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的小鸟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时间:2022-08-02 15:49:24
课文《阳台上的小鸟》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教材简说】
《阳台上的小鸟》这篇课文写的是“我”看见一只小鸟在阳台上躲雨,便阻止妈妈到阳台上收衣服。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发现有一只美丽的小鸟在阳台上躲雨;第二自然段写“我”悄悄地瞧它,觉得它很可怜;第三自然段写妈妈走过来,准备去阳台收衣服;第四自然段写“我”拉住妈妈,告诉她小鸟在躲雨;第五自然段写雨停了,“我”高兴地送走了快乐的小鸟。整篇课文语言亲切,感情自然真挚,适合儿童阅读。
【学习目标】
1认识“阳、台、丝、停、身、湿、羽、悄、干、啊、连、拉、指、拍、朝”15个生字;会写“干、衣、身、阳、妈、台、要、过”8个字。学习3个新部首:“双耳”“女字旁”“走之儿”。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挚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教学方案一】
(一)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
(1)出示课题后,读词语“阳台”,认读生字“台”。
(2)结合对课文的朗读和感悟,相机出示“雨丝”“停”“身上”“湿漉漉”“羽毛”“拉住”“指了指”“拍了拍”“朝向”等词语。认读“丝、停、身、湿、羽、拉、指、拍、朝”等生字。
2生字的识记
(1)本课中要注意读准平舌音“丝”,翘舌音“身、湿、指、朝”,前鼻音“身”,后鼻音“阳、停”。
(2)引导学生自己运用曾经学过的认读生字的方法,学会认记新的生字。
如:熟字加部首:亭——停显——湿立——拉
熟字换部首:拍——怕
3生字的巩固
(1)引导学生把已经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如“给字宝宝找朋友”的方法,和学习小组伙伴“开火车”认读法等。
(2)结合课文中的语言环境来认读识记生字和有生字的词语。如“身上”“阳台”“雨衣”“外面”“回家”“要不得”等。
(3)“词语花篮”中有3个词语,在熟读识记后,还可引导孩子们将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补充进去,以丰富自己的词汇。
4写字指导
“台、身”两个字要求既会认又会写,可在认读时指导书写,“台”字共五画,笔顺是“撇折、点、竖、横折、横”;“身”字共七画,应提醒学生注意第六画是提而不是横;“衣、阳、要、妈”是已经会认的字,“衣”字共六画,最后一画是捺;“阳”字共六画,“双耳”应先写横折弯钩,再写竖;“要”字共九画,第四画和第五画都是竖,注意不要把上半部分写成“西”,第七画是撇点,点稍长一些;“妈”共六画,笔顺是“撇点、撇、提、横折、竖折折钩、横”;在书写“阳”和“妈”两个左右结构的字时,要掌握左窄右宽的特点。“过”先写里面的“寸”,再写外面的“走之儿”。
(三)朗读指导
1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几遍,做到读正确,读通顺,特别要读准生字的音。然后老师可根据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以范读的方式进行朗读指导。
2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根据标点符号读出正确的语气。如“啊,可怜的小鸟!”一句,要体会小作者内心充满了同情、关爱的情感,读出感叹的语气;“下雨了吗?”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等等。
(四)感悟、理解
课文中的“我”和妈妈都是极有爱心的人,可从文中二、四、五自然段体会得到。当“我”看见小鸟在阳台上躲雨时,只在一旁“悄悄地”瞧它,生怕惊动了它。同时充满同情地想:“啊,可怜的小鸟!它肯定是迷了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当妈妈要到阳台上收衣服时,“我”连忙拉住妈妈,“轻轻地”告诉她:“小鸟在躲雨,别吓着它。”雨停了,小鸟飞走了。在朗读中,老师要指导学生从“悄悄地瞧”“同情地想”“轻轻地说”几种神态和心理的变化中,反复体会这份情感。
(五)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谈平时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是怎么做的。
2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填在空花朵上。
(六)教学时间
本课可安排2课时。
【教学方案二】
一、初读:激活经验,感知文本——明“空白”
1.情境刺激,唤醒经验。
(1)(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在空中飞翔着)小朋友,瞧,这只小鸟在蓝天的怀抱里自由自在飞翔,它多开心呀!它飞呀飞,飞到你的桌子上,你会怎么做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扬关心小鸟的孩子是好孩子。)
(2)下雨了,小鸟赶快飞到一个小朋友家的阳台上躲雨。这个小朋友会怎么做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2.教学字词,感知文本。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揣摩字义。
(2)同桌互拼生字,互谈记忆方法。
(3)全班交流生字新词的拼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教师范读课文。
(5)学生练读课文。
(6)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自由说、补充说,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二、研读:放飞想象,体验文本——补“空白”
1.研读“看小鸟”的有关句子。
(1)研读有关句子。
(2)说说:如果你看到湿漉漉的小鸟,你会对小鸟说些什么?(第一次“补白”)
2.研读“护小鸟”的有关句子。
(1)大屏幕展示:湿漉漉的小鸟焦急的叫声,以及东张西望的神情。
(2)躲雨的小鸟如果发现有人在看它,它会怎么想、怎么做的?(第二次“补白”)
(3)读“我”阻止妈妈和对轻声说的话。
(4)妈妈为什么笑着点了点头?
