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心安理得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时间:2023-05-29 12:47:28 

课文《享受心安理得》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法国东南部一个叫“爱归里”的小镇上,住着一对年逾八旬的老人,他们家的花园里四季鲜花盛开,美不胜收。每天清晨,老先生会将一只塑料桶放在花园门口,里面插满了刚剪下来的鲜花,街坊邻里甚至是过路人,如果你爱花,都可以从塑料桶里拿取,只要向老夫妇说声“谢谢”就行了,不需付钱。
有一回我走过他们家,被美丽的花儿迷住了,忍不住称赞了几句,老先生便将一大棒鲜花送到我手上,我想付钱,却被他阻止:“您已经付出了赞美声,现在就请享受鲜花的美丽吧。”后来我才知道,这对老夫妇是小镇上最受人关注的人物,每天都有人向他们送上问候或赞美,向他们道谢。如果老夫妇有个头疼脑热,有人会主动开车送他们去医院,周末的时候也总有壮劳力来他们家的花园里义务锄草、修理暖棚。在这中间,付出或得到的双方都显得那样心安理得。
记得有一年暑假,我临时搬入一处学生公寓,进门那天正逢星期日,所有的超市商店都关门,买不到一点吃的东西。当我无意中走进厨房时,只见冰箱上醒目地贴着一张纸条:“亲爱的朋友,我是在您之前住过这套房子的人,搬家时还留下些东西,但愿对您有用,请您注意查看食品保质期。祝您假期快乐!”于是我打开壁橱,找到面粉、通心粉、食用油、调料、真空包装牛奶和一些餐具、餐巾纸,它们都分别用塑料袋包扎好,可见这位前房客还是个十分认真的人。我用这些东西给自己做了一顿美味的晚餐,却遗憾无法向这位雪中送炭的不知名朋友道声“谢谢”。此后我又几次去法国度假,每一回离开租借的住所,我也会将那些还有用的东西整理好后留给下一位房客,比如衣架、餐具,比如清洁剂、卫生纸。我觉得只有这样做,才能弥补那年暑假留给我的遗憾。
有一回去登阿尔卑斯山,半路上下起雨来,走在泥泞的山道上很是费劲。这时我看见身边的山石缝中插着一根竹制手杖,很显然是有人特意留给登山者的。果然不出所料,当我拔出手杖准备继续上山时,一对下来的夫妇很自然地将手中已经完成任务的手杖插入了突出的石缝中。我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好一阵感动。爬到山顶上,雨过天晴,我将身上的雨披脱下来,抖干水珠叠好,放在那个让人休息的小木屋里,也许有一天某个登山者忘了带雨具,那么我的雨披就能为他遮风挡雨。
人们常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当你能做到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时,就自然可以毫无愧色地享受他人给你带来的好处,享受心安理得。
【前言】
《享受心安理得》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文章,我拿到文章后读了一遍就被深深地感动了。整篇课文教学以文章结尾处一句中心句“当你能做到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时,就自然可以毫无愧色地享受他人给你带来的好处,享受心安理得。”为主线将三件事一一串连。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心安理得,年逾八旬,雪中送炭,毫无愧色”的意思
2.能简要概括文章讲述的三件事,并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3.结合具体事例的学习,理解最后一节的含义。
4.结合品词品句,体会随时随地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才能享受心安理得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1、教师板书“享受”,理解“享受”的含义。
2、板书课题:23、享受心安理得读课题
3、理解心安理得的意思。
4、心安理得是一种坦然的感觉,人们不必自责和惭愧,这是一种怎样地享受呢?课文中就有这样一个词。
出示:毫无愧色
5、再读课题。
二.初步理解最后一节含义
过渡:人们怎样才能享受毫无愧色地心安理得呢?课文最后一节直接告诉了我们
出示:
人们常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当你能做到随时随地地为别人着想时,就自然可以毫无愧色地享受他人给你带来的好处,享受心安理得。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指导多音字“着”。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怎么做才能享受心安理得呢?
板书:随时随地
为别人着想
3.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请大家用上“只要……才……”“如果……就……”这些关联词,说说怎样才能享受心安理得?
指名说
教师引读: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只有做到—,你才能——。
如果做到了——,你就能——。
总结:这就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要让我们明白的道理。
三.了解内容,练习概括三件事。
1.学生练习概括,同桌交流。
作者是怎样感悟到这一道理的呢?课文写了人们随时随地地为别人着想的三件事。请同桌互相交流,用简要的话概括三件事。
2.学生发言,教师评议,并逐一板书:
老夫妇街坊邻里
前房客“我”
“我”后游客
教师随机指导“逾,旬”的字义和“年逾八旬”词语理解。
随机指导学生用“生活用品”来概括。
3.小结课文内容,引读三件事:
几年前,文中的我在欧洲学习生活了一段时间,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有一回,我路过法国东南部的爱归里小镇,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幕动人的场景——。
