
为法;除之,得三十六刻;以相减距日三千一百刻,余三千六十四刻;半之,加
五十刻,百约,得一十五日;余以十二乘之,百约为时,满五十,又进一时,共
得十时;余以十二收之为刻,得二刻;命初起距日戊戌算外,得癸丑日戌初二刻
冬至。此取至前后十五六日景。
十月十八日壬辰,景七丈四尺五分二厘五毫;十九日癸巳,景七丈四尺五寸
四分五厘;二十日甲午,景七丈五尺二分五厘;至十一月二十八日壬申,景七丈
五尺三寸二分;二十九日癸酉,景七丈四尺八寸五分二厘五毫;十二月甲戌朔,
景七丈四尺三寸六分五厘;初二日乙亥,景七丈三尺八寸七分一厘五毫。用甲午、
癸酉景相减,癸巳、甲午景相减,如前推之,亦同。若以壬申、癸酉景相减为法,
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十ba6*九日景。
若用癸巳与甲戌景相减,以壬辰、癸巳景相减,推之,或癸巳、甲午景相减,
推之,或用甲戌、癸酉景相减,推之,或甲戌、乙亥景相减,推之,或以壬辰、
乙亥景相减,用壬辰、癸巳景相减,推之并同。此取至前后二十日景。
十月十六日庚寅,景七丈三尺一分五厘;十二月初三日丙子,景七丈三尺三
寸二分;初四日丁丑,景七丈二尺八寸四分二厘五毫。用庚寅、丁丑景相减,以
丙子、丁丑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二十三日景。
十月十四日戊子,景七丈一尺九寸二分二厘五毫;十五日己丑,景七丈二尺
四寸六分九厘;十二月初五日戊寅,景七丈二尺二寸七分二厘五毫。用己丑、戊
寅景相减,以戊子、己丑景相减,推之,或用己丑、庚寅相减,推之亦同。此取
至前后二十四日景。
十月初七日辛巳,景六丈七尺七寸四分五厘;初八日壬午,景六丈八尺三寸
七分二厘五毫;初九日癸未,景六丈八尺九寸七分七厘五毫;十二月十二日乙酉,
景六丈八尺一寸四分五厘。用壬午、乙酉景相减,以辛巳、壬午相减,推之,壬
午、癸未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三十一二日景。
十月乙亥朔,景六丈三尺八寸七分;十二月十八日辛卯,景六丈四尺二寸九
分七厘五毫;十九日壬辰,景六丈三尺六寸二分五厘。用乙亥、壬辰景相减,以
辛卯、壬辰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三十八日景。
九月二十二日丙寅,景五丈七尺八寸二分五厘;十二月二十八日辛丑,景五
丈七尺五寸八分;二十九日壬寅,景五丈六尺九寸一分五厘。用丙寅、辛丑景相
减,以辛丑、壬寅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四十七八日景。
九月二十日甲子,景五丈六尺四寸九分二厘五毫;至十二月二十九日壬寅,
景五丈六尺九寸一分五厘;至十七年正月癸卯朔,景五丈六尺二寸五分。用甲子、
癸卯相减,壬寅、癸卯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五十日景。
右以累年推测到冬夏二至时刻为准,定拟至元十八年辛巳岁前冬至,当在己
未日夜半后六刻,即丑初一刻。
岁余岁差
周天之度,周岁之日,皆三百六十有五。全策之外,又有奇分,大率皆四分
之一。自今岁冬至距来岁冬至,历三百六十五日,而日行一周,凡四周,历千四
百六十,则余一日,析而四之,则四分之一也。然天之分常有余,岁之分常不足,
其数有不能齐者,惟其所差至微,前人初未觉知。迨汉末刘洪,始觉冬至后天,
谓岁周余分太强,乃作《乾象历》,减岁余分二千五百为二千四百六十二。至晋
虞喜,宋何承天、祖冲之,谓岁当有差,因立岁差之法。其法损岁余,益天周,
使岁余浸弱,天周浸强,强弱相减,因得日躔岁退之差。岁余、天周,二者实相
为用,岁差由斯而立,日躔由斯而得,一或损益失当,讵能与天叶哉?
