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黎安二生序》译文及赏析

语文 文言文 时间:2023-05-29 18:27:24 

《赠黎安二生序》译文及赏析

《赠黎安二生序》是一篇应黎生之求而写的赠序,写于治平四年(1067)。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赠黎安二生序》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赠黎安二生序》

作者: 曾巩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余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

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译文】

赵郡苏轼,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学友。他从蜀地写信寄到京城给我,赞扬蜀地的学士黎生、安生。不久黎生带着他的文章几十万字,安生带着他的文章也有几千字,屈驾前来看我。我读他们的文章,确实气势壮阔,风格雄伟,善于反复辨析,把事理说得很深透.他们的才情、笔力奔放,似乎是不可估量的。他们二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特别杰出的人才,而苏君也的确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不久以后,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临走的时候,请我写几句话作为赠别。我说:“我对你的了解,已经放在心里了,还需要用言辞表达出来么?”黎生说:“我和安生学习古文,同乡邻里都讥笑我们,认为是迂阔。现在请您写几句话,是想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看法。”我听了这话,想想自己,不禁笑了。

世上迂阔的人,有谁比我更厉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为什么困顿到现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厉害呢?现在你们的迂阔,只因文章不合世俗,这不过是小的迂阔罢了,还担心被同乡邻里讥笑,像我的迂阔可就大了。如果你们拿了我的话回去,将要得到更多的责怪,岂能只停留在讥笑上呢?既然这样,那么我将对你们说些什么好呢?说我的迂阔是好的,可是它的祸害却是这样;说它不好,那么虽然可以迎合现代,但一定违背古训,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离圣贤之道了。你们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认识吧,这样就一定能够在古文、时文;道、世俗这方面作出选择。

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背景

这是一篇应黎生之求而写的赠序,写于治平四年(1067)。黎安二生是苏轼写信推荐给曾巩的朋友。他们从四川拿着自己的文章来京师就正于曾巩,也是“以文会友”之意。不久,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行前,应二生之请,曾巩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

【赏析】

1、正话反说

作者前文极力铺陈藻饰黎安二生文才,正是为了说明后面的“不迂”,“不迂”而以“迂”

名之。显示了世俗的.谬误。正话反说,文曲意直,显示内在的锋芒。

2、意境含蓄

诸多愤世之气,尽在深蕴之中

本文的篇幅不长,结构也比较简单,先介绍黎、安二生的由来,再说明写作本文的用意,然后有针对性地指出如何认识迂阔。迂阔,从古到今都有人在用这一形容个性的词。如果抛开它那略带贬义的内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谓迂阔,是指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迎合世俗偏见,而又有一种执著的信念,矢志不渝。如果他的观点、信念是正确的话,那么这种迂阔的表现正是难能可贵的。曾巩正是基于这一思路,才对迂阔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从文中反映的背景来看,黎、安二生由于“学于斯文”,即酷爱韩愈、柳宗元以至欧阳修、苏轼所倡导的古文而遭到“里人”的讥笑;而曾巩也因身体力行地追求“道”,给自己带来一些“患”。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如何浅薄了。这种不直接抨击时弊而从侧面加以反映的手法,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另外,本文中的委婉的表现手法也值得注意。作者明明表达了自己的是非观,却在提法上留有余地,即劝诫黎、安二生“择而取之”,如何定夺,还是由他们自己去决定吧。还在结尾处提出,希望二生转告苏轼,问一问他“以为如何”。这不仅表明作者的谦虚态度,而且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

标签: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很方便。

公众号公众号
0

精彩资源:

  • 《明史·王徽传》原文及翻译

    2022-04-17 18:15:24
  • 语文文言文判断句句式

    2022-08-10 11:03:44
  • “丰稷,字相之”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2022-10-24 16:40:24
  • 文言文常用被动句式

    2022-11-03 04:05:35
  • 《水经注·漯水》“桑干枝水又东流”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2022-05-25 06:22:32
  • 高中文言文如何找准读音

    2022-05-29 18:02:22
  • 一鸣惊人的文言文翻译

    2023-05-20 18:48:37
  • 《新唐书·王珪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2022-09-11 22:18:58
  •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释义

    2022-10-02 18:25:21
  • “公姓杨,讳景,字某,云南安宁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2023-06-05 17:09:47
  • 初中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2022-07-06 17:27:02
  • 《晋书•谢玄传》“玄字幼度,少颖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2022-10-05 13:17:58
  • 文言文《孟母三迁》鉴赏

    2022-07-01 08:22:12
  • 《隋书·皇甫诞传》原文及翻译

    2021-06-05 05:00:49
  •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2022-09-05 13:49:20
  • 王羲之传文言文翻译

    2022-07-07 01:43:06
  • 韩愈《马说》原文及翻译注释

    2022-12-11 22:14:59
  • 《隋书·隐逸传·李士谦》原文及翻译

    2023-01-27 07:07:27
  •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2023-03-18 12:06:52
  • 《活板》文言文翻译

    2023-05-09 14:22:13
  •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词典网 语文
    m.CiDianWang.com