一年暑假,我住进学生公寓,正逢超市关门,买不到一点吃的东西,这时我发现——。我亲身感受到这种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的理念,以后,也学前房客留下多余的生活用品给以后的房客。
在阿尔卑斯山上,——,并身体力行,很自然的为别人着想,——。
四.学习第一事例,深入感受人们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
1.学生默读体会
深入学习第一件事,默读1,2小节,划划相关句子,说说你从哪些句子中看出老夫妇和街坊邻里是在随时随地地为别人着想?
出示1,2小节
2.学生交流发言。
3.教师引读:
这个小镇上的每个人任何时候都在为对方着想着。你看,每天清晨——。而每天路过老夫妇花园的人都会——,平日里——,周末的时候——
追问:平日里,街坊邻里还可以为老人做些什么呢?
4.从这些词语中,你看到他们双方是怎样为对方着想呢?(强调“随时”)
5.说话训练,感受“为别人付出”
以街坊邻里约翰为例,想象他会怎么想,怎么做,怎样为年逾八旬的老夫妇着想呢?
出示:一天,约翰路过老夫妇家的花园门口,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交流,教师评议。
6.出示:在这中间,付出或得到的双方都显得那样心安理得。
五.学习3,4节,自读体会人们是怎样随时随地为他人着想的,又享受心安理得的。
1.请同学圈划理解,组内交流。
2.交流第二件事:
出示:只见冰箱上醒目地贴着一张纸条……
请您注意查看食品保质期……
它们分别用塑料袋包扎好……
1)引导学生从“醒目,查看食品保质期,分别包扎好”体会房客为后人着想。
2)这位从未谋面的前房客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给了我最贴心的帮助,文中用了哪个词语表现前房客的这种做法。
出示:雪中送炭
3)引读:可我却很遗憾无法向他说声谢谢。此后我又几次去法国度假——,我觉得只有这样做——,才能享受——。
3.交流第三件事。
1)引导学生从“特意,很自然”等词语体会为别人着想。
2)交流“我”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的表现。
3)师生配合读第4节。
六.领悟文章中心。
1.从这三件事中我们看到了这些人之所以呢高无愧色的享受别人带给他们的好处,是因为——(让学生说)
2.教师引读:而作者写这三件事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才——)
七.了解文章结构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是通过亲身经历的三件事感悟到这个道理
出示:三件事的主要内容
这三件事看上去各自独立,但作者这样叙述是有道理的,你知道他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叙述吗?
2.学生交流
教师随机出示:耳闻目睹亲身感受身体力行 

标签: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很方便。

公众号公众号
0

精彩资源:

  • 爸爸的鼾声教学设计

    2022-05-12 00:35:17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2023-06-01 01:11:48
  • 多有趣的地方教学设计

    2022-05-25 02:59:12
  • 升旗教学设计

    2022-09-28 03:42:37
  •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2023-02-20 06:30:06
  • 爷爷的芦笛教学设计

    2023-05-06 02:39:45
  •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

    2022-12-29 14:08:06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2023-03-23 02:38:47
  • 小草的生命教学设计

    2022-12-20 21:10:11
  • 能干的钟点工教学设计

    2023-01-15 19:07:36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2023-02-15 02:55:54
  • 果园机器人教学设计

    2023-04-03 04:06:45
  • 姐妹岛教学设计

    2023-04-30 11:09:03
  • 秋天里教学设计

    2022-06-09 13:33:13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

    2023-04-26 12:00:46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2022-08-09 13:18:29
  •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2023-05-25 01:35:11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2022-12-24 18:28:48
  •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2022-05-31 05:38:36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2023-01-13 05:44:04
  •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词典网 语文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