今自刘宋大明壬寅以来,凡测景验气得冬至时刻真数者有六,取相距积日时
刻,以相距之年除之,各得其时所用岁余。复自大明壬寅距至元戊寅积日时刻,
以相距之年除之,得每岁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分二十五秒,比《大明历》减去一
十一秒,定为方今所用岁余。余七十五秒,用益所谓四分之一,共为三百六十五
度二十五分七十五秒,定为天周。余分强弱相减,余一分五十秒,用除全度,得
六十六年有奇,日却一度,以六十六年除全度,适得一分五十秒,定为岁差。
复以《尧典》中星考之,其时冬至日在女、虚之交。及考之前史,汉元和二
年,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晋太元九年,退在斗十七度;宋元嘉十年,在斗十四
度末;梁大同十年,在斗十二度;隋开皇十八年,犹在斗十二度;唐开元十二年,
在斗九度半;今退在箕十度。取其距今之年、距今之度较之,多者七十余年,少
者不下五十年,辄差一度。宋庆元间,改《统天历》,取大衍岁差率八十二年及
开元所距之差五十五年,折取其中,得六十七年,为日却行一度之差。施之今日,
质诸天道,实为密近。
然古今历法,合于今必不能通于古,密于古必不能验于今。今《授时历》,
以之考古,则增岁余而损岁差;以之推来,则增岁差而损岁余;上推春秋以来冬
至,往往皆合;下求方来,可以永久而无弊;非止密于今日而已。仍以《大衍》
等六历,考验春秋以来冬至疏密,凡四十九事,具列如后。
○冬至刻
《大衍》 《宣明》 《ji6*元》 《天》 《大明》 《授时》
献公十五年戊寅岁,正月甲寅朔旦冬至。
丙辰(22) 乙卯(88) 丁巳(33) 乙卯(2) 丁巳(35)甲寅(99)
僖公五年丙寅岁,正月辛亥朔旦冬至。
辛亥(94) 辛亥(66) 壬子(74) 辛亥(27) 壬子(89)辛亥(14)
昭公二十年己卯岁,正月己丑朔旦冬至。
己丑(45) 己丑(2) 庚寅(25) 戊子(92) 庚寅(29)戊子(83)
宋元嘉十二年乙亥岁,十一月十五日戊辰景长。
戊辰(35) 戊辰(32) 戊辰(39) 戊辰(51) 戊辰(41)戊辰(47)
元嘉十三年丙子岁,十一月二十六日甲戌景长。
癸酉(59) 癸酉(57) 癸酉(63) 癸酉(75) 癸酉(65)癸酉(71)
元嘉十五年戊寅岁,十一月十八日甲申景长。
甲申(8) 甲申(6) 甲申(十2) 甲申(24) 甲申(14)甲申(19)
元嘉十六年己卯岁,十月二十九日己丑景长。
己丑(33) 己丑(3) 己丑(37) 己丑(48) 己丑(37)己丑(44)
元嘉十七年庚辰岁,十一月初十日甲午景长。
甲午(57) 甲午(55) 甲午(61) 甲午(72) 甲午(63)甲午(68)
元嘉十八年辛巳岁,十一月二十一日己亥景长。
己亥(82) 己亥(79) 己亥(85) 己亥(97) 己亥(87)己亥(93)
元嘉十九年壬午岁,十一月初三日乙巳景长。
乙巳(6) 乙巳(4) 乙巳(十) 乙巳(21) 乙巳(11)乙巳(17)
大明五年辛丑岁,十一月乙酉冬至。
甲申(7) 甲申(68) 甲申(73) 甲申(89) 甲申(74)甲申(79)
陈天嘉六年乙酉岁,十一月庚寅景长。
庚寅(12) 庚寅(13) 庚寅(5) 庚寅(24) 庚寅( 8)庚寅(17)
光大二年戊子岁,十一月乙巳景长。
乙巳(8) 乙巳(86) 乙巳(79) 乙巳(97) 乙巳(81)乙巳( 9)
太建四年壬辰岁,十一月二十九日丁卯景长。
丙寅(83) 丙寅(78) 丙寅(77) 丙寅(95) 丙寅(98)丙寅(87)
太建六年甲午岁,十一月二十日丁丑景长。
丁丑(32) 丁丑(33) 丁丑(25) 丁丑(43) 丁丑(27)丁丑(36)
太建九年丁酉岁,十一月二十三日壬辰景长。
癸巳(4) 癸巳(6) 壬辰(99) 癸巳(16) 癸巳(空)癸巳( 8)
太建十年戊戌岁,十一月五日戊戌景长。
戊戌(3) 戊戌(3) 戊戌(23) 戊戌(4) 戊戌(24)戊戌(33)