3.研读“送小鸟”的有关句子。
(1)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小鸟朝“我”欢快地叫了几声,好像在对“我”说什么呢?(第三次“补白”)
(3)你喜欢文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4)大自然中有许多可爱的鸟,想看看吗?(大屏幕显示一组美丽又活泼的小鸟)
三、赏读:升华情感,丰满文本——无“空白”
1.自由读全文。
2.赛读全文。
【教学方案三】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课文讲一只美丽的小鸟,在雨丝里飞来飞去,最后停在一家阳台上。现在,你们想知道主人是怎样对待小鸟的吗?老师和你们一同到主人家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遵循巴班斯基提出的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已有第一课时作铺垫,本课时在导入阶段宜简洁明了。
二、引导理解,共同学习
1、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音读准,图文结合,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它为什么停在阳台上?小作者是怎么做的?
(2)四人小组互相交流,练习说一说。
(3)反馈,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设计意图】上节课已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是为了巩固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逐渐养成独立阅读课文的习惯,同时也无意中训练了学生说话。
2、读文感悟
(1)学生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小作者看到的小鸟是什么样的?
(学生找有关的句子,并画一画。)
【设计意图】给学生设定读书的要求或目标,避免了一种放羊式无收获朗读。
(2)教师出示句子
它用尖尖的小嘴,梳理着身上湿漉漉的羽毛。
教师:小鸟没有被淋湿前是什么样的?现在是怎样的?
(抓住重点词理解:美丽梳理湿漉漉羽毛,板书:湿漉漉)
教师:看到身上湿漉漉的小鸟,小作者是什么心情?你从哪儿看出来?
(学生小声读第二自然段找有关的句子,并画一画,然后回答。)
教师出示句子:我在一旁悄悄地看着它:“啊,可怜的小鸟!它肯定是迷了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学生回答)
学生1:小作者对小鸟产生了怜爱,悄悄地看着,生怕惊动小鸟。
(板书:悄悄地看同情地想迷路)
教师:这两句话该怎么读,谁来试试看。
(指名试读,师生评议,如果学生没把握基调,教师就范读,带动学生进入角色,读出感叹的语气,读出小作者对小鸟的同情、关爱。)
(3)学生个性化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激活内心世界。
【设计意图】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具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只要稍加指导,对浅显的课文比较容易读懂。放手让学生抓重点词段理解课文,通过小鸟前后的对比,激起学生对小鸟的怜爱,体会作者的情感,逐步培养阅读能力。
(4)教师:正在这时,妈妈要去阳台收衣服,怎么办呢?
①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说说小作者是怎样做的。
②学生个别反馈。
学生1:小作者拉住妈妈。
学生2:小作者用手指了指阳台,让妈妈发现在阳台躲雨的小鸟。
学生3:小作者轻声和妈妈说话,生怕惊动小鸟。
③教师出示句子
我连忙拉住妈妈,用手指了指阳台上的小鸟,轻轻地说:“妈妈,小鸟在躲雨,别吓着它。”
教师:谁想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学生读,强调其他学生听出什么。)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要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名学生朗读,如果朗读不到位,师生有了提出意见的现成例子,如果朗读精彩,起到范读作用。
学生4:我听出了“连忙”读得重又快,可看出小作者非常着急,万一妈妈惊动小鸟,小鸟飞走就被雨淋。
学生5:我听出“轻轻地说”读得轻些,才能体现小作者对小鸟的爱心。
(教师板书:连忙拉住轻声说)
教师:躲雨的小鸟如果发现有人在看它,它会怎么想、怎么做?
(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小作者实际行动对比,更体现小作者对小鸟的关爱。
教师:是啊,小作者多么有爱心,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吧!注意重音。
(同桌互读互评,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小作者由从旁边“悄悄地瞧”,“充满同情地想”,再到“轻轻地阻止妈妈”,生怕妈妈惊动小鸟,这几种神态和心理的变化,通过听读、范读、齐读,就不难体会小作者非常爱鸟这份情感。
④教师:妈妈是怎么做的,“笑着点了点头”是在告诉小作者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对小鸟的关爱,对小作者的支持。)
⑤小组比赛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教师适当评价,体会小作者和妈妈都是极有爱心的人。
【设计意图】创设有感情朗读比赛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爱心情感。
(3)教师:雨停了,阳台上的小鸟要飞走了,它是怎样和小作者告别的?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②指名反馈。(拍了拍翅膀,欢快地叫了几声,“噌”地飞走了。)
③教师:小鸟拍翅膀是要表示什么?欢快地叫像是对小作者说什么?
④学生扮演小鸟,引导体会小鸟对小作者的信任与感激。
⑤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读出小鸟的欢乐以及小作者对小鸟的依依不舍。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多给动物或人多一点关心,自己也会感到快乐。
三、情感升华,总结体会,渗透爱心
1、教师:一只美丽的小鸟停在阳台上躲雨,如果你看见了,你会怎么做?
学生:我会很高兴逗它玩。
学生:我会把它吓跑。
学生:我会把它捉来关在笼子里。
教师:把它关在笼子里它妈妈该有多着急呀!可是小作者不是这样做,你觉得小作者怎么样?你喜欢他吗?
学生:小鸟被淋湿了,飞不起来,遇到了困难,小作者同情它,帮助它,小作者比我们做得好。
学生:小作者很有同情心和爱心,知道要关爱动物。
教师:你们说得对,我们要同情弱小,给予一些帮助。那么,在生活、学习上,你有没有帮助过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献过爱心吗?选一件有意义的事跟同桌说说吧。
(学生反馈)
教师:曾经伤害过动物或朋友的同学,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反馈)
2、教师总结:多么可爱的小鸟,多么纯真的小朋友,多么慈爱的母亲,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里,在一个美丽阳台一角,发生着一段人与动物间真挚感人的故事,迷路的小鸟在“我”的关怀下,躲过了一场细雨,快乐地飞回家了。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情感升华,总结体会”这个环节,正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精神,给学生渗透了爱心教育。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