隋开皇四年甲辰岁,十一月十一日己巳景长。
己巳(77) 己巳(78) 己巳(69) 己巳(86) 己巳(71)己巳(86)
开皇五年乙巳岁,十一月二十二日乙亥景长。
乙亥(1) 乙亥(2) 甲戌(92) 乙亥(11) 甲戌(55)乙亥(10)
开皇六年丙午岁,十一月三日庚辰景长。
庚辰(25) 庚辰(26) 庚辰(18) 庚辰(34) 庚辰(19)庚辰(34)
开皇七年丁未岁,十一月十四日乙酉景长。
乙酉(5) 乙酉(51) 乙酉(42) 乙酉(59) 乙酉(44)乙酉(59)
开皇十一年辛亥岁,十一月二十八日丙午景长。
丙午(48) 丙午(49) 丙午(43) 丙午(57) 丙午(41)丙午(56)
开皇十四年甲寅岁,十一月辛酉朔旦冬至。
壬戌(21) 壬戌(22) 壬戌(13) 壬戌( 3) 壬戌(14)壬戌(29)
唐贞观十八年甲辰岁,十一月乙酉景长。
甲申(43) 甲申(45) 甲申(31) 甲申( 5) 甲申(32)甲申(44)
贞观二十三年己酉岁,十一月辛亥景长。
庚戌(65) 庚戌(68) 庚戌(53) 庚戌(72) 庚戌(54)庚戌(66)
龙朔二年壬戌岁,十一月四日己未至戊午景长。
戊午(83) 戊午(86) 戊午(69) 戊午(88) 戊午(71)戊午(82)
仪凤元年丙子岁,十一月壬申景长。
壬申(25) 壬申(28) 壬申(10) 壬申(28) 壬申(12)壬申(22)
永淳元年壬午岁,十一月癸卯景长。
癸卯(72) 癸卯(75) 癸卯(57) 癸卯(76) 癸卯(58)癸卯(68)
开元十年壬戌岁,十一月癸酉景长。
癸酉(49) 癸酉(54) 癸酉(31) 癸酉( 5) 癸酉(32)癸酉(46)
开元十一年癸亥岁,十一月戊寅景长。
戊寅(74) 戊寅(77) 戊寅(55) 戊寅(74) 戊寅(56)戊寅( 7)
开元十二年甲子岁,十一月癸未冬至。
癸未(98) 甲申(3) 癸未(8) 癸未(99) 癸未(81)癸未(95)
宋景德四年丁未岁,十一月戊辰日南至。
戊辰(15) 戊辰(26) 丁卯(74) 丁卯(82) 丁卯(74)丁卯( 8)
皇祐二年庚寅岁,十一月三十日癸丑景长。
癸丑(65) 癸丑(79) 癸丑(22) 癸丑(25) 癸丑(22)癸丑(23)
元丰六年癸亥岁,十一月丙午景长。
丙午(73) 丙午(85) 丙午(26) 丙午(27) 丙午(26)丙午(26)
元丰七年甲子岁,十一月辛亥景长。
辛亥(97) 壬子(10) 辛亥(5) 辛亥(51) 辛亥( 5)辛亥(51)
元祐三年戊辰岁,十一月壬申景长。
壬申(94) 癸酉(8) 壬申(48) 壬申(48) 壬申(48)壬申(48)
元祐四年己巳岁,十一月丁丑景长。
戊寅(19) 戊寅(32) 丁丑(72) 丁丑(72) 丁丑(72)丁丑(72)
元祐五年庚午岁,十一月壬午冬至。
癸未(44) 癸未(56) 壬午(96) 壬午(97) 壬午(96)壬午(96)
元祐七年壬申岁,十一月癸巳冬至。
癸巳(92) 甲午(5) 癸巳(45) 癸巳(45) 癸巳(45)癸巳(45)
元符元年戊寅岁,十一月甲子冬至。
乙丑(39) 乙丑(52) 甲子(91) 甲子(91) 甲子(91)甲子(91)
崇宁三年甲申岁,十一月丙申冬至。
丙申(86) 丙申(99) 丙申(37) 丙申(36) 丙申(37)丙申(37)
绍熙二年辛亥岁,十一月壬申冬至。
癸酉(12) 癸酉(27) 壬申(57) 壬申(47) 壬申(57)壬申(46)
庆元三年丁巳岁,十一月癸卯日南至。
甲辰(59) 甲辰(74) 甲辰( 3) 癸卯(92) 甲辰( 3)癸卯(92)
嘉泰三年癸亥岁,十一月甲戌日南至。
丙子(5) 丙子(21) 乙亥(49) 乙亥(37) 乙亥(49)乙亥(37)
嘉定五年壬申岁,十一月壬戌日南至。
癸亥(25) 癸亥(41) 壬戌(69) 壬戌(56) 壬戌(68)壬戌(56)
绍定三年庚寅岁,十一月丙申日南至。
丁酉(65) 丁酉(83) 丁酉( 7) 丙申(63) 丁酉( 7)丙申(92)
淳祐十年庚戌岁,十一月辛巳日南至。
壬午(94) 壬午(71) 辛巳(96) 辛巳(77) 辛巳(94)辛巳(78)
本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十一月己未夜半后六刻冬至。
己未(87) 庚申( 5) 己未(25) 己未( 4) 己未(24)己未( 6)
右自春秋献公以来,凡二千一百六十余年,用《大衍》、《宣明》、《ji6*元》、
《统天》、《大明》、《授时》六历推算冬至,凡四十九事。《大衍历》合者三
十二,不合者十七;《宣明历》合者二十六,不合者二十三;《ji6*元历》合者三
十五,不合者十四;《统天历》合者三十八,不合者十一;《大明历》合者三十
四,不合者十五;《授时历》合者三十九,不合者十事。
今按献公十五年戊寅岁正月甲寅朔旦冬至,《授时历》得甲寅,《统天历》
得乙卯,后天一日;至僖公五年丙寅岁正月辛亥朔旦冬至,《授时》、《统天》
皆得辛亥,与天合;下至昭公二十年己卯岁正月己丑朔旦冬至,《授时》、《统
天》皆得戊子,并先一日,若曲变其法以从之,则献公、僖公皆不合矣。以此知
《春秋》所书昭公冬至,乃日度失行之验。一也。《大衍历》考古冬至,谓刘宋
元嘉十三年丙子岁十一月甲戌日南至,《大衍》与《皇极》、《麟德》三历皆得
癸酉,各先一日,乃日度失行,非三历之差。今以《授时历》考之,亦得癸酉。
二也。大明五年辛丑岁十一月乙酉冬至,诸历皆得甲申,殆亦日度之差。三也。
陈太建四年壬辰岁十一月丁卯景长,《大衍》、《授时》皆得丙寅,是先一日;
太建九年丁酉岁十一月壬辰景长,《大衍》、《授时》皆得癸巳,是后一日;一
失之先,一失之后,若合于壬辰,则差于丁酉,合于丁酉,则差于壬辰,亦日度
失行之验。五也。开皇十一年辛亥岁十一月丙午景长,《大衍》、《统天》、
《授时》皆得丙午,与天合;至开皇十四年甲寅岁十一月辛酉冬至,而《大衍》、
《统天》、《授时》皆得壬戌,若合于辛亥,则失于甲寅,合于甲寅,则失于辛
亥,其开皇十四年甲寅岁冬至,亦日度失行。六也。唐贞观十八年甲辰岁十一月
乙酉景长,诸历得甲申,贞观二十三年己酉岁十一月辛亥景长,诸历皆得庚戌,
《大衍历议》以永淳、开元冬至推之,知前二冬至乃史官依时历以书,必非候景
所得,所以不合,今以《授时历》考之亦然。八也。自前宋以来,测景验气者凡
十七事,其景德丁未岁戊辰日南至,《统天》、《授时》皆得丁卯,是先一日;
嘉泰癸亥岁甲戌日南至,《统天》、《授时》皆得乙亥,是后一日;一失之先,
一失之后,若曲变其数以从景德,则其余十六事多后天,从嘉泰,则其余十六事
多先天,亦日度失行之验。十也。
前十事皆《授时历》所不合,以此理推之,非不合矣,盖类其同则知其中,
辨其异则知其变。今于冬至略其日度失行及史官依时历书之者凡十事,则《授时
历》三十九事皆中,《统天历》与今历不合者仅有献公一事,《大衍历》推献公
冬至后天二日,《大明》后天三日,《授时历》与天合。下推至元庚辰冬至,
《大衍》后天八十一刻,《大明》后天一十九刻,《统天历》先天一刻,《授时
历》与天合。以前代诸历校之,《授时》为密,庶几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云。
古今历参校疏密
《授时历》与古历相校,疏密自见,盖上能合于数百载之前,则下可行之永
久,此前人定说。古称善治历者,若宋何承天,隋刘焯,唐傅仁均、僧一行之流,
最为杰出。今以其历与至元庚辰冬至气应相校,未有不舛戾者,而以新历上推往
古,无不吻合,则其疏密从可知已。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壬午岁十一月乙巳日十一刻冬至,距本朝至元十七年庚辰
岁,计八百三十八年。其年十一月,气应己未六刻冬至,《元嘉历》推之,得辛
酉,后《授时》二日,《授时》上考元嘉壬午岁冬至,得乙巳,与元嘉合。
隋大业三年丁卯岁十一月庚午日五十二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六
百七十三年。《皇极历》推之,得庚申冬至,后《授时》一日;《授时》上考大
业丁卯岁冬至,得庚午,与《皇极》合。
唐武德元年戊寅岁十一月戊辰日六十四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六
百六十二年。《戊寅历》推之,得庚申冬至,后《授时》一日;《授时历》上考
武德戊寅岁,得戊辰冬至,与《戊寅历》合。
开元十五年丁卯岁十一月己亥日七十二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五
百五十三年。《大衍历》推之,得己未冬至,后《授时》八十一刻;《授时历》
上考开元丁卯岁,得己亥冬至,与《大衍历》合,先四刻。
长庆元年辛丑岁十一月壬子日七十六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四百
五十九年。《宣明历》推之,得庚申冬至,后《授时》一日;《授时历》上考长
庆辛丑岁,得壬子冬至,与《宣明历》合。
宋太平兴国五年庚辰岁十一月丙午日六十三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
计三百年。《乾元历》推之,得庚申冬至,后《授时》一日;《授时历》上考太
平兴国庚辰岁,得丙午冬至,与《乾元》合。
咸平三年庚子岁十一月辛卯日五十三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二百
八十年。《仪天历》推之,得庚申冬至,后《授时》一日;《授时》上考咸平庚
子岁,得辛卯冬至,与《仪天》合。
崇宁四年乙酉岁十一月辛丑日六十二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一百
七十五年。《ji6*元历》推之,得己未日冬至,后《授时》十九刻;《授时历》上
考崇宁乙酉岁,得辛丑日冬至,与《ji6*元历》合,先二刻。
金大定十九年己亥岁十一月己巳日六十四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
一百一年。《大明历》推之,得己未冬至,后《授时》一十九刻;《授时历》上
考大定己亥岁,己巳冬至,与《大明历》合,先九刻。(《大明》冬至盖测验未
密故也。)
庆元四年戊午岁十一月己酉日一十七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八十
二年。《统天历》推之,得己未冬至,先《授时》一刻;《授时历》上考庆元戊
午岁,得己酉日冬至,与《统天历》合。
周天列宿度
列宿著于天,为舍二十有八,为度三百六十五有奇。非日躔无以校其度,非
列舍无以纪其度,周天之度,因二者以得之。天体浑圆,当二极南北之中,络以
赤道,日月五星之行,常出入于比。天左旋,日月五星溯而右转,昔人历象日月
星辰,谓此也。然列舍相距度数,历代所测不同,非微有动移,则前人所测或有
未密。古用窥管,今新制浑仪,测用二线,所测度数分秒与前代不同者,今列于
左。
(表略)
日躔
日之丽天,县象最著,大明一生,列宿俱熄。古人欲测躔度所在,必以昏旦
夜半中星衡考其所距,从考其所当;然昏旦夜半时刻未易得真,时刻一差,则所
距、所当,不容无舛。晋姜岌首以月食冲检,知日度所在;《ji6*元历》复以太白
志其相距远近,于昏后明前验定星度,因得日躔。今用至元丁丑四月癸酉望月食
既,推求得冬至日躔赤道箕宿十度,黄道九度有奇。仍自其年正月至己卯岁终,
三年之间,日测太阴所离宿次及岁星、太白相距度,定验参考,共得一百三十四
事,皆躔箕宿,适与月食所冲允合。以金赵知微所修《大明历法》推之,冬至犹
躔斗初度三十六分六十四秒,比新测实差七十六分六十四秒。
日行盈缩
日月之行,有冬有夏,言日月行度,冬夏各不同也。人徒知日行一度,一岁
一周天,曾不知盈缩损益,四序有不同者。北齐张子信积候合蚀加时,觉日行有
入气差,然损益未得其正。赵道严复准晷景长短,定日行进退,更造盈缩以求亏
食。至刘焯立躔度,与四序升降,虽损益不同,后代祖述用之。
夫阴阳往来,驯积而变,冬至日行一度强,出赤道二十四度弱,自此日轨渐
北,积八十八日九十一分,当春分前三日,交在赤道,实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而
适平。自后其盈日损,复行九十三日七十一分,当夏至之日,入赤道内二十四度
弱,实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日行一度弱,向之盈分尽损而无余。自此日轨渐南,
积九十三日七十一分,当秋分后三日,交在赤道,实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而复平。
自后其缩日损,行八十八日九十一分,出赤道外二十四度弱,实行九十一度三十
一分,复当冬至,向之缩分尽损而无余。盈缩均有损益,初为益,末为损。自冬
至以及春分,春分以及夏至,日躔自北陆转而西,西而南,于盈为益,益极而损,
损至于无余而缩。自夏至以及秋分,秋分以及冬至,日躔自南陆转而东,东而北,
于缩为益,益极而损,损至于无余而复盈。盈初缩末,俱八十八日九十一分而行
一象;缩初盈末,俱九十三日七十一分而行一象;盈缩极差,皆二度四十分。由
实测晷景而得,仍以算术推考,与所测允合。
月行迟疾
古历谓月平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汉耿寿昌以为日月行至牵牛、东井,日
过度,月行十五度,至娄、角,始平行,赤道使然。贾逵以为今合朔、弦、望、
月食加时,所以不中者,盖不知月行迟疾意。李梵、苏统皆以月行当有迟疾,不
必在牵牛、东井、娄、角之间,乃由行道有远近出入所生。刘洪作《乾象历》,
精思二十余年,始悟其理,列为差率,以囿进退损益之数。后之作历者,咸因之。
至唐一行,考九道委蛇曲折之数,得月行疾徐之理。
先儒谓月与五星,皆近日而疾,远日而迟。历家立法,以入转一周之日,为
迟疾二历,各立初末二限,初为益,末为损。在疾初迟末,其行度率过于平行;
迟初疾末,率不及于平行。自入转初日行十四度半强,从是渐杀,历七日,适及
平行度,谓之疾初限,其积度比平行余五度四十二分。自是其疾日损,又历七日,
行十二度微强,向之益者尽损而无余,谓之疾末限。自是复行迟度,又历七日,
适及平行度,谓之迟初限,其积度比平行不及五度四十二分。自此其迟日损,行
度渐增,又历七日,复行十四度半强,向之益者亦损而无余,谓之迟末限。入转
一周,实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十六分,迟疾极差皆五度四十二分。旧历日为一限,
皆用二十八限。今定验得转分进退时各不同,今分日为十二,共三百三十六限,
半之为半周限,析而四之为象限。
白道交周
当二极南北之中,横络天体以纪宿度者,赤道也。出入赤道,为日行之轨者,
黄道也。所谓白道,与黄道交贯,月行之所由也。古人随方立名,分为八行,与
黄道而九,究而言之,其实一也。惟其随交迁徙,变动不居,故强以方色名之。
月道出入日道,两相交值,当朔则日为月所掩,当望则月为日所冲,故皆有
食。然涉交有远近,食分有深浅,皆可以数推之。所谓交周者,月道出入日道一
周之日也。日道距赤道之远,为度二十有四。月道出入日道,不逾六度;其距赤
道也,远不过三十度,近不下十八度。出黄道外为阳,入黄道内为阴,阴阳一周,
分为四象。月当黄道为正交,出黄道外六度为半交,复当黄道为中交,入黄道内
六度为半交,是为四象。象别七日,各行九十一度,四象周历,是谓一交之终,
以日计之,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十二分二十四秒。每一交,退天一度二百分度
之九十三,凡二百四十九交,退天一周有奇,终而复始。正交在春正,半交出黄
道外六度,在赤道内十八度。正交在秋正,半交出黄道外六度,在赤道外三十度。
中交在春正,半交入黄道内六度,在赤道内三十度。中交在秋正,半交入黄道内
六度,在赤道外十八度。月道与赤道正交,距春秋二正黄赤道正交宿度,东西不
及十四度三分度之二。夏至在阴历内,冬至在阳历外,月道与赤道所差者多;夏
至在阳历外,冬至在阴历内,月道与赤道所差者少。盖白道二交,有斜有直,阴
阳二历,有内有外,直者密而狭,斜者疏而阔,其差亦从而异。今立象置法求之,
差数多者不过三度五十分,少者不下一度三十分,是为月道与赤道多少之差。
昼夜刻
日出为昼,日入为夜,昼夜一周,共为百刻。以十二辰分之,每辰得八刻三
分刻之一。无间南北,所在皆同。昼短则夜长,夜短则昼长,此自然之理也。春
秋二分,日当赤道出入,昼夜正等,各五十刻。自春分以及夏至,日入赤道内,
去极浸近,夜短而昼长。自秋分以及冬至,日出赤道外,去极浸远,昼短而夜长。
以地中揆之,长不过六十刻,短不过四十刻。地中以南,夏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远,
其长有不及六十刻者;冬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近,其短有不止四十刻者。地中以北,
夏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近,其长有不止六十刻者;冬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远,其短有
不及四十刻者。今京师冬至日出辰初二刻,日入申正二刻,故昼刻三十八,夜刻
六十二;夏至日出寅正二刻,日入戌初二刻,故昼刻六十二,夜刻三十八。盖地
有南北,极有高下,日出入有早晏,所以不同耳。今《授时历》昼夜刻,一以京
师为正,其各所实测北极高下,具见《天文志》。
公众号
0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一 列传第六十九
《北史》 ○儒林上 梁越 卢丑说唐三传-第28回-寒江关樊洪水战-樊梨花仙丹救兄
《说唐全传》 却说薛元帅杀死苏锦莲,薛丁山与陈金定说唐三传-第47回-梨花破关除二怪-秦汉借旗收双徒
《说唐全传》 却说沙江关主将杨虎,深恨樊梨花不忠不卷四十下 班彪列传第三十下
《后汉书》 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白鲸(下)-第100章-臂和腿......南塔开特的
《白鲸》 &气寿篇
《论衡》卷一百八十 列传第一百三十
《旧唐书》 ○朱克融 李载义 杨志诚卷十四 本纪第十四
《辽史》 ○圣宗五 十六年春正月乙丑卷一百九十六 列传第八十三
《元史》 ◎忠义四 普颜不花,字希古卷十八 丹客半黍九还 富翁千金一笑
《初刻拍案惊奇》 诗曰:破布衫巾破布裙,逢人惯说会卷六 志第一
《隋书》 ◎礼仪一 唐、虞之时,祭天卷五十五 吴书十
《裴注三国志》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卷二百二十一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新唐书》 ◎西域下 康者,一曰萨末鞬卷五十七 杂传第四十五
《新五代史》 ○李崧 李崧,深州饶阳人也卷九 元帝纪第九
《汉书》 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母曰共哀许修养自身,大业之始
《菜根谭》安娜_卡列宁娜(上)-第5部-32
《安娜·卡列尼娜》 当说唐三传-第05回-薛仁贵绑赴法场-尉迟恭鞭断归天
《说唐全传》 再讲尉迟恭奉旨在真定府铸铜佛,还未完卷五百十三 列传三百
《清史稿》 ◎土司二 ○四川 四卷十七 说林训
《淮南子》 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